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国家药监局关于注销颠茄磺苄啶片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2025年第2号)》,停止了颠茄磺苄啶片在我国的生产、销售、使用,并注销了药品注册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颠茄磺苄啶片又被大众称为“泻立停”,主要用于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慢性菌痢以及其他敏感致病菌引起的肠炎,大众经常用其治疗腹泻。

但由于颠茄磺苄啶片里所含的磺胺类和颠茄类成分相对来讲,安全性并不很高,且不良反应较多。同时,从细菌的耐药性角度而言,磺胺类药物使用多年,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对此类药物已经产生耐药性,颠茄磺苄啶片的普遍用药效果和优势也在减弱。因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停止了其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并注销了药品注册证书。

那么,临床上用于治疗腹泻的药物还有哪些呢?本文将进行盘点。

一、口服补液盐(Ⅲ)

腹泻会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因此及时补液十分重要。目前,相关指南推荐首选口服补液盐(Ⅲ),首日口服补液盐(Ⅲ)服用量一般为累积排出量的1.5~2倍,应间断、少量、多次,于4~6 h内服完。然后再补充继续排出量,根据大便量和脱水程度调整用药剂量。

二、静脉补液相关药物

若在腹泻的同时伴有持续呕吐,导致无法使用口服补液盐(Ⅲ),则可考虑先静脉补液。当呕吐停止后,即可开始口服补液治疗。

此外,高热等全身症状严重,尤其是伴意识障碍;严重脱水、低血容量休克、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患者可进行静脉补液。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体(糖盐混合体)后胶体、见尿补钾。补液完成及脱水纠正后,如呕吐停止但仍有腹泻,可在静脉补液后数小时改为口服补液。

三、肠道动力抑制剂

1.洛哌丁胺

1)作用机制:洛哌丁胺为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作用于肠道平滑肌阿片受体,延缓肠道传输;并有轻度抑制分泌的特点,从而显著降低排便频率、增加粪便硬度。

2)用法用量:成人起始量为4~8 mg/d,分次给药,最大剂量为16 mg/d;6岁以上儿童用量为2~4 mg/d,分次服用。

3)注意事项: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用于腹泻时,仅为对症治疗。使用后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便秘、乏力、头晕等。

2.地芬诺酯

1)作用机制:地芬诺酯为合成的哌替啶衍生物,对肠道的作用类似于吗啡,减弱肠蠕动;通水增加肠道的节段性收缩,利于水分吸收。阿托品可减少患者对地芬诺酯的依赖性,同时可缓解腹部痉挛性疼痛,特别适用于腹部绞痛者。

2)用法用量:以地芬诺酯剂量计算,成人起始为剂量5~10 mg,以后剂量减为2.5~5 mg/次,3~4次/d。

3)注意事项: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若用药剂量为20 mg/d,连用10 d症状仍未改善,则停止用药。不良反应少见,偶见口干、恶心、呕吐、头痛等。

四、抑制分泌药物

常用药物为消旋卡多曲

1.作用机制

消旋卡多曲为外周脑啡肽酶抑制剂,可延长消化道内源性脑啡肽的生理活性;对胃肠道蠕动和肠道基础分泌无明显影响,减少水和电解质的过度分泌。

2.用法用量

成人为100 mg/次,3次/d;儿童每次为1.5 mg/kg,3次/d,每日总剂量不超过6 mg/kg,连续服用≤7 d。

3.注意事项

疗效与洛哌丁胺相仿,可能引起嗜睡、皮疹和便秘;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五、吸附收敛剂

1.蒙脱石散

1)作用机制: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可降低结肠的过度敏感,恢复胃肠道上皮组织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从而减短病程、减少排便量。

2)用法用量:成人为3 g/次;2岁以上儿童为2~3 g/次;1~2岁儿童为1~2 g/次;<1岁婴儿为1 g/次,用药频次均为3次/d。

3)注意事项:蒙脱石散不被胃肠道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其连同所固定的攻击因子随着消化道自身的蠕动而排出体外。

2.药用炭片

1)作用机制:具有巨大的表面积,能有效从胃肠道中吸附有毒物质,使其从肠道中排出体外。

2)用法用量:成人为0.9~3 g/次,3次/d。

3)注意事项:服药后可能出现便秘;可吸附并减弱其他药物的作用,影响消化酶活性。

六、微生态制剂

1.作用机制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均为补充肠道生理菌群或通过改变肠道的酸碱度来促进有益的酸性菌生长、增加菌群的多样性、减少致病性菌群的过度生长,从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改善肠道中碳水化合物和胆汁酸代谢,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并有降低内脏高敏感性的作用。

2.用法用量

1)布拉氏酵母菌散:250~500 mg/次,1~2次/d。

2)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胶囊:成人为0.5 g/次,3次/d,首剂加倍;儿童为0.25 g/次,3次/d,首剂加倍。

3)酪酸梭菌活菌散/胶囊:成人为3粒/次,2次/d;儿童为1袋/次,2~3次/d。

4)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为4片/次;1~5岁儿童为2片/次,1岁以下儿童为1片/次,用药频次均为3次/d。

5)复合乳酸菌肠溶胶囊:成人1~2粒/次,3次/d。

3.注意事项

微生态制剂不宜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必要时需间隔2~3 h服用;溶解时水温不宜高于40℃。此类药物有多种不同规格和配方,其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事项请参阅各自的药品说明书。

七、抗感染药物

急性腹泻常见病因为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需根据粪便标本分离出的病原体及药敏试验结果、患者对经验性治疗的反应,酌情调整用药(表1)。除非特殊说明,抗菌药物的疗程通常为3~5 d。

表1 感染性腹泻常用抗感染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丨冯熙雯

审核丨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