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是冷战思维下的显著特点:即一定要有一个敌人,即使没有,也要凭空制造一个敌人。
人类到目前为止的经验表明,绝对的均富裕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总会有穷人,也会有富人。
贫富差距存在,必然存在阶级对立,用老祖宗的话说,叫“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说大家都没饭吃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重要的是不能我饿饭、邻居大鱼大肉。
为了衡量不同区域的贫富差距,人们发明了基尼系数,当基数系数过大的时候,表明这个区域的贫富差距比较大。
来自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基尼系数为0.467,属于贫富差距过大的状态。
按居民家庭收入五等份分组的收入情况,除了是前述基尼系数的基础数据外,还能更直观地表达贫富差距的分布情况。
居民家庭收入五等份分组的收入情况,是指将全国所有抽样的住房家庭,按照收入情况分为五个区间(最低、中下、中间、中上和最高),计算得到每个区间的平均收入。
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组数据绘制成图表,用于描述家庭收入的分布情况。为了观察多年来的数据分布,我们引入了不同年份的数据(国家数据中的可用年份,始于2013年)。
2013年,收入最低的20%家庭,平均收入为9896元/年,收入最高的20%家庭,平均收入为57762元/年。
换算下来,最低20%家庭,合计收入占整个收入的比例为7%,最高20%则占到40.7%。
虽然有人说,最富有的1%人口,是其余99%人口拥有财富数量的两倍。这个说法被广泛引用,但此数据缺失持续性,只是某一机构的独家数据,参考价值并不大。
中间60%的家庭,合计拥有超过一半的财富,我们通常称这部分家庭为中产阶级。
但,这种7%-50%-40%的现状,并没有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2023年我国官方的城镇居民收入数据,跟2013年相比,变化并不大。
小的变化是,最穷的20%家庭拥有的财富数量,下降了0.6%,而第二个20%家庭(中下)的收入比重,也下降了0.6个百分点。
第四个20%(中上)的收入比重,在2013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1%。
虽然最高的20%家庭所占比重没变,但这意味着:在过去十年间,富有的人更富了,而穷人更穷了。
这种变化,在更大范围内,是阶段固化的证据之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