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栓与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联系紧密,倍受临床关注。血栓分子标志物在血栓相关疾病的诊断、预后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识别高凝状态、监测治疗效果并评估高危人群的风险。11月22日至24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大会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特设”血栓相关疾病论坛”,专家学者们将从基础到临床,从指南到真实世界,追踪血栓防治领域最新热点,分享心血管疾病抗栓治疗相关经验,解决临床两难问题。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俊堂教授进行专访,就血栓新四项包含的具体指标、临床意义以及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许俊堂教授专访:深度解析血栓新四项及其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许俊堂教授专访:深度解析血栓新四项及其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医脉通:什么是血栓分子标志物?新血栓四项包括哪些具体指标?这些指标有何临床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俊堂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血栓分子标志物是存在于血液当中,与凝血和血栓形成相关的一类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反映凝血、纤溶系统以及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既往,临床常用的血栓分子标志物包括D-二聚体(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近几年,新血栓四项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四项指标可以早期识别凝血、纤溶以及内皮细胞损伤。

第一项指标,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TAT是凝血酶产生的标志物,代表凝血系统激活。临床实践中,在评估凝血状态、未来血栓发生倾向、是否已经发生血栓、血栓性疾病治疗效果评估,或者在感染、炎症、免疫性疾病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的预后评估方面,TAT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项指标,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PIC是一种纤溶相关的指标,是纤溶酶产生的标志物。众所周知,血栓形成后,继发性的纤溶反应会生成纤溶酶。纤溶酶生成后会被血液中天然存在纤溶酶抑制物α2-抗纤溶酶(也称α2-纤溶抑制物)结合灭活,二者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即为PIC。PIC反应了机体内的纤溶活性,但并不能区别这种纤溶状态是血栓相关还是非血栓相关,即PIC无法区别原发性的纤溶酶生成或者是继发性的纤溶酶生成。但是PIC的存在意味着体内有纤溶系统的激活,有纤溶酶的产生,提示机体内有血栓形成或者血栓形成倾向。一般来说,如果是继发性纤溶,患者体内已经存在血栓;如果是原发性纤溶,患者体内没有血栓,也会产生纤溶酶,这种情况可见于创伤、产科以及白血病患者。

第三项指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t-PAIC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二者结合的产物。t-PA产生于血管内皮细胞,可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纤溶激活剂本身在体内也存在抑制剂。一旦t-PA被激活,它在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的同时,也会被纤溶抑制物结合灭活,形成一种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就是t-PAIC。

一旦内皮细胞发生损伤,t-PA会游离出来,可在血液中被检测到,如果在血液中测得t-PA的抗原,则说明血管内皮细胞已经受损。血液中游离的t-PA会与纤溶酶抑制剂(PAI)结合,二者结合的产物是t-PAIC,可反映内皮血细胞损伤。另一种情况,注射溶栓药用于肺栓塞、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溶栓时,t-PA会与血液中的PAI结合形成复合物,即t-PAIC。所以,t-PAIC也可反应溶栓药使用后的效果。

第四项指标,凝血酶调节蛋白,又称血栓调节蛋白(TM)。TM与血栓形成相关,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众所周知,机体在产生凝血酶以后会形成血栓。如果凝血酶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TM结合,凝血酶就会由促凝转变为抗凝,会活化蛋白C,蛋白C在蛋白S的辅助下可灭活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VIII。所以,TM在内皮细胞结构完整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抗凝作用。但是由于TM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一旦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出现损伤,TM会进入血液,临床上就可以在血液中测得TM,所以,TM也是一种反映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另外,目前临床上已经有了重组的凝血酶调节蛋白,注射以后,在内皮细胞结构完整的情况下,TM能够与凝血酶结合,将凝血酶转变为抗凝剂,能够激活蛋白C灭活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VIII。临床上,重组的凝血酶调节蛋白可用于治疗脓毒症造成的高凝状态,或者脓毒症性凝血病。

以上是四项血栓分子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我个人将四者并称为血栓新四项。

医脉通:从心血管疾病管理角度,临床如何应用这些新型血栓分子标志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俊堂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和血栓关联非常大。以房颤为例,患者一旦发生房颤,在没有抗凝的情况下,其体内的血栓分子标志物有可能会增高,血栓形成会在房颤的基础上发生。实际上,房颤本身就是一种高凝状态的疾病,这是房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发生血栓栓塞的原因。

近几年的一些研究发现,如果房颤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华法林或DOAC)后检测血栓分子标志物,如D-二聚体、TAT,这些指标在抗凝的情况下仍然持续增高或者阶段性增高,则说明该患者预后不佳,未来发生血栓栓塞、卒中的风险高。另外,一些房颤患者经过治疗以后,检测其血栓分子标志物水平降低,则认为抗凝有效。这些指标本身具有预后价值,对于预测发生血栓栓塞、心衰以及死亡的风险,都非常有价值。

另外,在心血管重症患者当中,血栓形成也非常普遍。一方面,重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高;另一方面,无论是感染性的或是非感染性的炎症和免疫反应都与血栓相关。所以,监测凝血、纤溶相关指标,对于评估重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确定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抗凝效果如何,都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对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凝血病患者。

DIC本身是一种全身凝血状态,伴随血栓形成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又可以继发纤溶,所以DIC一方面会因为血栓形成造成器官功能障碍,另一方面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和继发纤溶,可出现出血。但是并非所有的DIC患者都会发生出血。那么我们如何评价DIC患者的出血倾向有多高、是否发生出血或者是否容易发生出血?其中一项指标,即PIC非常重要,不同DIC患者的PIC水平不同。基于PIC是否增高,将DIC分为三种类型,包括纤溶增强型、纤溶抑制型和均衡型。如果患者PIC水平非常高,则说明该患者为纤溶增强型DIC,其出血倾向高,不能抗凝。如果患者的PIC水平非常低,则说明其纤溶活性非常低,此类患者没有出血风险,可能会从抗凝中获益。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俊堂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博士学位,博士后学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 主要临床特长为血栓相关疾病预防与治疗,如瓣膜病和换瓣术后血栓栓塞预防、非瓣膜病性房颤血栓栓塞预防、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等);血栓/凝血相关检验和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及临床应用等;同时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血管急危重症等的诊断和治疗。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检验分会血栓与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检验与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血栓与止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医学检验专科医师(技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共计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余篇,2018年发起和完成《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2022完成《急诊胸痛心血管标志物检测专家共识》,发表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主编《心血管血栓的溶栓与抗栓疗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出版。主编《临床诊疗知识库丛书-心血管疾病临床精要》,2024年出版。参加编写或者翻译教材和书籍20余部,发表科普文章近300余篇。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