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2025
征候|视界
2025.1.11 - 4.30
策展团体:Vestige
艺术家:艾格尼丝·迈耶·布兰迪斯、安妮·格拉夫、Cod.Act、多罗泰娅·多林舍克、埃维丽娜·多姆尼奇&德米特里·盖尔凡德、韩真洙、刘韡、玛丽亚·科申科娃、米歇尔·布拉齐、纳维德·纳瓦布、菲利普·比斯利、拉尔夫·贝克尔、莎莎·斯帕察尔、“半导体”艺术组(Semiconductor)、王功新、汪建伟、王郁洋、杨健、::vtol::
出品:北京七九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主办:798CUBE
北京市朝阳区798·751园区创意广场798CUBE
《稠密 No.9》,汪建伟,布⾯油画,174.5 x 250 厘米,2020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Dense No.9, Wang Jianwei, oil on canvas, 174.5 x 250 cm, 2020. Courtesy of the Artist.
798CUBE将于2025年1月11日至4月30日呈现主题为“征候|视界”的首届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展览由Vestige担任策展团体,由荷兰驻华大使馆、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馆、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挪威当代艺术协会、加拿大国家艺术委员会以及加拿大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提供支持,汇集19位国际艺术家的24件作品,通过艺术重新构建感知、体验和诊断未来的方式。
《轨边形》,埃维丽娜·多姆尼奇 & 德米特里·盖尔凡德,玻璃、木材,多种尺寸,2017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Orbihedron, Evelina Domnitch & Dmitry Gelfand, glass, wood, Dimension variable, 2017. Courtesy of the Artist.
798CUBE以“艺术、科学与科技”为定位,始终以探索未知世界的姿态不断提出议题。作为798CUBE自2022年开馆以来最具深度的双年展项目,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汇聚了跨学科创作者所展示的创作体系中最广泛的类型与流派,尤其通过以新媒体与过程导向趋势为核心的创新结构,进一步深化了当代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讨论。
《守护者》,玛丽亚·科申科娃,吹制雕塑玻璃、铸造玻璃、粉末喷涂金属,多种尺寸,2022-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The Caretakers, Maria Koshenkova, blown sculpted glass, cast glass, powder-coated metal, Dimension variable, 2022-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本届双年展通过艺术、科学与科技为导向构建语境,解读当代世界。在798CUBE中,时间仿佛折叠成一个复杂的拓扑结构,艺术作品作为“对象”(object)在因果中隐退,其本质的不可知性在过程中悄然显现,被进一步探索。材料在艺术家各自独特的实践中被转化为艺术,以具象化新现实的姿态呈现。展览空间化身为一座实验室,过去与未来在此交汇,催生前所未有的跨学科艺术生成形式,挑战着观众的感官与认知。
《水中幻声》,纳维德·纳瓦布,木材、金属、塑料、复古化学硬件和玻璃器皿、管道、原版爱迪生喇叭和录音机、DMX控制的气动装置和加热元件、计算机、软件、传感器、电子设备,多种尺寸,2016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Aquaphoneia, Navid Navab, Wood, metal, plastic, vintage chemistry hardware and glassware, tubes, original Ediso
来自十三个国家的艺术家齐聚艺术、科学、哲学与文化的交汇点,以各自独特的方法探索当代存在的边界。他们的作品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生物艺术与动态艺术,创造出一个个时空隧道,让过去与当下在现实的膜层上共振。这些多元化的实践共同形成了一项连贯的研究,探索艺术如何诊断和解读未来的征候。
《压轴戏》,米歇尔·布拉齐,脚手架、花盆、泡沫液,多种尺寸,2012。 © Nacása & Partners Inc. 由艺术家和爱马仕企业基金会提供。Bouquet final, Michel Blazy, Scaffolding, planters, foaming liquid, Dimension variable. 2012. © Nacása & Partners Inc. Courtesy of the Ar
《摇摆的灰色》,王功新,显示屏、金属水槽、音视频分配器、3D 打印灯泡、摄像头、马达、奶白色水、墨色水,黑色水槽白色水槽:500 x 60 x 6 厘米,2021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Swinging Grey, Wang Gongxin, Screens, metal pools, audiovideo splitters, 3D printing bulbs, cameras, motor, milky water, i
艺术常常是变革的先兆,艺术家们以非线性时间思维开拓科学、技术、文化与哲学的未知领域。他们的作品将传统媒介与科技融合,将生物系统与数字网络及自然交织,并将声音转化为有形的形态。每件作品既是观察站,又是实验室,试图捕捉即将到来的未来的脉动,同时为艺术表达创造新的可能性。
“征候|视界”重新定义了当代性,将其视为一种历时性的多维流动,而非共时性的静态聚合,揭示艺术在不断演变的现实中的重要性。展览深入探讨了艺术如何成为诊断我们这个时代复杂症状的工具。它创造了一个空间,让观众积极参与诊断过程,与这些颠覆传统时间、物质和意识观念的作品互动。它如同一件时间仪器,通过当下的艺术创新丈量并呈现未来。
关于策展团体Vestige
Vestige是一个专注于艺术实践的策展团队,灵活应对当代艺术不断演变的格局。我们的名字象征着在时间与学科间发现的创造性痕迹,并将其编织进未来的艺术对话中。我们的使命是揭示时间、学科和文化之间隐藏的联系,探索艺术表达的全景视野。团队立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汇点,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将艺术、媒介考古、科技、哲学与社会学融为一体。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突破传统界限,发掘被遗忘的故事与新兴思想之间的全新联系。
关于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2025
798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iennale 2025
(798ASTB 2025)
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798ASTB)是国内首个以艺术、科学与科技纬度展开探索的双年展。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为跨学科者们提供了一个探索这两个领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平台,致力于展现诸多艺术家、科学家等跨学科工作者的思考过程,聚焦科技智能时代下的突出症候,通过多重瞬间性并存,挑战时间和感知观念时代。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凝聚了艺术与科技的变革力量,彰显了这两个领域不仅可以共存,而且可以协同发展的潜力,从而拓展人类创造力和理解力的边界。它不仅提倡创想,更希望激励大众批判性地思考技术进步对人类和社会的深刻影响。
798艺术、科学与科技双年展2025以“征候|视界”(SYMPTOMATICA | HORIZON)为题,以媒介哲学为立足点,回应当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突出征候,通过多重时间并存交汇的复杂拓扑结构,挑战时间、艺术、认知的传统边界。
关于798CUBE
798CUBE致力于艺术、科学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旨在推动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发展,成为连接国际艺术资源与公众的桥梁。作为国内少数完全按国际艺术机构标准设计和建造的艺术平台,798CUBE坐落于北京798·751园区核心地带,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由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朱锫设计,充分展现了科技、艺术与工业遗产的独特结合。
798CUBE秉承“Into the Unknown”的品牌理念,持续探索和推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打造一个面向大众,链接国际优质艺术资源与公众的平台,在新兴科技与前卫艺术孕育的语境中启发大众,并愿意持续、深入地参与到世界范围内的艺术语境之中。近年来,798CUBE已成为重要的艺术与科技交流平台,举办了多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展览,并打造出“iCUBE Museum ”、“CUBE传感器计划”等多元艺术项目,为公众呈现充满未知与探索的艺术体验,推动科技与艺术领域的创新发展。
关于艺术家
艾格尼丝·迈耶·布兰迪斯
Agnes Meye·Brandis
艾格尼丝·迈耶·布兰迪斯(b.1973)是一位居住在柏林的艺术家,拥有雕塑和新媒体背景,她的作品游走于科学、虚构和寓言的边缘。她首先接受的是矿物学教育,随后在马斯特里赫特、杜塞尔多夫和科隆的艺术学院学习。她是Research Raft(研究筏)的创始人和主任,这是一个艺术和主观科学研究所,其目的是在气候研究、环境研究、气象学以及合成生物学和艺术生物学等领域。“提出问题但不给出答案”。迈耶·布兰迪斯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并多次获奖,包括两次电子艺术大奖(Prix Ars Electronica Awards of Distinction)和欧洲凯罗斯奖(European Kairos prize)。
安妮·格拉夫
Ane Graff
安妮·格拉夫(b.1974)在挪威奥斯陆生活和工作。她于2022年获得奥斯陆美术学院艺术研究博士学位。最近的展览包括2024年在中国北京美凯龙艺术中心举办的《元素小说》展、2022年在荷兰鹿特丹梅利美术馆举办的《缠绕中的伤口》展、2021年在挪威基斯特福斯博物馆举办的《液体生命》展、2021年利物浦双年展和Rhizome/新博物馆/斯塔万格艺术馆合作的《7x7》,以及2019-20年在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北欧馆和赫尔辛基KIASMA美术馆展出的《天气报告--预测未来》。
格拉夫的作品探索了物质现实背景下人类和非人类身体之间的关系。她关注新物质对物质世界和物质身体的影响。她的作品受到女权主义新唯物主义理论的影响,力图挑战人类中心主义、笛卡尔二元论和表象思维。格拉夫与科学家合作,在其雕塑作品中使用细菌颜料、染发剂、肉胶、植物雌激素和SSRI抗抑郁药物等实验性材料。
Cod.Act
安德烈和米歇尔·德科斯特德以“Cod.Act”的名义结合各自的专长,前者是音乐家、作曲家和声音艺术家,后者是建筑师和视觉艺术家。两人共同创作以表演和互动装置为形式的艺术作品,方法则基于对声音、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思考。
安德烈·德科斯特德(b.1967)在成为管风琴制造商后,获得瑞士洛桑爵士乐学校(Ejma)文凭,随后专注于计算机音乐的研究,尤其是电子声学音乐和当代音乐中的算法作曲。
米歇尔·德科斯特德(b.1969)毕业于瑞士比尔工程学院建筑系,起初以摄影为职业起点。之后,他开始建造动力装置,用半透明物质和光线创造图像。随后,他转向材料技术和机械方面的研究,专注于机器和运动的探索。
多罗泰娅·多林舍克
Dorotea Dolinšek
多罗泰娅·多林舍克(b.1994)是一位居住在卢布尔雅那的艺术家。她曾在威尼斯美术学院接受绘画训练,目前正在卢布尔雅那美术与设计学院的视频与新媒体系攻读硕士学位。自2020年以来,她一直与克尔斯尼科瓦研究所(Kapelica画廊)合作。通过对极端太空环境下生活的艺术探索,多罗泰娅将这些与地球上深层生态危机中的生存问题联系起来。
埃维丽娜·多姆尼奇&德米特里·盖尔凡德
Evelina Domnitch & Dmitry Gelfand
埃维丽娜·多姆尼奇(b.1972)和德米特里·盖尔范德(b.1974)创作了多感官装置和表演,将物理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与奇妙的哲学实践相融合。他们的作品探索感知和永恒的问题,以不断变化的现象形式呈现出来,供观众观察。由于这些奇特的物理现象直接发生在观察者面前,无需任何中介,它们极大地扩展了感官阈值。这种体验的直接性使观察者能够超越科学发现和感知扩展之间的虚幻界限。
这对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源于与开创性研究小组的合作,包括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欧盟量子旗舰计划和航空航天工程(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他们曾获得维特文+博斯奖(2019年)、梅鲁艺术*科学奖(2018年)、日本媒体艺术优秀奖(2007年)和五次电子艺术荣誉奖(2007、2009、2011、2013、2017年)。多姆尼奇和盖尔范德曾在马丁-格罗皮乌斯-鲍博物馆(柏林)、威尼斯双年展、21世纪艺术MAXXI博物馆(罗马)、Kiasma当代艺术博物馆(赫尔辛基)和国立现代美术馆(东京)展出。
韩真洙
Jinsu Han
韩真洙是一位居住于首尔的多媒体艺术家,其创作涵盖雕塑、动态艺术和装置艺术。他在弘益大学完成了雕塑专业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又获得了芝加哥艺术学院的硕士学位。韩真洙的作品探索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元素,围绕记忆、文化与教育等主题展开,注重将空间转化为冥想与抒情的环境。
通过装置作品,他探讨了空间中对立元素的相互作用:情感与理性、过去与未来、人类与机器。近年来,他运用简单且富有趣味的材料,创作出仿自然现象的装置,通过让作品灵活适应环境变化,探索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微妙平衡。这些作品成为我们生命中普遍而深思的元素的隐喻,致力于表达共同的人类体验。
他的重要个展包括:《因果研究》(2018年,Marc Straus画廊,纽约)、《液体记忆》(2017年,纽约)、《蜂巢》(2013年,富思画廊,北京)和《重量》(2011年,紫霞艺术馆,首尔)。其作品也参与了多个群展,例如《异声:10年的表演》(2024年,光州媒体艺术平台)、昌原雕塑双年展(2021年)以及《关于技术》(2020年,釜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刘韡
Liu Wei
刘韡,以众多不同媒介创作,作品媒介的多样性展示了独特复杂的形式,其形式与结构中呈现出的抽象具有真实的张力。他的创作深受新世纪中国社会特有的变动和起伏影响,凝聚成为一种多变且独特的艺术语言。他逐渐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在世界舞台上受到瞩目。近期个展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克里夫兰当代美术馆与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机构展出;曾参加博古睿艺术文化中心、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古根海姆美术馆等机构举行的重要群展;其作品曾在第58届和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第13届和第9届里昂双年展等众多双年展中呈现。他曾荣获包括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大奖、CCAA中国当代艺术最佳艺术家奖等奖项。
玛丽亚·科申科娃
Maria Koshenkova
玛丽亚·科申科娃(b.1981)是一位俄罗斯-丹麦艺术家,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拥有俄罗斯圣彼得堡斯捷格利茨国立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硕士学位,以及丹麦皇家艺术学院玻璃与陶瓷专业的教育背景。她的艺术创作以玻璃雕塑为主,同时也涉及场地特定装置、光影作品和建筑项目等多元领域。在她的作品中,科申科娃将人们的关注引向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她通过玻璃媒材将动态与绘画融合于一个充满张力的表现中,创造出介于现实与抽象、意义与混沌之间的诗意空间。在这些作品中,残酷与阴森被精致的细节美学所平衡。这种张力揭示了生命与死亡之间复杂的交织,展现了从脆弱到极致力量的转化。探索温柔与残酷的对立关系,始终是科申科娃不断变化的艺术实践核心。
在过去20年间,科申科娃的作品在国内外广泛展出。她的玻璃艺术作品曾参与2022年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丹麦馆展览《我们行走于大地》。
米歇尔·布拉齐
Michel Blazy
米歇尔·布拉齐(b.1966)生于摩纳哥。现居于法国圣丹尼。自90年代在阿尔松别墅高等艺术学院求学以来,布拉齐一直致力于运用非传统材料和活体物质。他偏好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普通材料,从最初的扁豆实验到“剥落的墙壁”,再到泡沫喷泉,布拉齐的艺术聚焦于物质的转变,给予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以重要地位。艺术家启动了创作,而材料随之接管,根据其内在属性和展示条件,在展览的时间与空间里演变和转化。他的作品常常用诗意和幽默的方式批判当今的消费主义,不仅对艺术品的身份提出质疑,还提出将人工与自然、科技世界与有机生命世界调和的替代方案。
他的作品被众多公共收藏机构收藏,其中包括: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塔斯马尼亚旧新艺术博物馆(MONA)、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摩纳哥新博物馆、巴黎国家当代艺术基金会、多个法国地区当代艺术基金会(FRAC)。布拉齐的作品曾参加由克里斯汀·马塞尔策划的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艺术万岁》展览。
纳维德·纳瓦布
Navid Navab
纳维德·纳瓦布是一位媒体炼金术师、多学科作曲家、视听雕塑家、声音现象学家、角色赋能者、音姿塑形者以及跨学科艺术研究者。他对“声音分裂”的诗意、音姿、物质性以及身体性充满兴趣,其创作探索物质的嬗变及其内在表演特性的丰富化。通过使不可感知之物变得触手可及,纳维德以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节奏和振动为基础,进行实时创作,生成响亮的声音之诗与如同绘画般的光影,赋予即兴和日常动作以迷人的表现力。
纳维德的作品在国际上广泛展出,曾亮相于多个重要艺术场馆与活动,如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斯洛文尼亚卡佩利卡画廊、萨格勒布Device_art三年展、巴黎NEMO双年展、格拉斯哥Sonica艺术节、巴塞罗那Eufònic艺术节、加拿大建筑中心、斯洛文尼亚Kiblix艺术节、纽约日本协会等。
菲利普·比斯利
Philip Beesley
菲利普·比斯利(b.1956)是加拿大雕塑家,也是“活体建筑”领域的先驱。他的作品致力于通过具有思考、响应和关怀能力的材料与系统,为建筑赋予生命般的特质。他的雕塑以复杂的蕾丝状结构著称,其交织的膜状结构和光辉形式展现了细胞与微观生物学的古老起源。
比斯利曾两次代表加拿大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并与高级定制时装设计师伊莉丝·范·赫本(Iris van Herpen)合作,为15个时装系列提供创意,这些系列在全球巡展。作为“生命建筑系统组”(Living Architecture Systems Group)的领导者,他通过响应性材料、互动设计和人机环境对话,推动建筑创新实践的发展。他秉持温柔包容的理念,积极参与社区实践与教育,将复杂系统思维融入易于理解的学习方式。2023年,滑铁卢大学授予他“学院教授”这一荣誉称号,以表彰其在艺术与科学领域的跨学科贡献。
拉尔夫·贝克尔
Ralf Baecker
拉尔夫·贝克尔(b.1977)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是一位活跃于艺术、科学与技术交汇领域的艺术家。他通过装置、自动化机器与表演,探索新媒体与技术的底层机制。他的作品以物理形式呈现思想实验,将其作为主观的认识论对象,提出关于数字化、技术与复杂系统及其与社会政治领域交织关系的根本问题。他的项目旨在激发关于机械性、人造与真实的新想象,以一种激进的工程学方式,将传统的机器思维与另类技术视角相结合,并通过自组织原理,探索全新的物质理解方式。
贝克尔获得了多项奖项与资助,其中包括2017年日本媒体艺术节大奖,2012年、2014年和2023年奥地利电子艺术大奖的荣誉提名,马德里VIDA 14.0人工生命艺术奖二等奖,以及波恩艺术基金会工作资助、2010年下萨克森州媒体艺术工作资助、柏林艺术大学研究生院奖学金与爱因斯坦基金会奖学金等。
他的作品曾在多个国际艺术节与展览中展出,包括2014年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维也纳艺术家之家、卡尔斯鲁厄ZKM艺术与媒体中心、蒙特利尔国际数字艺术双年展、柏林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柏林世界文化宫、台北当代艺术馆、莫斯科新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希洪Laboral艺术中心、巴塞罗那当代文化中心(CCCB)、东京NTT国际交流中心、卡塞尔艺术协会与马尔默艺术馆等。
莎莎·斯帕察尔
Saša Spačal
莎莎·斯帕察尔是一位后媒体艺术家,她将生命系统研究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强调环境与文化在行星代谢中的相互联系。她的艺术实践包括开发具有关怀意义的生物技术方法和接口,旨在与有机和矿物土壤因子互动。同时,她在当代生物政治学领域,探索后人类情境的脆弱性,精细地将机械、数字和有机逻辑交织在一起。
她的作品曾在多个重要场所展出,包括: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德国],阿尔斯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奥地利],巴塞罗那当代文化中心(CCCB)[西班牙],新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俄罗斯],中国国家美术馆[中国],梅特尔科瓦当代艺术博物馆[斯洛文尼亚],等等。她曾获得多个奖项和提名,包括奥地利电子艺术节启动奖(Ars Electronica Starts Prize)[2021],日本媒体艺术奖(Japan Media Art Award)[2020],新技术艺术奖(New Technological Art Award)[2019],新美学奖(New Aesthetica Prize)[2020],库布奖(Prix Cube)[2015],以及阿尔斯电子艺术节大奖(Prix Ars Electronica)[2015]。
“半导体”艺术组
Semiconductor
英国艺术家二人组鲁思·贾曼(Ruth Jarman)和乔·杰哈特(Joe Gerhardt)以“半导体”之名,已从事艺术创作超过25年,探索科学与技术交汇处的人类经验。他们的创新作品以雕塑、影像和绘画的形式呈现,直面自然世界看似无法知晓的短暂性,将科学数据转化为引人入胜的艺术作品,鼓励我们拓展对现实的感知,并质疑我们作为观察者的角色。
“半导体”艺术组以其细致的研究而闻名,每一件作品都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常常在全球各地的科学实验室中度过数月,研究用以理解自然世界的设备。曾经合作的实验室包括:2015年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200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NASA空间科学实验室;2010年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矿物科学实验室;2023年格拉斯哥大学极端光实验室;以及2010年加拉帕戈斯查尔斯·达尔文研究站等。
王功新
Wang Gongxin
王功新(b.1960)现生活创作在北京与纽约。他于1978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2002至200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客座教授。2013年获英国伦敦“奥利弗”戏剧金像奖最佳影像设计大奖提名。2014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荣誉博士。
在纽约生活期间,他接触到了当时在中国尚不为人知的录像艺术。1993年,他告别了绘画,开始创作录像艺术,并于两年后返回北京,成为先锋艺术的重要人物。
王功新的作品曾在圣保罗双年展、台北双年展、上海双年展、日本越后妻有三年展、日本和多利美术馆、东京森美术馆、旧金山现代美术馆、纽约MoMA PS1、伦敦V&A美术馆、纽约皇后美术馆、德国ZKM媒体艺术中心、柏林世界文化宫、英国泰特利物普美术馆、澳洲NGV国家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柏林汉堡火车站国家美术馆、白立方画廊、日本福岗美术馆、伦敦ICA当代艺术中心、纽约布朗美术馆、上海当代美术馆、OCAT上海馆、UCCA尤伦斯艺术中心与中国美术馆等展览与美术馆展出。
汪建伟
Wang Jianwei
汪建伟(b.1958)出生于中国四川,中国当代艺术先锋人物。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汪建伟一直在探索知识综合与跨学科对当代艺术的影响,研究涉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他尝试使用不同学科的方法去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其作品跨越电影、戏剧、多媒体、装置、绘画和文本等领域。
其纪录片作品《生产》参加1997年“第10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2000年编剧并导演戏剧《屏风》参加比利时布鲁塞尔艺术节和英国布莱顿艺术节;2002年应邀参加“第25届巴西圣保罗双年展”;2003年参加“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2010年多媒体戏剧《欢迎来到真实的沙漠》在北京、苏黎世、日内瓦及巴塞尔巡回演出。其跨媒介代表作品还包括2011年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黄灯》,及2014年在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个展《时间寺》。2008年获美国当代艺术基金会“2008年度艺术家”奖(FCA)。汪建伟的作品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海沃德美术馆、伦敦当代艺术中心(ICA)等多个艺术机构展出。
王郁洋
Wang Yuyang
王郁洋(b.1979)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目前在北京生活和工作。他的艺术实践聚焦于科技与艺术、自然与人工、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关系,常采用跨学科和跨媒介的创作方式。他利用计算机编程、算法生成和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创造出了具有动态变化和交互性的艺术形式。王郁洋的作品不仅展现出对科技发展的批判性思考,也充满了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往往呈现出一种不可预测的美感,试图挑战观者对现有经验的固有认知。作为一个不断创新和突破的艺术家,王郁洋用现代科技为艺术赋予了新的可能性,拓展了科技艺术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具有强烈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内涵。
王郁洋作为讲者参与超过20多个公开艺术讲座,举办机构包括英国诺维奇SCVA博物馆(2009),英国Perth Horse Cross (2010),北京UCCA (2011),伦敦皇家艺术学院(2012),伦敦国王学院(2013),TEDx南京年会(2015),首尔白南准艺术中心(2016),德国ZKM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2017),巴黎蓬皮杜中心(2019),威尼斯Ca’ Foscari大学(2022)等国际艺术机构。
王郁洋两件作品“#—四分之一”及“无题1—雪人”参展五十九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元·境”。
杨健
Yang Jian
杨健(b.1982)出生于中国福建。通过对最微不足道对象的关注以及叙事架构的切中肯綮,杨健的创作无时无刻不在挑动着惯常经验和日常规制,这种兼具戏剧性和幽默感的戏谑和调侃与以往很多明确指涉现实政治的行为方式面目迥然,他往往是通过营造怪诞来抵达真相的彼岸,或在随机与偶然之中展开强有力的技术修辞,揭示隐藏在日常表象下的逻辑悖逆。
杨健的艺术实践初看起来导向某种对于情感或现象的“技术性”修辞,实则携带着忧郁的小说式内核,以及对事件处理时流露出的蒙太奇态度。其创作涉及影像、装置和行为等不同领域。
杨健于2007年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09年至2010年,入选荷兰国立美术学院的国际驻地艺术家项目,并于2010年获得荷兰Stichting Niemeijer基金会赞助支持;2015年获得第三届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2021年入选瑞士文化基金会艺术家驻留项目。近期个展包括:章鱼花园,TRA-TRAVEL,大阪,日本(2024);间歇泉,空白空间(草场地),北京,中国(2023);间歇泉-杨健,陶谷公园,南京,中国(2023)等。杨健的作品曾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和韩国白南准艺术中心等多个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展出。他目前工作生活在南京。
::vtol::
::vtol::(b.1986)是一位跨学科艺术家和研究者,专注于当代媒体艺术,包括声音、机器人技术和装置艺术,特别强调新兴系统与新型技术合成之间的关系。目前居住在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
他的作品曾在全球多个博物馆和画廊展出,包括格但斯克拉兹尼亚当代艺术中心、卡尔斯鲁厄ZKM艺术与媒体中心、台中国立台湾美术馆、卢布尔雅那Kapelica画廊、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巴塞尔HEK、莫斯科Laboratoria艺术与科学空间等,并参与了SIGGRAPH 2016(安那heim)、Mirage(里昂)、奥地利电子艺术节(林茨)、未来一切(曼彻斯特)和CTM(柏林)等国际艺术节。
他曾获得多个奖项,包括2013年和2020年俄罗斯谢尔盖·库里奥欣奖、2020年俄罗斯创新奖、2014年法国Cube奖,并在2014年西班牙VIDA 16.0、2015年和2017年奥地利阿尔斯电子艺术奖中获得荣誉提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