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乐沙子镇有一种小吃叫“原汁梅”。与当地传统美食沙子丸子、沙子水浸粑、沙子松皮扣、沙子月饼齐名,备受消费者青睐。其实,沙子原汁梅也就是话梅的一种,只因它采用传统手工的古法腌制,保持了梅子原有的味道、口感和天然营养成分,这在当今快餐文化时代实属难得。
十蒸九晒 一年一梅
沙子原汁梅之所以与众不同,首先在选择原材料中就有其优势。据沙子“小香原汁梅”第三代传承人王志勇介绍,多年来,他们一直选用平乐县张家镇水山村的百年高山青梅为主要原料。
张家镇水山村是平乐县著名高山梅种植山区村,海拔600多米以上的喀斯特地貌,栽种青梅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自古以来,梅子是山民们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植青梅,许多农户种几百株,少的也有几十株,就连树龄在百年的老梅树也有数百株。这里盛产的高山梅个大、肉厚、口感好,是腌制原汁梅难得的原食材。
沙子原汁梅的制作是用每年芒种时节后采摘的七成熟的梅子,俗称“青梅”。青梅从树上采下来后,便马上进行人工拣选。清洗干净后,把果子放到竹筛晾干,再放在大缸里,撒上适量盐,然后轻轻揉搓青梅,粘裹上盐。静置几个小时之后,青梅表皮微皱,渗出的水分已经将盐融化。此时,加入凉开水,让淡盐水浸泡青梅,放阴凉处浸泡。数日后,取出青梅,放入竹制晒箕中,在太阳下晾晒数日。
晾晒的天气非常讲究,一般选择在20—30摄氏度左右的气温时节。温度过高,梅子流失水分过多,果肉收缩变小,甚至会导致流糖变色,影响原汁梅的口感。待梅子晒干后,再用清水漂洗,进行二次晾晒。然后,配以优质蔗糖、盐、酒、甘草等天然原料泡腌,最后装瓶封存……如此多次反复,可谓是“十蒸九晒,一年一梅”。最后,腌制成肉厚干脆、甜酸适度的原汁梅。
一般的话梅封存时间往往是在三五个月,就开坛上市。而沙子原汁梅,至少得封存对年才能开坛上市。如果贮藏得好,防潮防蛀,可保存数年而不变质。由于密封得好,时间较久,原汁梅已完全脱苦脱涩,坛里面的糖汁都能拉得出丝状,这时的原汁梅才是上乘精品。在“小香原汁梅”的产品中,有一种叫“爆汁脆梅”,由于腌制时间长,梅核变得松软爽脆,嘴巴一咬,梅核迸裂,一股核汁喷射出来,那酸甜清香的味道瞬间充斥人的味蕾,让人为之一爽。
百年老牌 三代传承
“小香原汁梅”是沙子原汁梅品种之一,历经100多年,三代人对传统工艺的发掘和完善,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食品生产技术,对地方特色美食进行改良,逐渐使其成为桂林区域的知名小吃。
据王志勇介绍,他家祖籍是广东东莞市。民国时期,他太公从广东到广西,最后选择在沙子古街定居,做起小食品生意。从他爷爷开始,专营原汁梅腌制,直至解放初期。改革开放后,他父亲在沙子茶江桥头经营一家小食品店,并重操旧业,办了个原汁梅小作坊,自家腌制自家销售。由于质量好,信誉好,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全国各地话梅腌制已经摒弃了手工作坊生产,进入企业、规模生产和现代流通时代。话梅产品琳琅满目,手工作坊产品由于规模小、产量少、效率低,在市场上受到强烈冲击。这时,沙子古镇精明的商家早已舍弃小作坊,或转产,或技改,跟上了时代的发展。可王家却仍然“我行我素”,一直坚守着原汁话梅手工腌制的传统工艺。
新世纪初,王家对原汁梅的腌制配方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和反复改进,既传承了传统腌制工艺,又优化了传统原汁梅口味。首先是保持了传统的日晒脱水,确保了产品的原汁原味;其次,原汁梅传统的方法是用大青缸腌制,石灰水灭菌。为达到食品卫生标准,他们改用食品型塑料桶腌制和阳光棚灭菌。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持传统美食的口感,他们根据原料的差异,确保梅子有足够的脱苦脱涩时间。
沙子原汁梅与一般的话梅相比,具有自然醇香,果汁香甜,果肉丰满而软糯,口感丰富而细腻。它酸中带甜,酸甜适中,有着“八分酸甜二分微咸”这一原汁梅特有的韵味。由于腌制周期较长,梅子的苦涩都化开了。入口时,有淡淡的梅子韵味,口味醇厚悠长,特别受到嘴馋的小姐、太太们的追捧。同时,由于它采用纯手工古法腌制工艺,梅子纯天然的香和酸保留度非常高,且无膨松剂、无防潮剂、无色素等添加剂,更符合现代人对食品卫生和保健的追求。因此,不仅本地人对它情有独钟,就连广州、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的食客也纷纷在网络上求购。可以说,如今的沙子“小香原汁梅”品牌的原汁梅已经声名鹊起。
有货不卖 沙子“一怪”
在沙子镇,流传着一个“沙子三大怪”的顺口溜:“一怪阿明丸子店,东西过硬不愁卖;二怪李太和月饼,从不赊账现金卖;三怪小香原汁梅,明明有货都不卖。”这三大怪人指的是阿明丸子店、李太和月饼和小香原汁梅传承人。
“小香原汁梅”第二代传承人王香财,乳名“小香”。于是,当地人把他家的原汁梅称为“小香原汁梅”。说他怪,怪就怪在他的脾气和经营手段与众不同。
王志勇说,记得有一年,他家的原汁梅还没到八月十五就已经脱销了,可当年腌制的新梅封存的时间还不够。当时,正值城镇的茶庄、卡拉OK歌舞厅风靡一时,市场上对原汁梅的需求突然增大,商贩没有了货源,急得直跺脚,找上门来求购,可他父亲就是不答应开卖。有货不卖,有钱不赚。于是,人们便把他列入“沙子三怪”之一。
时光荏苒,岁月沧桑。沙子“小香原汁梅”,已越百年。如今,主导“小香原汁梅”腌制的已是第三代传承人王志勇及其妻子邓庆秀。除原汁梅外,他们还推出了沙子糖水山楂、原汁酸梅水、桂花糖、五香南乳花生等等地方特色小吃,走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地方特色小吃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来源|桂林晚报(陶彩忠)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