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问题频发,成为了全社会瞩目的焦点。校长、老师、家长、学生,无一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纷纷发出疑问:这到底是怎么了?
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国家倾注了无数物力、人力、财力,相关政策法规接连出 台。然而,预期中的教育美好愿景并未如约而至,相反,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被卷入了无尽的折腾与压力之中。
在这场教育乱象中,每个人似乎都是受害者,但同时,每个人又似乎都在无意中扮演了推手的角色。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更没有一片雪花能够独善其身。
教育的困境,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整个体系的挣扎与无奈。国家的教育政策初衷美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为因素干扰过多,政策理解各异,导致教育问题层出不穷。
原本美好的教育目标,在现实中逐渐偏离了轨道。许多人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在积极探索根源,但敢于直言批评者寥寥无几。毕竟,说出真话往往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有人曾直言不讳:中国只有教化,缺乏真正的教育。这句话虽然刺耳,却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弦。
01
教育,这个曾被视为塑造灵魂的神圣事业,如今却渐渐变成了一场荒诞的闹剧。孩子们被各种课外补习班、兴趣班填满了生活,家长们因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焦虑不安。我不禁要问: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吗?
回想起自己儿时的求学时光,简陋的平房、泥泞的操场,虽然条件艰苦,但教育却纯粹而真实。孩子们在课间可以尽情奔跑,在课堂上可以自由思考,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
然而,如今的教育却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教室里装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墙上贴满了精美的标语和宣传栏,但孩子们的笑容和活力却不见了。课间,学生们在老师的看管下像绵羊一样整齐有序,却失去了童年的欢声笑语。
这场教育乱象的始作俑者,正是那些打着“为了孩子好”旗号的“教育专家”和“领导者”。他们以创新为名,却将教育异化成了纯粹的商业行为。教育偏离了其本质,孩子成了提升升学率、中饱私囊的工具,家长则陷入了无休止的焦虑深渊。
02
问题的根源在于对教育的不断折腾。学校被折腾,老师被折腾,学生被折腾,现在连家长也被卷入其中。互相折腾、互相埋怨成了常态:领导埋怨学校,学校埋怨老师,老师埋怨家长,家长埋怨老师。而学生则夹在中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无所适从。
我们的孩子在上完40多分钟的课后,连基本的休息娱乐时间都少(还不能拖堂)。课间十分钟(现在一些学校增加到15分钟了),他们要在老师的监视下匆匆喝水、上厕所,然后再次回到教室。这样的生活,更像是在监狱中度过,而不是在培养人。
一些领导眼里只有政绩,将教育视为职务上升的砝码,将学生当作实验品。他们制定的政策、组织的活动往往只凭个人喜好,逻辑不通,前后矛盾,却强硬推广。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人格力量被忽视,专业素养在行政权威面前一文不值。
教师本应是专业技术人员,但在某些地方的教育领域,只有行政权威至上。许多老师苦不堪言,变得麻木,这是教育的最大悲哀。一个麻木的老师怎能教出有灵性的学生?一个跪着的老师怎能培养出站立的学生?
更可悲的是,许多不懂教育的人却主导着教育,将原本不属于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强加给他们。各种答题、APP下载、涨粉任务,以及为了检查准备的各种留痕工作,让一线教师不堪重负。职称评聘更是让教师们爱恨交加,为了职称,有的教师甚至不惜与校长大打出手。
03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排名和升学率吗?是考上几个清华北大吗?不,都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孩子发现真正的自我,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是事业,需要献身;它是科学,需要求真;它是艺术,需要创新。
40年前的教育虽然简陋,但至少没有迷失方向。那时的教师是轻松的,孩子是快乐的,教育是完整的。如今,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教育改革,而不是表面上的形式主 义;我们需要的是回归教育的本质,而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创新。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总结过教学十六字方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学的方针则是“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他看来,真正的教育不需要创新,能守住这老祖宗留下的十六字方针就够了。
那么,我们的教育会变好吗?按现在这种教育模式发展下去的话,那还真说不准。不过,还是借用刘润在年度演讲2024《进化的力量》中所言表达我的心声:“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世界一定会好。但这世界不会自动变好。这个世界,只会因为你的努力而变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