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识局

健识局

网易号

关注
8.5万粉丝
1关注
1.9万被推荐
IP属地:北京

5枚勋章

医事药闻,一图解局。

  • #坐飞机要称体重了# 近日,新西兰民航局发布消息称坐飞机要称体重引起网友热议。据北京日报客户端刊载信息,美联社于5月31日报道新西兰民航局的新通知,在接下来五周内,对从奥克兰国际机场出发的国际航班上的乘客及其行李进行称重。具体为旅客在办理登机手续时将被要求站在一个数字秤上,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体重数据将进行匿名处理。据悉,调查乘客体重是收集飞机总载重负荷和重量分布等数据的一部分,除了乘客,包括机上货物、食品,机组人员和随身行李等都将进行称重。
    据悉,早在2021年新西兰航空公司就对国内航班的乘客体重和随身携带行李重量开展过调查,而对国际航班乘客的相关调查则因新冠疫情而迟迟没有进行。随着新冠疫情全球卫生紧急状态结束,新西兰国际航班日渐恢复,公司决定开展国际航班乘客体重调查。新西兰航空公司说,这项调查按照民航局要求开展,希望到7月2日调查结束时能收集到至少1万名乘客体重信息。 (健识局 廿十三)
    社会话题讨论圈
  • 站在巅峰,罗氏血液还想走得更远

    19小时前
    图片
  • 紧急避孕药被判定为控销,罚款1200万!
    19小时前
    1跟贴
  • 复星新冠疫苗原负责人创业做mRNA药物
    20小时前
    3跟贴
  • #世界无烟日# 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2021年发布了《北京市青少年烟草流行检测》,报告显示,在为期7天的调查中,中学生在室外公共场所面临的二手烟暴露率高达53.1%!今天是第36个世界无烟日,健识局邀您共创造无烟环境,守护身体健康~#2023.5.31世界无烟日#
    你对烟草的依赖有多深? 👇 点击下方🔗 即可测试 网页链接 💡 *内容仅作为参考,不具备诊断性,如有不适,请即时就医!
    社会话题讨论圈
  • #健康过六一#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为了让小朋友度过一个安全、放心、健康、欢乐的儿童节日。
    健识君提醒您:购买儿童玩具,注意查看“3C”标识;购买电子产品,开启未成年人模式;购买儿童服装,记得做到“三个要”是否有“A类”标志、“婴幼儿产品”等字样,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服装分为三个级别,A类是婴幼儿用品,B类是可直接接触皮肤用品,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其次要摸摸服装面料,感受服装面料是否柔软、舒适、透气,不粗糙,特别是注意有无锐利或易脱落的装饰物,避免孩子受到伤害。 最后,乘坐游乐设施,要把安全放到首位。家长要引导孩子乘坐游乐设施前仔细阅读安全注意事项和相关警示提示;要提醒孩子游玩时有序排队,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做到文明游玩。 (健识局 廿十三)
    社会话题讨论圈
  • #官方答援鄂医疗队子女中考不加分# 5月19日网民在“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留言称,2020年大年初一我作为浙江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出征武汉,当年省委出台关心关爱援鄂一线医务人员政策,后续杭州市出台一线援鄂子女中考享受10分加分的政策,但是今年4月份发布的政策不再有此条内容。请问:政府部门的话还算不算话?政府部门的红头文件还做不做数?希望杭州市教育局把省委当初制定的关心关爱援鄂人员的政策执行到位,落到实处,继续保留对援鄂人员子女中考加分的政策。
    5月29日据浙江省政府网站“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发布消息称,针对网民关于“2020年援鄂医疗队员子女今年中考不能加10分”的留言,杭州市教育局回复称,援鄂医疗队队员子女教育的相关优待举措,所有满足要求的援鄂医疗队员子女会在对应学段享受到相应优待举措,且均有时限要求等内容,按此要求2023年不再加分。截至今年,多数的援鄂医疗队员子女已按要求在对应学段享受到优待举措。 (健识局 廿十三)
    社会话题讨论圈
  • #工作人员回应北京核酸亭重新上线# 今天,很多网友在社交平台讨论,北京核酸亭悄悄上线多日,单人单管免费。
    经都市快报橙柿互动采访该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得知,这个核酸检测其实一直都没停过,所以不是“重新上线”。 “我们在西城区一直都在做核酸,但北京其他区不太确认。”她说自己所在的实验室主要负责北京西城区范围内的核酸检测,目前检测点位有十多个,基本都在户外。 “核酸检测是免费的,单人单管,第二天在北京健康宝能查到。”工作人员说,这个核酸检测亭目前肯定会开,如果有最新通知也会公开。 随着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北京大多数常态化核酸检测亭都已经停止服务。除了小部分核酸检测亭仍在运转外,部分核酸检测亭被撤销或改成其他功能的便民服务点。 今年2月,据北京日报报道,顺义龙府花园小区附近的闲置核酸检测亭已改造完成,为整日守护小区治安的居民志愿者和环卫工、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提供一个避风的暖心驿站。 (健识局 廿十三)
    社会话题讨论圈
  • #婴儿输液致心率异常死亡#
    5月29日,杨女士8个月大的婴儿在南京儿童医院输液,其后心率失常,经抢救无效死亡。 杨女士称医生诊断婴儿患有支气管炎,打了三天点滴后,医生于28日给孩子体内输入氨茶碱,孩子嘴唇开始发紫,出现不适症状。她反映问题后,医生给孩子上了呼吸机和心电监测仪,发现孩子心率异常高,于是打了一针镇定剂,随后孩子心率骤降,医生赶紧做心肺复苏并将孩子送抢救室,最后没有抢救过来。 杨女士称她查询后获悉,心脏病人应慎用氨茶碱,该药的副作用可能会导致心率过速或者心律失常,使用此药必须全程监测,但用药时医生未监测。南京儿童医院回应称他们与家属正在协商处理此事,警方也介入调查。(健识局 王嘉琪)
    社会话题讨论圈
  • #女子三千割眼袋3个月眼睛闭不合#
    近日,哈尔滨一女子称,自己花3000元切除了眼袋后,右侧眼皮退缩了2毫米,3个月过去了,眼睛都无法闭合,一洗脸就进水......当事人表示,希望大家不要踩坑,想做一定要做好功课选好医院。 从医学角度来看,眼袋整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美容手术,主要通过切除多余的皮肤和脂肪组织来改善眼部外观。然而,如果手术操作不当或者患者没有正确地遵循术后护理指导,就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水肿等。尤其是对于眼部手术来说,由于眼睛周围的神经和肌肉非常复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健识君提醒您,任何医美都有风险,要选择正规医院,仔细阅读术前告知书,如果失败了要保留证据走法律程序。同时也应认识到,因手术失败带来的问题可能会影响终生,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许会导致严重后果。如果有医美的想法,需要充分考虑后再做决定。(健识局 王嘉琪)
    社会话题讨论圈
  • #自来水公司呼吁市民每月洗澡2至4次#
    5月29日,四川凉山州会东县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凉山州会东县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告急。呼吁广大市民节约用水的通知,其中一条“过于频繁洗澡并不对皮肤健康有好处,每月以2-4次最为适宜”的建议,引发市民关注和热议。 对此,该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并非说一个月只能洗这么多次澡,市民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水,主要目的是倡导市民节约用水。 专家表示,过于频繁地洗澡特别是使用很热的水以及用力搓洗,可能会人为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皮肤干燥,出现皮炎等疾病。“洗澡频率需根据个体情况来决定,考虑因素包括季节、年龄、运动强度、油脂分泌情况等。如果是冬天,每月洗2-4次澡比较合适。” (健识局 廿十三)
    社会话题讨论圈
  • #女子骨折做手术后左腿变长2.3厘米# 5月29日家住湖南岳阳的王女士因骨折手术后右腿变长2.3厘米的事件引起网友热议。据悉王女士的腿是2022年11月,在家摔伤左腿导致的骨折,为治疗腿部重创王女士到某民营医院做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可没有想到自己做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发现左腿比右腿长2.3厘米,经医疗鉴定为伤残10级。
    涉事医院负责人称,已多次与王女士协商,因王女士赔偿要求高未能达成协议。岳阳医调中心负责人称,已组织过双方进行调解,因赔偿金额存在较大分歧未能成功,建议王女士走法律途径维权。 (健识局 廿十三)
  • 2023ASCO前瞻:PD-1重回C位,恒瑞、君实、迪哲成果发布
    1天前
  • 医保药品挂网遭拒,真相被河南掀开了
    1天前
    6跟贴
  • 未名医药原董事长被起诉,涉两项罪名

    1天前
    图片
  • #小伙靠拉便便一年挣1.3万美元#
    据搜狐新闻报道,日前,美国FDA批准口服粪便微生物药品上市,去年新加坡继多国之后成立自己的“粪便银行”。存好粪便,生病后可取出治病。捐助粪便还能获得补贴,据称波士顿一小伙每天去医院拉一次,一年挣了1.3万美元。 粪便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如果肠道内菌群稳态被抗生素严重破坏,就可能被这种菌感染,美国每年有50万人发病,2.9万人死亡。把健康的粪便经过一系列处理移植进入患者肠道,可以重建菌群稳态抵抗感染。每个人都会排便,但能“淘金”的只是少数。第一,粪便银行要求捐赠者50岁以下,没有各类传染病、肠道病,超重肥胖的也不要,因为移植会让人发胖……一系列筛选后,能参与捐赠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粪便制成粪便制品需经过一系列实验室操作,在零下130摄氏度储存,费用支出不菲。有人笑称自己每天在家存点,当然不可能了。第三,即使能存自己的粪便,要储存多少量才足够使用?也值得讨论。 随着肠道健康与人体内分泌稳态关系被揭示,粪便疗法逐渐展现更多的价值。但目前个人想捐赠或存储获得利益,难度还是有点大。(健识局 曦辰)
    社会话题讨论圈
  • #超声波可控长眠帮助宇宙航行#
    《自然·代谢》5月2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通过定向头部的超声脉冲可诱导在小鼠和大鼠中出现可逆的冬眠样状态。这一非侵入性方法暂时激活了脑中的神经细胞,导致降低体温、减缓代谢,或可应用在未来医疗或长距离宇宙飞行中。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超声发射器,可安装在自由活动的小鼠头部。他们针对下丘脑视前区施加了10秒超声脉冲,已知这一脑区可调节冬眠活动。这一活动在雌鼠和雄鼠中激发了即时体温下降数度(平均3—3.5℃),同时伴有心率下降和氧消耗下降,两小时内这些动物就完全恢复了。团队随后结合超声发射器和一个自动系统,会在体温开始上升时发射重复超声脉冲,从而将实验动物的这一类蛰眠状态维持高达24小时,且没有伤害或不适的迹象。目前还需更多研究来调查这一方法对人类是否安全。未来这种延缓代谢、降低体温的非侵入性、可逆技术,在医学上或可应用于急救或急性重病,对长距离空间旅行也有所帮助。(健识局 曦辰)
    社会话题讨论圈
  • #酪酸梭菌破解肠道问题#
    《2023国人“肠”烦恼及益生菌消费洞察报告》指出,2022年有关肠道健康的问诊量达到2656.8万,同比增长达45.7%。大便恶臭、一遇冷凉酒辣刺激就腹痛腹泻的肠易激综合征,以及更严重的慢性腹泻的病根实际上是肠道菌群失调,尤其是酪酸菌匮乏造成的。 据新华网报道,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刚指出,出现肠道问题,一定和肠道菌群有关。要尽可能地使用温和的干预方法,把肠道菌群调整到相对健康的状态,从而修复肠道屏障。通过口服酪酸梭菌制剂,是一种比较直接、快速调节肠内菌群结构的方法。酪酸梭菌是通过修复粘膜、维护肠粘膜屏障从而促进有益菌的定植来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的。酪酸能够快速修复受损的肠粘膜,消除炎症,恢复肠功能,而不再怕冷凉酒辣等的刺激,慢性低度炎症的诱因也就被消除在萌芽之中。(健识局 曦辰)
    社会话题讨论圈
  • #门诊探索先诊疗后付费#
    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提升患者体验,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近日联合在全国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并印发了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 在提升患者门诊体验方面,《方案》要求各地:再造门诊流程,压缩门诊取号、缴费、打印报告等环节,缩短患者在门诊的等候时间。简化需要多次门诊诊疗、护理的流程,减少无序流动,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一次付费”。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弹性安排门诊时间,满足上班、上学等人群的就诊需求。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做好就诊环境的适老化、无障碍等改造,解决影响老年患者就诊的“数字鸿沟”等问题。(健识局 王嘉琪)
    社会话题讨论圈
  • #卫健委回应建议临床专硕同工同酬#
    近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回复网民关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与住院医师同工同酬”的建议。 来自山西太原的网民“买不起 AD 钙”说:我国医疗体系正在快速发展阶段,但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的待遇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虽然一些医院已经实现了同工同酬,但是绝大部分医院还没有。建议尽快落实医学专硕同工同酬的政策,不仅可以提高医学专硕工作积极性,还能缓解医学生的压力。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回复:根据 7 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属于学生身份,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的管理,学习期间执行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享受研究生有关待遇。(健识局 王嘉琪)
    社会话题讨论圈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