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冬,从宝鸡开往广元的6063次火车就会重新火起来。
这趟列车被慕名而来的游客称之为“雪国列车”。在下雪的时节,游客们坐着它可以穿越银装素裹的秦岭,在火车慢悠悠晃动的节奏中,将秦岭的雪淞垂挂与碎玉千层尽收眼底。在其他季节坐上6063,车窗外会是浓淡不一的绿色,沿着山脉一路徐徐铺开;只有在冬天,从宝鸡登上列车后,乘客才能看到窗外独属于雪的白色缀在村居、农田与山间,一点一点沿着铁路铺满,铺向粉妆玉砌的秦岭。
△雪后的陕西平河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源/《秦岭日历》,摄影/杨宁)
让我们从宝鸡坐上它,深入秦岭吧。
通往秦岭的“雪国列车”
如今在社交媒体上搜索“6063次火车”,照片里的这趟“绿皮车”总是在纷扬的飞雪、梦幻的雾凇中伴着“秦岭站”的站牌而出现。背后或是如洗的碧空,或是蒙蒙的山霭,但无论如何,6063深绿的皮肤都让它就像一个可靠的信使,从几十年前的风雪中稳步走来,带领着人们踏上探索“雪国秘境”的旅途。
被这一怀旧而神秘的气质所吸引,游客们已经迅速地规划出了一条搭乘6063次火车探访秦岭雪国的游览路线:若从西安出发,可以先在早上乘坐高铁或火车到达宝鸡,赶上10点从宝鸡站出发的6063次列车;随后花费7元钱搭乘6063前往秦岭,在途中的一个多小时里感受慢火车的旅行氛围,欣赏窗外沿路的山中雪景;抵达秦岭站之后,坐上当地拉客的面包车,前往岭南公园或嘉陵江源公园,深入访雪;美食则可以一尝当地的豆腐宴。畅游之后,则要在下午四五点钟及时返程,搭上17点46分途经秦岭站的6064次列车,返回宝鸡。
△鹿角梁之冬。(图源/《秦岭日历》,摄影/王晨)
这条线路囊括了赏景、登山与“干饭”,许多人选择这条秦岭访雪的道路,一是它方便随意,不需要开私家车,也能在一天内合理往返;二是被这趟慢火车所吸引,想要一试搭乘火车穿行雪国的美好体验,寻找这种类似于阿加莎笔下所书写的浪漫情调。
因此这趟短途旅行,一是在“雪”,二是在“慢”。6063的确是一趟公益性慢火车,在这种语境下,“慢”也成了一种特殊的情调。比起高铁的风驰电掣,慢火车似乎更像偷闲时光中的踱步,令人有足够的时间品味窗外的乡野画卷,感受生活本味。因而这条线路在运行多年后突然“翻红”,一方面是迎合了人们对“雪国秘境”的浪漫想象,另一方面也是在响应人们对于回归慢生活的隐性期待。
△终南山林海雪原。(图源/《秦岭日历》,摄影/信连勇)
铁路上的校车与集市
抛去“网红”的外衣,宝成铁路上的6063本质是一趟公益性慢火车。时速平均50公里每小时,搭乘它从宝鸡到广元三四百公里,要坐上十来个小时。
曾经的6063,是一条回家必走的乡途。在兰渝线建成之前,广元的人们离开家乡几乎只能选择途经宝成铁路,到宝鸡后再中转。每每到春运时,这趟列车总是爆满,载着从各地汇聚而来的人们穿越秦岭,带着满车似箭的归心返乡。
△秦岭的列车穿过油菜花田。(图源/《秦岭日历》,摄影/朱军强)
在有了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后,这趟慢火车的各个车厢逐渐变得空旷起来。
除却秦岭观雪的高峰期,6063几乎一节车厢里也坐不了几个人。工作了一二十年的列车员们开始难得地在大年三十当天回家休息,不过在平常,仍有一些他们已经眼熟了的旅客,频繁地坐着6063往来:菜农、学生、职工。
宏庆,两当,徽县,略阳……6063次列车穿越秦岭山间、与嘉陵江并行,串联起无数小站,串连起居民生活的几个锚点。宝成铁路沿线的菜农,需要背着几十斤到一百来斤的蔬菜,搭乘这趟列车到凤县或宝鸡去卖;附近读书的学生们,要坐着这趟“校车”上下学往来于家校之间;在铁路上工作的职工,同样也会坐着铁路上的火车出门,风雨无阻地准时抵达自己的岗位。对于这些人来说,6063就像一辆“铁公交”。遇到风雪等恶劣天气,火车更容易稳定发车行驶,将职工们送上他们的岗位、将学生们送到学校、将菜农们的心血送去换来辛苦钱。
△略阳县白水江镇的晒秋图景。(图源/《秦岭日历》,摄影/朱立荣)
在运行的几十年间, 6063 次列车的票价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几块、十几块,就算从始发站宝鸡坐到终点站广元,全程 380 公里所需也不过 39.5 元。 低廉的票价使得这些 6063 的“常客”们能够实惠地在生活的各个锚点之间往来,满足他们上学上班、就医、赶集等各种各样的需求。
为此,列车上设有专门的助学车厢,甚至立着书架,上面的书籍随时可以阅读,还有加宽加长的小桌板供学生学习使用;惠农助农车厢也被开辟出来,有沿线土特产的产品介绍和销售信息,还会有相应的广播。于是在6063上,能见到这样的景观:菜农们背着大筐的苹果、蒜薹、玉米等登上列车,用一根手杆秤称重,卖一些给车上的旅客,车厢成了移动的小型农贸集市;小女孩抽出书架上的书,借着车窗外的阳光趴在桌子上辨认上面的汉字串成的故事。承载着故事的6063,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汉中油菜花田中结伴回家的小朋友。(图源/《秦岭日历》,摄影/赵珊珊)
在宝成线上穿越秦岭
6063已经在宝成铁路上奔跑了六七十年。宝成铁路,北起陕西宝鸡,南至四川成都,全长约有668公里,作为交通动脉串起了陕西、甘肃、四川三省,沟通了西南、西北两大地区,为其间的物资流通、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我国的铁路史上有着不俗的意义。
△冰雪中的宝成线神砂河大桥。(图源/《秦岭日历》,摄影/唐振江)
1958年正式通车的宝成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之所以说工程艰巨,是因为这条线路所经过的地区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既要穿过地势高差巨大的秦岭山区,也要跨过嘉陵江等多条河流。沿线的多样的地质构造,还有多变的气候条件,为铁路的修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当年的铁路建设者筚路蓝缕,采取了各种技术,克服了建设路上重重的困难,铸就了这条宝成铁路。在杨家湾站后,铁路以三个马蹄形和一个 “8”字形迂回上升,走出了著名的“观音山展线”;铁路一头扎进秦岭,在载着旅客在到达秦岭站之前,会驶过足足两公里长的秦岭大隧道;此后到略阳车站之间的这段路程,还会反复跨过十四次嘉陵江……
△嘉陵江上游。(图源/《秦岭日历》、图虫创意)
面对险峻的天堑,李白曾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宝成铁路打通了秦岭的重峦叠嶂,结束了“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艰难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坐上6063次列车,就是坐上了一部史诗。乘着6063在秦岭区域内蜿蜒前行,绕过密集而陡峭的山峦,穿过长长的隧道与桥梁,在“咣当咣当”的前进声中,生生不息、奋飞不辍的“人的力量”似乎就这样浮现出来,连通几十年前与现在,浮现在不断前伸的铁路和其下的大地上。
秦岭车站到了。如果是为了看雪,已经可以在这里下车,在出站口还可以看到一块醒目的大石头,上面是曾经的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这里视察期间,亲手书写下的“秦岭车站”四个大字。
而6063还在继续奔跑,穿越秦岭,伴着嘉陵江。寻雪的秦岭访客,归乡的游子,想要一睹宝成铁路风采的铁路爱好者,为了生计而奔波的农民,似乎都能在这趟列车中找寻到自己的答案。6063就载着这些人奔跑,从多到少,从嘈杂到静谧,在冬日的暖阳中,又奔向新的冬天。
△光头山的晨光。(图源/《秦岭日历》,摄影/信连勇)
九行福利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里留言
你想乘坐这趟“雪国列车”开启一场秘境之旅吗?
我们将抽取5人
每人赠送图书《秦岭日历》一本
欢迎点击关注
读完点个【在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