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江南都市报报道,今年“五一”期间,一位39岁的北京男子花10万块钱买了8套房子,一下子上了热搜。这些房子位于河南鹤壁,最低的一套才1000元,加上中介费也不过2000元。信息显示,该男子此前也在全国各地买房,比如浙江绍兴买1套、唐山买1套、保定买了1套。这些房子价格一般都在1-3万一套。不少网友就觉得纳闷,以前都说鹤岗有这么便宜的房子,现在怎么突然一下到处都有这样的房子?一些人开始担忧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多地方的房子鹤岗化?
如果放在以前,这类新闻根本就不值一提,认为这是个别现象,但现在的环境变了,甚至有网上房产研究人士提出,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房价预期已形成一致?从眼下市场的各方反馈来看,我们或从中得到启示。
1.住房需求端:
从数字100数据研究院与《金融博览·财富》杂志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看,34%的受访者表示,房价稳定时会观望,不会贸然买房;29%的受访者表示,房价下跌时还会担心房价继续下跌,更不愿意买房,只有16%的人在2023年有购房想法。这一点在央行5月11日发布的4月金融数据中得到印证,4月份中长期贷款(其实就是房贷)同比减少1156亿元,说明购房者比去年明显减少,这是以往难见到的情况。
2.市场交易数据:
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13.3万亿元,与前几年高峰期的16万亿元相比,下降了约17%。到了2023年,前3个月成交数据基本与去年持平,本以为市场会进一步回暖,但实际则是相反。根据易居和克而瑞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TOP100房企环比销售额下降14.4%,市场没能延续回暖之势。而与新房市场协同的二手房市场同样如此,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代表性大城市二手房挂牌量继续上升,甚至创历史新高,诸葛找房研究监测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100个重点城市的二手房价环比下降0.15%,较上一个月扩大0.05%,跌幅扩大,该机构给出的结论是“预计短期内二手房市场均价将呈现稳中趋降态势”。
3.房产研究人士:
这轮房地产市场调整,从本质上讲,最核心的原因不是受疫情影响,也不是所谓的外部因素,而是我们自身给房企和购房者降杠杆所致。克而瑞研究中心5月15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54家样本上市房企现金持有量同比下降23%,短期有息负债上升10%,红档房企从2021年的7%增至2022年的31%,绿档房企占比下降了20%。这是什么情况?按理说,三道红线降房企杠杆目的是让更多房企进入绿档,结果则是红档房企越来越多,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第2点提到的房企业绩销售不行,而债务成本却一直在上升。房企为了进入绿档,不得不对存量房降价销售,这段时间昆山两项目大幅降价、南京都市圈句容某园4000元/平米甩(高点时卖一万多)就是其实际体现。所以,有业内人士明确指出,目前楼市回暖的条件不具备,反倒是下行压力越来越大。
由此可见,虽然我们还看到一些开发商销售、房产中介朋友圈还在歇斯底里呼喊,但购房者就是不买账,大家似乎对待房价的预期有着共同的看法,中短期上涨的机会渺茫。实际上,国家对此表态已很明确,央媒亦有回应,同样,我们也可从几个方面得到答案:
1.“稳”是当下房地产市场管控的目标。决策层4月28日会议要求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刚需和改善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和保稳定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这里面我们要看到一个核心,前面几句是措施,后面一个是目标,那就是最终是要保持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推动房地产新模式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是不允许房价出现大起大落情况,前面昆山两项目降价虽然在网上议论比较多,但有大原则指导,地方上顶住了网络舆论压力,房企降价未能成行。
2.部委相继对楼市释放暖意。针对网络上对当下楼市的议论,接下来的楼市何去何从时,央媒经济日报5月3日刊文指出,对大多数城市而言,当前首要任务是企稳,把有些冷的城市捂热,对一线等热点城市需谨慎决策,苗头过热时政策要及时转向。
5月15日国家发改委、央行都有表示和动作,发改委刊文指出,要释放内需潜力,优化宏观政策组合,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汽车、电子产品、住房等大宗消费。
就在同一天,央行要求的四大行下调存款利率,下降幅度为30-50个BP,有银行公告则下降了55个BP。比如,你的存款利率为3%的话,那么差不多下降了1/6的利息,这个力度挺大了。媒体报道援引专业人士分析显示,目的是银行缩小净息差,提升中小企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但对老百姓而言,存银行的利息变少了,在通胀压力下,把钱拿出来消费是直接体现。所以,我们可看到,央行、发改委的动作不是巧合,而是眼下发展经济所需,钱不能躺在银行里睡觉,要拿出来花,不是人人都用钱买房,但总有一些流入楼市吧。
3.房地产支柱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作为主管房地产的住建部门,倪虹部长在4月份调研时就指出,住建部门承担了两个支柱产业,分别是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两个合计起来占2022年GDP的13%,所以,他强调要发挥这两个产业的国民经济顶梁柱作用。从他的话中可看出,主管部门责任重大,另一方面也看到房地产作为关联诸多上下游链的行业,对稳经济大盘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不要被一些网媒带偏,认为我们这些年都在去房地产化,保经济发展就不能再救房地产,这种观点显然是有偏颇的,国家对此已有明确定义,我们对此要有理性认识。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国家对房地产的总体定调一个“稳”字,不允许房价上涨过快,但也不允许大幅滑坡,前者不利于“房住不炒”调控成果的巩固,后者不利于经济发展,房地产起码要承担起它对经济的应有贡献。比如土地出让的财税收入、住房消费带动的关联行业发展,作为部委都是着力今年经济发展目标实现,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看到这个本质,对购房者、房产持有人来说,2023年该买房还是卖房逐渐清晰,有人则麻烦了。
1.对刚需和改善而言,该买还是要买。像孩子要上学、年轻人要结婚,没有房子可不行,此时对待住房的态度,其实就是消费,涨跌摆在次要位置。而且,目前银行针对刚需和改善的房贷利率已降到历史低位,说白了,就是国家降低自住购房成本,鼓励你买房,正常理解是,买了也吃亏不到哪里去。
2.不过,国家的态度也很明确,房地产发挥它应有的稳经济大盘作用,但并不是允许房价又像之前那样上涨,目的是保持平稳。对炒房客而言,本来想等着楼市回暖解套的,国家力促平稳的楼市自然不会给他们多少溢价的机会,但与此同时,房子的持有成本却在不断增加,加上不动产登记已实现全国联网,只怕是还没等到楼市解套,房地产税又来了。
在房君看来,就眼下来看,房地产税应该没那么快,但炒房思维要抛弃,自住买房无可厚非,同期置换也不会有什么不妥,还可把地段不好、房龄老旧的房子进行更换。未来对待家庭房子资产的态度正确姿势是,在数量上做减法,品质上做加法,早晚要做,不如早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