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中国新能源车行业无疑是“遥遥领先”的存在。

因为无论是智能化技术,还是市场规模,中国车企都让国外同行望尘莫及。

但现在呢?变化似乎要出现了:

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 Energy、韩国lg、丰田均宣布了固态电池研发成功的消息。

诸如丰田、lg等公司,更是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装车…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车企是否应该感到危机临近了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这个问题,多数人的反应应该是“肯定的”

毕竟,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新能源车的“杀手锏”。

想象一下,它可以让电动车续航直接飙升到1000公里以上,充电时间缩短到几分钟,甚至在极端低温下依然稳定…

这些优势,正好对准了现阶段电动车的痛点。

更何况,宣布研发成功的可是丰田、LG这些行业巨头。

一个是混动领域的老大,一个是动力电池的领头羊,谁敢轻视他们的动向?

更不用说,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很可能打破现有的市场平衡,让那些率先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直接占据竞争高地。

但回过头来想,中国新能源车企真的会因此陷入危机吗?

或许不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研发成功是一回事,量产又是另一个故事。

特别是固态电池这种对材料、工艺要求极高的技术,走向市场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说白了,中国的新能源车行业能有今天的领先地位,靠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领先。

更重要的是,拥有全球最完善、最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譬如从原材料采购到电池生产,再到整车装配,每一个环节的效率都让国外同行望尘莫及。

而日韩美这些公司,即便在研发上有突破,在供应链这条赛道上,依然很难追上中国的节奏。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早些年特斯拉还在于lg 的电池,而如今呢?早就开始用国产电池了。

最近一段时间里,特斯拉更是传出与亿纬锂能达成储能电池供货协议,计划在2026年开始向特斯拉美国供应储能电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 lg 或者松下的电池不够好吗?并不是!

而是从产能还有价格上看,中国电池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这是很多外资公司不具备的。

说到底,固态电池真正走入量产阶段,依旧会考验供应链的配合。

只要日韩美在这方面取得巨大的突破,就很难与中国去竞争。

此外,国内的电池巨头也没有闲着。

以广汽集团为例,也确定2026年开始量产固态电池并装车了。

上汽集团更是快人一步,半固体电池都已经开始正式装车了,明年就有望大规模的应用。

至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巨头,谁都不知道他们手里的牌还有多少。

技术上不遑多让,供应链绝对领先,这些国家拿什么跟我们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得市场规模还摆在这里!

说白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这一点无可争议。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多次超过50%,每年的销量更是稳居世界第一。

到今年结束时,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有望达到1100万辆,同比增长42.2%

对于任何一家想要在新能源领域分一杯羹的企业来说,中国市场都是不容忽视的战场。

日韩美固态电池即便研发成功,量产之后又能如何?

最终还是要进入中国市场,才能真正体现价值。

而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早已被国内车企和电池厂商牢牢掌控。

想靠固态电池撬动这个市场,不拿出一点有性价比的产品,真的太难太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中国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需求,根本不像国外的用户那么简单。

我们不仅需要“好开省钱”的产品,更需要“智能、环保、体验感”全面提升的产品。

日韩美的产品如果不能同时满足这些需求,仅靠固态电池这一项技术优势,恐怕也很难打动用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固态电池的崛起无疑是新能源车领域的一次革命,但最终赢家,还得看市场的选择。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展示实力的机会。

毕竟,技术不是唯一的胜负手,供应链、市场规模和用户需求,才是决定未来格局的关键。

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