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译文

楚国的公子午出使秦国结果被秦国软禁起来了。公子午的弟弟给了叔向三百金。叔向就对晋平公说:“我们为什么不在壶丘筑城呢?秦楚两国都担心我们在壶丘建城。如果秦国害怕了将公子午放回楚国,要求我们不继续筑城。那我们就停止。这样的话楚国就欠我们一个人情了。”

晋平公说:“就这么办。”于是派人去壶丘筑城。

秦国害怕了,就将公子午送到晋国。晋国不继续筑城。楚国送给晋国三百辆车。

02

原文

楚公子午使于秦,秦囚之。其弟献三百金于叔向。叔向谓平公曰:“何不城壶丘?秦楚患壶丘之城。若秦恐而归公子午,以止吾城也。君乃止。难亦未构,楚必德君。”

平公曰:“善。”乃城之。

秦恐,遂归公子午使之晋,晋人辍城。楚献晋赋三百车。

03

没什么好补的。

04

这个故事真是被刘向编的稀碎啊。

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原本的故事逻辑非常清楚,这里没什么逻辑可言啊。

原本的逻辑是这样的,楚国人找到晋国,求晋国想办法捞人。然后捞人的策略就是筑城。然后直接向秦国人提出要求,即卖我晋国一个面子,放了楚国公子,同时我也不再继续筑城。

如果秦国人不同意放人,那晋国就继续筑城。晋国能在这个事上获得利益。而且,秦国和楚国的矛盾就会加深。

如果秦国人同意放人。那晋国就卖了一个人情给楚国。

我最初的时候想的是,只要晋国和楚国联盟的话,秦国一定会认怂啊。

后来想了想,如果,如果秦国不认怂,晋国的损失就大了。面子没了就得找回面子,这成本就高了。

叔向这一手,就算是秦国不认怂,晋国也获得了好的收益。

这个策略不是太高上限而是保证了下限。

原文复制黏贴上来。【荆王弟在秦,秦不出也。中射之士曰:“资臣百金,臣能出之。”因载百金之晋,见叔向,曰:“荆王弟在秦,秦不出也,请以百金委叔向。”叔向受金,而以见之晋平公曰:“可以城壶丘矣。”平公曰:“何也?”对曰:“荆王弟在秦,秦不出也,是秦恶荆也,必不敢禁我城壶丘。若禁之,我曰:为我出荆王之弟,吾不城也。彼如出之,可以德荆。彼不出,是卒恶也,必不敢禁我城壶丘矣。”公曰:“善。”乃城壶丘,谓秦公曰:“为我出荆王之弟,吾不城也。”秦因出之,荆王大说,以鍊金百镒遗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