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最关键的三大战役,自然也应该是歼敌最多的三次大规模决战。
而且这三场战役每场战役的歼敌数都超过了渡江战役的42万人,其中辽沈战役歼敌47万,淮海战役歼敌55.5万,平津战役歼敌52万,那么我军在解放战争中歼敌数量最多的应该就是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了。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实际上在解放战争后期还有一场大规模战役,我军投入的总兵力虽不及三大战役中任何一场,但其歼敌数量却远超过三大战役中的任何一场。这场重要战役便是西南战役。
一、西南战役
西南战役也就是人们一贯称之为解放大西南的主要战役,爆发于1949年底,当年新中国成立后,11月1日人民解放军开始挺进西南。
其背景主要是渡江战役的结束和新中国的成立,国民党军的主力几乎被歼灭殆尽,剩余部队则纷纷溃退至华南、西南和台湾等地。
蒋介石在得到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后,试图在西南地区进行最后的抵抗,于是中共中央军委做出决定,派遣第二野战军和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由刘伯承、邓小平以及贺龙指挥向西南进军。
7月16日,中共中央发布了进军华南、西南的命令,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人分别担任新成立的西南局第一、第二、第三书记。
11月1日,人民解放军开始向西南挺进。
11月15日,贵阳被解放
11月28日,在川南歼灭了宋希廉部的主力
11月30日,重庆解放
12月9日,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等人发动起义
12月10日,蒋介石逃往台湾
12月27日,成都解放
随后人民解放军又在滇南战役和西昌战役中取得了胜利,西南战役彻底结束。短短57天的西南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川、康、滇、黔四省的大部分地区,甚至还包括了陕西、湖南、湖北的相邻几个省份的部分城市。
可以说整个西南战役其实战斗的部分并不多,完全称得上是武装行军,解放军走到哪里就解放到哪里。
在整个西南战役中,解放军成功也是将军事进攻与政治争取紧密结合,加速了战役的进展。
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0个兵团总计93万人,是解放战争以来我军歼灭敌军最多的一场战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集团企图在西南地区重新扎根的图谋,迫使蒋介石不得不败退到台湾。
国民党自此彻底离开了大陆。
二、10兵团9个起义
为什么短短两个月不到,57天就歼灭了敌人10个兵团总计93万人?就是93万头猪我军两个月也抓不完,其主要原因还是政治影响,对西南战役来说政治攻势其实远大于战斗攻势。
西南战役爆发时间已经是1949年11月了,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国民党败局已定,加上蒋介石的核心部队早在三大战役时就被歼灭殆尽了。
此时的西南地区的国民党部队虽然高达百万,但是大多都是地方部队、以及国民党再三大战役后陆续拉的壮丁,战斗素养低下,战斗意志薄弱,对于蒋介石和国民党更没有什么忠心可言。
加上全国局势的影响,底层国民党士兵浑浑噩噩,中上层国民党军官都在琢磨着怎么跳出国民党这艘破船。
因此西南战役结束的很快,西南战役中我军总计歼灭了国民党10个兵团,但是其中9个兵团都是直接起义的,可以说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交火。
西南战役,被我军歼灭的敌10个兵团分别是:张群所部第14、15、16、20、22兵团、胡宗南所部第5、7、18兵团三个兵团、何绍周的第19兵团、鄂东朱鼎卿的第3兵团。
古语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这群兵团司令们倒是真正的识时务者,自刘邓二野主力解放重庆后就开始不断起义,为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12月9日,“云南王”卢汉在昆明起义拉开了西南大起义的序幕。
10日,“西康王”刘文辉及邓锡侯、潘文华在彭县起义;19兵团副司令王伯勋在贵州普安起义;
11日,22兵团郭汝瑰在宜宾起义;
21日,16兵团孙元良在什邡起义;
24日,15兵团罗广文在郫县起义,20兵团陈克非在安德起义;
25日,7兵团裴昌会在德阳起义;
26日,3兵团朱鼎卿在金堂起义;
27日,18兵团李振在简阳起义,5兵团李文在新津起义
自此国民党10个兵团中有9个兵团大部都选择了起义,可以说解放军完全实现了依靠政治攻势解放大西南,唯一没有起义而被完全消灭的是钟斌的第14兵团。
结语
10个兵团9个起义,这也是为什么歼敌达到了93万接近百万,但西南战役仍然并不能算作是三大战役之后的另一大战役。
因为相比较三大战役的决定性作用来说,西南战役完全是我军我党在全方位胜利之下的结果,国民党各个散兵游勇乌合之众都选择了直接起义投降。
自此中国大陆上的解放战争基本宣告结束,国民党只剩下了少部分散兵游勇盘踞在各个地方县城、乡镇,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宣告了解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