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达子
本文共1657字,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前言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称谓体系。汉朝的皇帝,我们常常听到的是“汉高祖”、“汉文帝”这样的称谓,而到了唐宋时期,皇帝的称谓则变成了“唐太宗”、“宋太祖”。
为什么汉朝的皇帝被称为“帝”,而唐宋的皇帝却被称为“宗”呢?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玄机?今天,老达子就来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团~
“帝”和“宗”的区别
“帝”和“宗”这两个词常常让人混淆,但其实它们并不难理解。首先来说“帝”,称号中的“xx皇帝”或“xx帝”指的就是谥号,比如“汉武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谥号是对一个人行为的总结,而“号”则代表着其功绩的象征。根据性质的不同,谥号可以分为几类:
上谥或美谥,用于赞美那些德行卓著的君王;
中谥或平谥,通常用于那些无甚突出表现,或是由于同情而给出的谥号;
下谥或恶谥,则带有批评或贬损的含义,适用于那些施政不善、恶行累累的帝王。
实际上,除了帝王,很多历史人物也会有谥号,如诸葛亮的谥号是“忠武”,岳飞的谥号则是“武穆”。
再来说下“宗”,我们常见的“xx祖”、“xx宗”这些称呼都是庙号,比如“唐太宗”就是庙号的典型。
庙号通常是指在太庙祭祀时使用的名称,专门用于皇帝。只有帝王才会有庙号。因此,简单来说,“谥号”是对个人功绩的评价,君臣皆可有,而“庙号”则是专属于皇帝的,代表其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尊荣。
庙号最早由商朝创立,但在周朝和秦朝并未广泛使用,因此像秦始皇并没有庙号“秦高祖”或“秦太祖”,而是依照其历史地位称为“始皇帝”。庙号制度是在汉代才逐渐固定下来的。
至于庙号和谥号的组合,常见的形式如“太祖高皇帝”和“太宗文皇帝”,其中“太祖”和“太宗”是庙号,“高”和“文”则是谥号。
现在你应该已经清楚了什么是“庙号”,什么是“谥号”了吧。需要说明的是,庙号往往差别不大,甚至亡国之君的庙号也不会过于贬低。但谥号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体现出对一个人的评价,从极高的赞扬到极端的否定,差别可以大得不可思议。
从谥号到庙号再到年号
任何好东西都会被慢慢被玩坏的,然后就越来越不好用了,谥号就是被玩坏了,后面就用庙号!等到庙号被玩坏了,就用年号了!最初,汉朝皇帝的谥号如“汉高帝”、“汉文帝”、“汉武帝”都只有在政绩突出者才有资格获得,而干的不好的根本没有庙号的。
在唐朝之前,皇帝的谥号通常都比较简洁,大多数皇帝仅用一个字来总结其一生。例如,光武帝刘秀的谥号虽然只有两个字,但也算是特别的例外。
然而,到唐朝时,谥号开始变得冗长复杂起来,像李世民的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帝”(当然,这是后来加谥的,最初是文皇帝)。这样的谥号看上去确实高大上,但是实在太过于繁琐了。
如果让李世民自己选的话,他应该更喜欢“唐文帝”这个更简短、更具代表性的谥号。
谥号的复杂化主要是从李治与武则天开始,皇帝的谥号逐渐变得繁复冗长。尤其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不仅为自己加字,还给李渊和李世民的谥号加字。结果,谥号就变得越来越不方便了。
于是在谥号变得麻烦之后,庙号成为了更常见的称呼,李世民被称为“唐太宗”,李治称“唐高宗”,李隆基则是“唐玄宗”。在这一时期,庙号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帝王功过的重要标准。
可是到了明清,庙号又被玩坏了,甚至出现了给不同朝代的皇帝授予多个相同的庙号的情况。例如,嘉靖帝给朱棣(即明成祖)授予“明成祖”的庙号,雍正帝则给康熙帝授予“清圣祖”的庙号,皇帝之间的庙号竟然开始互相交错、重复,仿佛在自我否定自己的历史。
因此,朱元璋规定了“一世一号”的制度,使得明清朝代的皇帝更常用年号作为称呼,这不仅避免了庙号的混乱,也便于后代的历史记载。举个例子,嘉靖、康熙、雍正这些帝王的称号,其实是他们的年号,而非庙号,而朱棣的年号则是“永乐”。
老达子说
所以,不管哪个皇帝该叫啥,其实主要就是为了方便。一方面要字要少,好用也好记,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同一称号被多个皇帝使用,导致混淆。就是上面这几点导致在称呼历朝历代皇帝的时候,叫的名词不一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