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转自“南师古文献”公众号,刊于中国台湾《国文天地》第29卷第4期(2013年9月),原为繁体字,今转化成简体字编排,并略作修订。旨在知识分享,如涉版权问题,联系小编删除。

1930年代出生的学者,现在多已年届耄耋,他们这代人出生成长于战乱纷呈的年代,读大学或研究生时已是新中国,然而追随问学的先生却又多是民国耆哲,其后历经种种政治运动,人生往往都比较坎坷。最近有机缘去采访了这样一位“30后”学者——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李灵年教授,听闻许多我这代“80后”所不知晓的往事。

青少年时期坎坷的求学经历

李灵年教授出生于1930年圣诞节前夜,也就是西方的Christmas Eve,说来巧合的是李先生的父母都是基督教徒,父亲华北神学院肄业。先生出生时,父亲正在江苏徐州沛县敬安集任传道士。李先生的童年是在徐州、山东等地区辗转度过的,因为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中,国、共、日本三方胶着于此。徐州沦陷后,尤其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基督教会失去了美国的庇佑,教会的神职人员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也只好带着家人流离失所,所以抗战中李先生先后就读过九所小学。虽然频繁的中辍、复课、转学,耽误了正常的学业,但李先生的成绩一直很优秀,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都是以全校前三名的优异成绩被保送录取的。

李先生说,他后来就读的徐州培正中学本是一所美国教会学校,创办于1905年,司徒雷登曾任名誉董事长。1949年后学校筹建学生自治会,先生高票当选为校学生会主席,之后连选连任,直至高中毕业。1952年7月,在高考前的六七天,学校忽然通知他留校任教,因此与高考失之交臂。1952到1955年,先生做了三年专职的初中语文教员。

命运的转捩点:进入江苏教师进修学院

1955年,李灵年先生被派往江苏教师进修学院高中语文教师进修班学习。新中国成立后,民国时期的不少优秀学者都回到家乡的中学任教。1952年由于亟需培养中学师资力量,加之希望能召集这批优秀学者重新回到大学讲堂,兴建了南京教师进修学院,后更名江苏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秋,江苏教师进修学院和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了江苏教育学院(简称“江苏教院”)。李先生在江苏教师进修学院有幸亲炙于诸祖耿先生、陈瘦竹先生、葛毅卿先生、钱玄先生、朱彤先生等一批名教授。1956年夏进修班结业,由于学院需要发展吸收一批青年教师,中文系把成绩突出的李先生留下做了诸祖耿教授的助手。学院安排李先生住到了诸老家里,以保证与诸老朝夕相处,便于请益。诸老给李先生订了一份学习计划,每天上午在家里给李先生讲读《诗经》、《楚辞》等,这样持续了七八个月,随着“反右”运动的开始,授课计划也因此中断。然而,这段时间结下的师生缘,却在李先生之后的人生中延续了三十余年。

负笈北上,问学燕园

1960年9月,李灵年先生被派往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适逢此时北大恢复研究生招生(1957年停止了之前效仿苏联设置的“副博士研究生”的招生,1960年秋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10月经江苏教院同意,李先生报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11月发榜,被北京大学正式录取,当年北大全校共招收170多人,中文系21人,其中包括北大中文系55级的8位保送生,当时能从外校考上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可谓凤毛麟角。

1961年2月入学,吴组缃教授是李先生的导师,导师组成员还有季镇淮、吴小如两位先生,吴先生因为年轻,担任导师组的辅导教师。1961年底因游国恩、萧涤非、王季思等教授领衔主持编纂《中国文学史》的需要,李先生被借调出去,专门从事了为期一年的编纂工作,被分配在宋元一段,担任撰写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和四灵诗人的几个章节,外加元代散曲部分。此间特别受到王季思先生的多方指点,受益甚多。

1962年《中国文学史大纲》印行后,为了参加研究生的基础考试,李先生离开了编写组回到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基础考试有三门,即外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专业基础知识,其中外语是难点。那时入学不考外语,但要在入学一年内通过外语考试。李先生选修的英语,由西语系钱学熙教授指导,钱教授指定李先生阅读原版英文经典著作,考试那天,李先生到钱教授家,钱教授从书架上任意抽一本英文原典,选出一节要求两小时翻译6000印刷字符,先生很顺利地通过了外语考核。专业基础考试,是一张综合性的试卷,题目非常多,上下午足足做了八小时才全部完成。聊到这里,李先生忽然很兴奋地说:“当时吴小如先生监考,还请学生吃了午饭,饭后回来接着考。”

基础考试过关后,吴组缃教授给李先生指定了论文研究方向,李先生以《试论蒲松龄的思想》作为最终的论文选题,写成了一篇三万五千多字的论文,分析了蒲松龄作品思想的复杂性及其根源。可就在答辩前夕,政治环境变得日益严峻,论文答辩未能如期举行。1964年11月初李先生学成回到江苏教院工作,1965年夏天才收到北大寄来的研究生毕业证书。

在南师工作的岁月

1969年12月1日,江苏教育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相关专业合并,李灵年先生正式调入南京师范学院。江苏教院中文系有三十多人,其中老教师有诸祖耿、钱玄、郑异之、蒙圣瑞等,中青年教师有秦忠、甘竟存、陈美林、赖先德、郁炳隆、吴锦、顾复生等。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下文或简称“南师”)成立于1952年,其中文系是由民国时期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三所高校中文系的老师组成,以金陵大学中文系的教师为主,另外吸收了全国其他高校的许多教师,拥有教师七十余人,云集了大批优秀学者,比如段熙仲先生、唐圭璋先生、孙望先生、徐复先生、葛毅卿先生、吴奔星先生、杨白桦先生、吴调公先生、金启华先生等等。此时合并江苏教院的师资力量后,中文系俨然百余名教职员工的大系,“文革”结束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成为了我国东南的文科学术重镇。

1978年以后,李先生一直担任南师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83年中文系经申报批准设立了古典文献本科专业(为了培养古籍整理研究人才,其时全国共有四家高校招收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生,分别是北京大学、杭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南师,北大的专业开设于1959年,其他三所院校该专业都是1983年设立),并于当年秋天开始招生。1984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古文献整理研究所(简称“古籍所”),并承担江苏省古籍整理领导小组秘书处的工作。赵国璋先生任所长,李先生任副所长,此后,又兼任古典文献专业主任(徐复先生为名誉主任),赵国璋先生退休后,李先生继任古籍所所长,并且主持《文教资料》期刊的编纂工作达十二年之久。

《文教资料》创刊于1972年9月,办刊目的是为了介绍、交流文教研究动态,登载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资料,在当时的环境下,被誉为“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学界的一朵奇葩”。起先取名《文教动态》、《文教动态简报》,后来更名为《文教资料》,采取“人弃我取,人杂我专,人华我朴”的办刊宗旨,定格为“学术资料性刊物”。1986年起改为公开发行,以其独有的特色为学界所瞩目,受到国内外同行学者的青睐。

李先生说:“《文教资料》注意人物研究资料的积累,设有‘人物专辑’栏目,后改为‘百家春秋’,所发多为成组的第一手资料,搜集挖掘鲜为人知的近现代学人的事迹和学术业绩。约略统计,三十年间,共刊出260期。总共涉及的学人近四百位,成为这个刊物最具价值的部分之一。程千帆先生曾对我说:‘有些已经过世的老先生,他们的资料十分珍贵,再过二十年,他们的情况没有人会知道了,现在我的学生不了解我的老师的情况,我们不留下介绍老师贡献的史料,就永远无人所知了’,所以不少老辈学者都非常珍视《文教资料》,翻译家戈宝权先生是该刊的热心读者,每期必读,常与编辑部有书信往来。另外,1982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载,作家巴金先生在刚走出‘牛棚’,尚未完全‘解放’的时候,就默默地订了一份《文教动态简报》。他的《十年一简》就是在《简报》上发表的。”

聊及此处,我忽然想起年初的一件小事。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的车行健教授目前正在从事民国经学的研究,他在搜集民国时期中央大学陈延杰教授的经学论著时,苦于资料稀缺,后来经朋友提示得知《文教资料》1986年第6期上有陈延杰专辑,其中有署名史笔的先生撰写的《陈延杰生平述略》,另有《陈延杰著作简表》和陈延杰先生的《晞阳诗钞》,依靠这个线索,车教授2013年1月来南京参访,经朋友多方联络,找到了史笔先生,通过史先生的引荐,见到了陈延杰先生年届花甲的嫡孙,了解到了陈先生许多第一手资料,并且得知陈先生尚有女公子生活在台北。原来,史先生是民国著名法学家史尚宽先生的令侄,因与陈家是世交,1986年写了陈先生的介绍文字。此事虽小,亦可管窥《文教资料》的价值所在。

令人遗憾的是,1990年代以后随着大陆商品经济大潮的涌动,不少人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文教资料》这种纯学术性的刊物无法营利,深陷停刊、改制的危机。1997年,徐复先生、程千帆先生联合十几位教授签名,写了一封公开信,保住了《文教资料》。可好景不长,2002年,《文教资料》编辑部被撤销,并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另一个中学语文教辅期刊《语文之友》沿用《文教资料》的刊名至今。

李先生说,回顾过去,所做过的工作也许只有三件值得谈谈:一是主持编辑《文教资料》,另两件分别是后来与南师古籍所同仁合作编写《清人别集总目》以及明清小说的整理与研究。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李先生和南师古籍所的同仁们就打算整理清代文献资料,拟先从碑传文做起,并上报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立项,后来发现这个项目太大,必须先从清人诗文集总目入手,于是便开始了《清人别集总目》的编纂,是书2000年7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收录清代诗文作者近两万人,著录诗文别集约四万部,是第一部全面反映现存清代诗文别集著述、馆藏及其作者传记资料的大型工具书。该书突破了一般目录书的体例,多列版本,注明馆藏,冠以小传,并附有诗文作者研究资料索引。在计算机网络尚未普及的年代,这项工作既细碎繁琐,又有种种难以预知的困难,李先生和他的团队,都一一克服了。该书出版以后,学界好评如潮,被誉为世纪工程,获得了许多奖项。

李先生自1960年入北京大学读研究生起,开始从事明清小说的研究,五十余年来笔耕不辍。曾参与筹备、组建“中国《水浒》学会”、“中国《儒林外史》学会”、“中国《红楼梦》学会江苏分会”、“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积极推进大陆明清小说的研究工作。主持整理出版《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锺伯敬批评三国志》(安徽文艺出版社)、《水浒传》(江苏古籍出版社)等多种典籍,至今畅销不衰。作为大陆较早的《聊斋志异》研究者,“文革”甫一结束,李先生就发表有《谈〈聊斋志异〉中妇女形象的一些特点》(《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浅谈〈聊斋志异〉的时代气息》(《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略论〈聊斋志异〉艺术构思的情感色彩》(《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聊斋志异〉艺术构思断想》(《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第4期)等多篇论文,同时又有《施耐庵杂考》(《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罗贯中“有志图王者”辨》(《三国演义学刊(一)》,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5年7月)、《宋江征方腊新证》(《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等论文,大都被转载和引用。直至近年,李先生仍不断将自己研读《聊斋志异》的心得写成札记《稀树居丛札》,陆续发表,以飨学界。

采访最后,问及李先生现在有什么愿望,李先生说有三件事让他一直挂怀,一是恩师诸祖耿教授的著作集尚未出版,诸先生早年师事章太炎先生,与钱穆先生是同乡好友,自幼一起长大,做学问的路数和宾四先生也非常相似,一生著作等身,可惜整理出版的著作只有《战国策集注汇考》等寥寥几种。李先生拿出一个笔记本给我看,说是诸先生女公子抄录的一份遗著目录,有《论宰我子贡》、《关于孔子之种种》、《金文举要》、《说文部首声类表》、《虚字丛考》、《虚词通考》、《梵音统摄》、《韵学亲问记》、《无锡方言备考》、《顾氏国策编年》、《试论周秦古代的记事记言》、《中国官制沿革略》、《王念孙正传》、《书籍简史》、《古籍徵信录》、《文子篇目考》、《谈艺录注》、《韩柳文衡》、《石遗室论诗别录》、《读古画法》、《读古书法》、《太平天国故事》、《冯桂芬年谱》、《谭嗣同传》、《中华民国国会史纲》、《印度思想梗概》、《古小说杂记述略》、《从新大陆的发现到法兰西革命》、《太炎先生年谱外证》、《太炎先生文注》、《章太炎诗文选注》、《怀念宾四先生》、《与宾四先生书》等等几十种之多,这些手稿现在藏于诸先生子女家中,虽有多家出版社希望出版,但没人整理,至今束之高阁。二是钱玄先生从江苏教院到南师,一直对李先生关爱有加,当今学界只知道钱先生是三礼研究大家,实际钱先生还有些其它著述尚未出版,与诸先生遗著面临同样的命运。三是办刊三十年的《文教资料》,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也没有系统收录,李先生希望有出版社能将其重版,或者重新分类结集,以嘉惠学林,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可以利用它。

补记

李灵年先生于2024年7月28日遽归道山,不少师友来函慰问,然而遵照先生遗愿,并未举办任何追悼活动。我想起十多年前应林庆彰先生之命,为李先生做的专访,寻温旧稿,以为至今仍有学术史价值,因此再作编校,在“南师古文献”公众号推送,以此表达对我们专业这位前辈的奠祭。

当年访谈中提到的车行健教授领衔整理的《陈延杰先生经学论著三种》(《周易程传参正》、《诗序解》、《经学概论》),2021年4月已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李灵年先生系念的诸祖耿先生遗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8年为此成立了“诸祖耿文学语言学遗著系列编审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陆续出版了《先秦学术与诸子思想》《汉墓苏秦法书说存卷二十七章考释》,另有4种预计今年可以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