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曾刊文,要把抗战精神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为了讲好中国故事,我们策划了《不屈百年》系列文章,本文为第12期。若您也感兴趣,烦请点击一下“关注”。
编辑|t
引言
1937年10月,上海的战火燃烧到极致。来自广西的桂军带着“狼兵”之名抵达淞沪战场,他们不是装备最好的部队,但他们有一颗颗视死如归的心。
3个月的浴血奋战,桂军付出了5万人的巨大牺牲,却一次次挡住了日军的进攻。
炮火硝烟中,桂军的身影成了最坚硬的盾牌,而他们的英勇故事,也成了淞沪会战中最悲壮的一页。
千里奔袭:“钢军”是如何赶到淞沪战场的?
1937年,上海,硝烟四起,炮火轰鸣。日军把“速战速决”的计划写在脸上,疯狂进攻,想要拿下这座东方大都市。
但谁都没想到,这一仗打得如此惨烈,中国各地的部队纷纷奔赴前线,拼死抵抗,其中一支部队,风尘仆仆从广西赶来,他们就是被誉为“钢军”的桂军。
桂军素来以“敢打硬仗”著称,这支队伍的骨子里透着一股子狠劲儿。广西虽是南方一隅,但桂军的战斗力,从来都不容小觑。
作为地方军阀李宗仁、白崇禧手下的精锐部队,他们不仅纪律严明,而且作战顽强。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急调各地兵力支援上海,桂军接到命令时,没有犹豫,直接提枪上马,一路风驰电掣向淞沪战场进发。
从广西到上海,路途遥远,桂军兵士们长途跋涉,粮草跟不上,武器弹药更是旧得不行。一路上,有的士兵穿着草鞋,有的背着补丁摞补丁的行军袋,但眼神里没有半点迟疑。那时候,兵士们心里只装着一个字:“干!”
当他们抵达上海的时候,淞沪会战已经打得天昏地暗。街巷间尘土飞扬,空气里弥漫着火药味,耳边随时都是炸弹爆炸的轰鸣声。
桂军的指挥官廖磊将军站在高处,环顾四周的战场,炮弹在头顶呼啸而过,地上是燃烧的废墟。他转过头,看着跟随他一路来到上海的将士们,大声喊道:“兄弟们,上海不能丢,松江不能破,我们广西子弟,不怕死!”
部队接到命令,分批投入战斗。桂军第11集团军与第21集团军迅速部署,直接扑向日军主力进攻的阵地。
他们没有时间休息,也顾不上疲惫,刚下火车,甚至还没来得及喝口热水,就投入到这场惨烈的巷战之中。
桂军兵士的勇猛,第一次登场就让日军吃了大亏。面对敌人的机枪扫射和炮火覆盖,他们硬是咬着牙向前冲。日军占据了高地和街道拐角,用火力压制着中国军队的进攻。
但桂军将士不怕,他们三五成群,趁着炮火间隙,悄悄贴近敌人,用手榴弹和刺刀跟日军展开近身肉搏。冲锋号响起时,桂军士兵们个个红着眼,喊着广西方言:“冲啊!” 每一次冲锋,都像是一把尖刀狠狠地插进敌人的防线。
日军指挥官看着死死咬住他们的桂军,连连惊叹:“这支部队怎么这么拼?”
炮火中,桂军的阵地拼了又丢,丢了再夺,尸体成堆,鲜血把街道染成了红色。但士兵们从没有退缩,他们趴在被炸裂的砖石堆里,继续射击;有的兵士甚至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的坦克,誓死阻挡日军的推进。
三天之后,桂军在松江一带的战斗,彻底让日军见识到了什么叫“钢军”。桂军不仅守住了阵地,还用他们的顽强抵抗,将日军的进攻硬生生拖住,为其他战线的部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而这一仗,也让这支部队打出了名号:“桂军——钢铁般的部队。”
浴血三月:桂军如何打响“钢军”之名?
松江一战的余震还未平息,桂军的士兵已经被日军牢牢盯上。桂军顽强的作风、不要命的打法,让日军感到头疼不已。于是,日军开始集中兵力,倾泻更猛烈的炮火,对桂军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试图把这支“钢军”彻底碾压下去。
白天,日军的炮弹如雨点般砸下来,整片阵地被炸得像是翻滚的火海。士兵们趴在仅剩的土坑和废墟里,手中的步枪早已发烫。但只要炮火稍微停歇,他们立马跳起来冲锋。每一次喊杀声,都像是在宣告:桂军还在!阵地还在!
当时的桂军,弹药严重不足,很多士兵在前线打着打着,枪里的子弹就没了。怎么办?硬着头皮往前冲!拿起手榴弹,抱着敌人的机枪阵地就往前拼;没了手榴弹,就直接抄起刺刀,拼个你死我活。桂军有一条不成文的纪律: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能退后半步。
巷战中,桂军的第21集团军和第11集团军,反复与日军争夺每一座房屋、每一条街道。日军占据了城楼高处,火力覆盖得密不透风。
但桂军士兵们摸黑潜入街巷,逐一清除日军据点。他们每次冒着被发现的危险,悄无声息地爬过废墟,靠近敌人,然后在一瞬间扔出手榴弹,爆炸的火光伴随着敌人的惨叫,敌楼瞬间被炸成一片火海。
有一场战斗特别惨烈。在一条街道的据点争夺中,桂军一排士兵连续三次冲锋,阵亡过半,但最后剩下的七名士兵,还是硬生生夺下了敌人的阵地,守到弹尽粮绝。
当其他部队赶到增援时,看到的,是这七名士兵躺倒在地,身上插满了弹片,却还死死抱着自己的步枪。他们的指挥官流着泪说:“这样的兵,天下无双!”
三个月的时间里,桂军在淞沪战场浴血奋战,每一寸土地上都洒满了他们的鲜血。5万将士,许多人牺牲在战斗中,但他们却硬是拖住了日军,让敌人无法顺利推进。在敌我装备、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桂军用一场场硬仗,彻底打出了“钢军”的名号。
光辉背后:5万人的牺牲与历史铭记
桂军拼到了最后一兵一卒,他们的阵地倒下了,但日军也被拖得筋疲力尽。这场仗结束后,桂军的番号依旧存在,但却再也凑不齐一个完整的建制。他们的牺牲不仅是数字,更是一段无法抹去的悲壮历史。
为什么桂军被誉为“钢军”?因为他们在淞沪会战中的表现,足以让所有人肃然起敬。他们没有最先进的武器,也没有足够的补给,但靠着钢铁般的意志,一次次冲破敌人的防线,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屏障。
桂军的牺牲,为中国军队的战略调整争取了宝贵时间,也给了日军沉重一击。这支来自广西的部队,打出了自己的名号,更打出了整个民族的骨气。
如今,回望那段历史,桂军的英勇身影依然清晰。他们的故事,留在了战场的废墟中,也镌刻在了抗战的丰碑上。5万人的牺牲不是白白付出,而是用生命换来的民族觉醒与团结抗争的决心。
有人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正是这种残酷,才让“钢军”的名字愈发闪耀。这不仅是桂军的荣誉,更是整个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
浴血奋战三月,5万将士的牺牲铸就了桂军“钢军”的荣誉。他们用最惨烈的战斗,守住了淞沪会战的阵地,也让侵略者付出了沉重代价。今天,当我们回望那段历史,那些牺牲的英魂,仍在告诫后人:国之存亡,匹夫有责!
桂军的勇气与牺牲,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记忆。这支钢铁之师,值得被铭记,更值得我们永远敬仰!
参考资料
淞沪会战(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之一)_百科
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八军_百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