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湖北省牵头的中成药采购联盟的拟中选结果出炉。共有387家企业、510个代表品参与现场竞争,其中297家企业、373个代表品中选,中选率达75%。
尽管官方没有公布中选品种的中选价格及平均降幅,但根据不同券商统计的结果显示,本次集采平均价格降幅超过60%,引发业界关注。
1月5日,湖北省医保局湖北省医保局官网发布《答记者问》,对中成药全国联采的成果及其意义进行了官方解读,明确按照国家医保局提出的“集采改革无禁区,行业的特殊性并不是虚高药价避风港”理念,态化推进中成药全国联采,致力于实现“应采尽采”的集采目标。
中成药集采四大难点
第三批国家中成药集采,一品红、ST 天圣两家公司的注射用炎琥宁、生脉饮(党参方)、丹参颗粒的三款产品分别以每瓶2.20元、每支9.60元和每袋8.56元中选。对比全国省级采购平台最低中标/挂网价格,降幅约96%、80%和78%左右。
降价幅度如此之大,湖北是怎么做到的?《答记者问》指出,合理分组,让组内品种充分竞争价格,是集采成功的关键。
中成药品多、面广、分布散的特点,目前全国省级平台采购的中成药品种就有3000多个,涉及5000余个通用名、7800多个品规、2万多个产品。不同企业的产品价格不一样,有的差距非常大。以银杏叶口服剂型为例,湖北省医保局统计,50家企业生产,同品规下最高价格达到50元以上,最低价格不足5元。如果竞价规则设计不当,很容易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特别是中药独家品种多,全国省级平台采购排名前50的中药品种中,独家品种就占了34个。中成药集采要不要放入独家品种,如何让独家品种企业接受降价,这都是难题。
湖北省医保局对这次中成药集采的分组是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大小来分的单元,保证了同单元品种之间既形成良性竞争,又获得人民群众和医疗机构认可,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同时,采取“先入围再排序后中选”原则设置品内和品间竞争规则,同品种内需入围竞争,不同品种间在入围基础上整体排序竞争,防范企业降价惰性,避免合谋围标可能。
还有备受行业关注同品种品规的价差问题,本次集采用三个步骤解决价差过大的问题:入围环节对高价药初始价格打折降价,缩小初始价差;竞价环节引入日均费用均值,纠正偏离价差;中选环节采用三倍上限,降低中选价差。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不同名称的中成药基本有了同样的比较标准,这才是中成药集采能够顺利推进的根本原因。湖北省医保局认为,中成药集采降低了企业营销成本,有利于挤掉药品流通环节不合理“水分”,净化市场环境。
降价保质实行“一票否决权”
多款临床急需的中成药大幅降价之后,如何保证“降价不降质”是广大患者关心的话题。
湖北省医保局在《答记者问》中回应称,设置“一票否决权”的监管机制。即:药品企业申报时,若在省级以上药品监管部门质量抽样检测公告存在不合格的情况,其技术评价得分将全部扣减,实行一票否决。实现药品质量“零容忍”监管。
与此同时,医保将联合药监、卫健等多部门不定期对中选品种、中选企业原料采购与生产质量进行抽检或飞行检查,加大违法违规企业追责力度。
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措施,一方面保障了老百姓的用药安全,另一方面倒逼企业重视生产质量。
中成药集采将会在更多产品、更大范围内展开,对中选企业而言,应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对未中标企业而言,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差异化,开拓院外市场,优化销售渠道,寻求与其他企业合作机会。
可以预见,随着集采工作不断深入,有利于推动行业在竞争中提高集中度,促进产品创新升级,让广大消费者获得“价廉质优”的创新好药。
撰稿丨雷公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廿十三
插图|视觉中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