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之际,电影《孤星计划》正在各地热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跨年之际,以百年上大为蓝本的电影《孤星计划》正在各地热映。日前,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家协会、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观影研讨会。

新民晚报记者在现场发现,多位电影、文化、教育界人士的观后感,直指红色文化传承的意义与当下青年人的担当。

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院长高韵斐表示,电影中的“孤星精神”与上大精神相契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只要这份精神是延续的,我们的历史就是一贯的。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原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认为,《孤星计划》是用电影的方式对信仰的一次致敬。在一次次牺牲中见证着核心人物的抉择,影片由此将观众的情绪不断调动起来,让人深刻地理解这份牺牲背后的情感,并为之动容。

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二处处长吴海勇表示,电影生动反映了一所高校、一所红色学府与大革命时代的历史关联,它体现了历史题材电影向虚构创作的攀升,这是电影创作的新拓展。浦东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周大根烈士之孙周亚南谈到,透过电影故事主题的叙述,我们共同追忆先辈们用付出与担当点燃信仰之光的身影,也追寻峥嵘岁月里他们勇于前行的热血足迹。社会与文化学者、上海大学校史专家胡申生认为,电影以上大历史为蓝本,演绎了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呈现了上大这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也给我们在书面上、资料上研究校史提供了非常好的观赏视觉。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认为,影片为上海大学的精神留下了永恒,反映了上大先辈的群体担当。影片告诉我们,用信仰武装起来的一代人,在重大的关头是经得起考验的。百年前的这种精神在现代依然有它非常好的现实教育意义。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表示,影片再现了革命先辈们以坚定的信念把个人理想融入到救亡图存、民族独立的伟大实践,激发了当代青年学子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切思考。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军说,上海大学作为红色学府与大革命的历史关系这一主题,非常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并得到更多艺术表现。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张斌提出,电影可以用“革命底色、类型特色、青春颜色、上大角色”四个“色”来概括,表现出青年人身上洋溢的生命质感和革命信仰的坚定性。

《孤星计划》监制、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黄建新表示,艺术的力量在于记录大事件背景下所有细节发生对撞后留下的心灵历史。《孤星计划》制片人任宁说,我们要有打捞、重现尘封已久的红色故事以及弘扬上海作为红色文化城市重要性的责任和担当。《孤星计划》导演徐展雄认为,红色上海的故事是源源不断的,是五彩缤纷的,希望关于上大、关于红色上海的故事能不断地被拍下去。

据上海大学向新民晚报记者介绍,截至目前,电影《孤星计划》累计票房已突破1.01亿。不少观众表示,为理想而爆发出的强大能量是很震撼人心的。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

题图来源:上大供图

栏目编辑: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