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書按:自从暑期档票房遇冷以来,“为什么人们不去电影院了?”成为网络持续热议的话题。前几天出炉的2024年票房成绩,进一步加剧了业内对于市场寒潮的担忧——票房蒸发近100亿,同比下降22.7%,观影人次消失近3亿,同比减少23.1%。大片扎堆的春节档几乎成了背水一战。
相比之下,久入寒冬的图书市场表现出了更强的韧性。昨天发布的《开卷2024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仅下降1.52%,总体(不含教辅教材)市场码洋同比下降4.83%,已经恢复至2019年的88%。虽然市场规模保持了基本平稳,但由于短视频主导了越来越多人的购书选择,2024年各个细分板块命运悬殊。
生活类图书码洋同比增长了25.70%,尤其是中医保健、食疗类图书,因为此类内容尤其受到短视频博主青睐,是吸睛、引流的首选。相比之下,文学类图书的码洋则同比下降了15%,之所以如此惨烈,部分是因为名家名作已经被各种主播轮番带过一遍,《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奇迹”已经难以复制,三年过去了,这本书依然占据着虚构类总销量榜第一。
艺术、学术文化类图书的码洋同比降幅也都在10%以上,我们所熟知的很多出版品牌都都集中于这几个领域,可以想见他们2024年的集体处境。
新的一年,只有更多影迷走进电影院,家门口的“造梦之地”才能继续存续,只有更多爱书人为新书投上一票,文字中的精神世界才会更加丰饶。
01
人鱼之间
作者: 张天翼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5-1
《人鱼之间》中的故事,以童话解构的形式,折射了关于爱情婚姻、关于家庭人生的普遍法则。
作者张天翼以华丽、灵动而不失幽默的笔触,重写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将现代性思考、情感和生活经验融入其中,重构了一个看似真实又充满梦幻的神秘世界。在故事里,“公主”不再是等待救援的弱者,而是握紧拳头的勇士;“王子”不再是英雄,而是面临情感困惑的普通人;海狮与鹰也懂得什么是爱……
在真与幻之间,歌与泪之间,爱与痛之间,《人鱼之间》是成年人心中的童话,是搭建在现实与幻想之地的天梯。
02
我周围的世界
作者: 孔孔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春潮Nov+
原作名: 荒唐原
出版年: 2024-12
《我周围的世界》透过早慧女孩周苇寻求自我与探索世界的过程,讲述了一个颇具当代特色的女性故事。父亲的缺失,与母亲的混沌共生,家族中其他女性长辈的婚姻生活等,共同形塑了周苇的早期性格,扰动她敏感的心,也影响着她和外界互动的方式——
玻璃罐里的一对母女蛾,无论如何撞击,墙永远在那里,呈现出无动于衷的透明。于是,只能恨另一只飞蛾。陈香兰告诉周苇,是她毁掉了她这辈子最重要的机会。
03
献灯使
作者: [日] 多和田叶子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野spring
译者: 蕾克
出版年: 2024-12
“老人并没有返老还童,而是被放射性物质夺走了死亡能力。”
核灾难降临之后,日本处于外来语、网络都消失的锁国状态,被剥夺死亡权利的老人,依然健康,还要工作,而原本代表希望的年轻人却不断患病,命悬一线。拥有不死之身的老人,注定要目送一代代子孙走向死亡……
面对停滞的世界,老人们决心冲破锁国残局,拯救孩子们,他们成立了神秘组织,挑选现代日本的遣唐使——“献灯使”,重新建立和世界的联系。
主人公义郎的后代无名,一名柔软如章鱼,声音如白鹤的聪明少年,正是最佳人选。而无名能否完成任务,在末日死里逃生,等待新世界到来……
本书共收录5篇同题材作品。
04
像水一样流
作者: [法]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 Comme l'eau qui coule
译者: 李玉民 / 段映虹
出版年: 2024-12
《像水一样流》收录尤瑟纳尔三部颇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均创作或构思于作家的青年时期,最终在晚年结集出版,可以说占据了她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
《安娜,姐姐……》以十六世纪那不勒斯地区一对姐弟之间的感情为主题,《默默无闻的人》讲述了生活在十七世纪荷兰的纳塔纳埃尔的生与死,《一个美好的早晨》的主人公是纳塔纳埃尔的儿子拉扎尔,他出入排演莎士比亚作品的剧团,在梦中提前经历了整个人生。三部小说虽然背景和主题各异,但都探讨了人的情感、际遇和行为动机,表现出“一切如流水”的人生状态。
05
青春手记
作者: [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Cahiers de jeunesse 1926-1930
译者: 沈珂
出版年: 2024-12-31
《青春手记》是法国当代思想家、文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1926年至1930年间的私人记录,包括日记、笔记、摘抄、信件底稿、生活和学习计划等,共分7卷,其中第1卷遗失,现存2-7卷。
18岁到22岁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时期,《青春手记》忠实记录了她的迷茫和思考、希冀和悲伤、友谊和爱情,展现了一个生于20世纪初年的少女如何通过不断地质疑、剖析和自省,从懵懂惶惑一步步走向成熟,成为一个自由、独立、清醒的女性。
她阅读,她感受,她写作,她评判,评判他人,也评判自己,她有规律地列出详细的生活和学习计划,她反复重读自己的手记……当我们翻到最后几页时,一个全新的她出现了:“我坚信这样的丰富会被接受,这些话将会被言说、被听见,这样的生活将成为许多生命汲取能量的源泉。我坚信这就是我的使命。”
波伏瓦的养女西尔维·勒邦·德·波伏瓦撰写长序,并附上近30张珍贵照片和档案影印件,涉及《青春手记》中提到的重要人物、事件和往来信件,大多为首次发表,序言与照片均收入第0卷中。
06
不像说母语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副标题: 作为后殖民体验的言语
原作名: Not Like a Native Speaker: On Languaging as a Postcolonial Experience
译者: 周云龙
出版年: 2024-12
《不像说母语者》是华裔文化批评家周蕾基于种族、语言、身份认同的研究作品。出于自身对身份认同的敏感,周蕾观察到语言带来的不平等与失语,反思不同肤色和阶级的语言与写作,认为语言实际上成为一种生命政治的秩序。
从德里达对法语的自传性反思入手,到与非洲小说家钦努阿·阿契贝同等的对语言先天论的烦恼,继而“揭开语言尚未痊愈的伤疤”,作者潜入巴金、梁秉钧、马国明、本雅明、保罗·利科等人的文本,重新思索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与跨语言现象所带来的失落感。本书不仅重新定义了后殖民研究中的地缘政治边界,还展示了如何将历史经验与基于声音和剧本的习惯、实践、情感、想象联系起来。
07
摹物不倦
作者: 刘紫云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物象与明清小说日常叙事的展开
出版年: 2024-12
小说的世界不仅有各色人物,更有万千物象。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物象曾一度先于人物而稳踞叙事的中心。以何种方式描写或叙述物象,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中经历了一个不断生成、演化的过程。写物的传统,可以远溯至先秦,但在崇奇尚怪的文化观念影响下,反常之物、超常之物因其“怪”“异”才为彼时的叙事所留意。一直到明代中后期的世情小说中,物象才不仅以其日常性获得认可和关注,而且被吸纳为日常叙事的必要成分。物象参与勾勒一种日常生活的新轮廓,并重塑长篇小说的语言景观;对物象的描写与叙述共同汇聚成一种冷静、疏离的语言风格,而正是这种风格蕴含了明清小说日常叙事的重要精神:将物从意义的重负中解脱出来,让物回归物本身。本书尝试梳理日常物象浮出文学地表的历史过程,并通过经典文本钩沉那些原本被视为零散、琐碎、缺乏独立价值的日常物象描写,使其重新进入读者和研究者的视野,借此激发对明清日常叙事新型审美风格及创作观念、明清物质生活及文化更为深细的感知与理解。
08
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
作者: [日] 田中光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原作名: 生理用品の社会史
译者: 曹逸冰
出版年: 2025-1
月经是女性生理成熟的美好象征。但长久以来在父权制的价值观下,月经被视作一种宗教文化禁忌,是身体不洁的表现,甚至让女性产生了羞耻感。女性卫生用品的出现,不仅守护了女性的健康与快乐,更是改变了女性的意识,让女性对月经有了积极的认知。
每一位女性从初潮到绝经要用掉1万多片卫生巾。然而如此切身重要的物品,我们了解的并不多。这本书以女性卫生用品的发展和演变为主线,介绍了卫生巾问世之前女性的经血处理方式,剖析了世界各地阻碍女性卫生用品发展的月经禁忌,聚焦日本一次性卫生巾鼻祖“安妮卫生巾”的诞生、没落和其成就的社会意义,浅析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卫生巾的性能及其问题等。
卫生巾的出现让万千日本女性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大跨步地迈入社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不仅是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也揭示了日本社会的变迁,更展现了女性身体自主意识的觉醒过程。
09
本末:艺人的身份、性情与社会
作者: 岳永逸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副标题: 艺人的身份、性情与社会
出版年: 2024-10
本书作为深描丛书的其中一本,是一部讨论古今艺人性情、身份、社会呈现的著作。作者岳永逸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研究。已出版《举头三尺有神明:漫步乡野庙会》《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等多部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相关等著作。本书摘取以杨贵妃、唐明皇在内的唐代艺人和旧京杂吧地儿近代天桥艺人为样本,通过古今艺人群体的相互映照、对比,尽可能地忠于书写者阅读和聆听时的直觉,呈现相关的说写叙事对艺人社会化的“延展性”以及镜渊之效。本书在史料采用方面具有明显特色,作者以一切材料为“信”史为前提:通过新旧唐书、唐代诗文传奇及笔记小说勾勒唐代宫廷内外艺人的日常生活,描摹其绚烂、沉郁又不拘一格的性情;通过1999-2001年12份老天桥艺人访谈记录,描画近世天桥这样杂吧地儿讨生活的江湖艺人群像,运用人文社会学、历史人类学、艺术民俗学等相关理论对艺人这一群体进行“深描”,并进一步阐发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及传播的深刻反思。
10
希特勒的逃兵
作者: [日] 对马达雄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背叛还是抵抗,德意志最后的禁忌
译者: 陈瑜
出版年: 2024-12-15
二战期间,被俘虏并被判处死刑的纳粹国防军逃兵有3万多人,大大超过了英美两国。他们中的许多人并非在战斗过程中临阵脱逃,而是因不愿参与种族灭绝的罪行,冒着生命危险做出了抵抗。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的逃兵长期被斥为懦夫,受到社会的否定,但他们最终成功地揭露了军事法庭的不公正的真相,恢复了名誉。本书通过最后一名逃兵路德维希•鲍曼的生平故事,讲述了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1941年,19岁的路德维希•鲍曼应征入伍,被分配到驻守于法国的军营。第二年,他与同乡友人库尔特策划逃离军队,不幸失败,被判处死刑,后减刑释放,被再次投入战场。1945从苏军战俘营被释放后回到家乡,却遭到亲朋好友的唾骂,一度消沉,终日酗酒,又遭受妻子去世、家庭破碎的打击,其后终于振作,在贫困中抚养大了子女。受到前狱友的鼓励,他65岁时投入和平运动。70岁时成立了全国纳粹军事司法受害者协会,将为逃兵恢复名誉视为人生目标。在变化的社会舆论和历史学家的共同努力下, 2009年9月,德国联邦议会以全场一致的投票通过了逃兵名誉恢复决议。此后鲍曼继续从事和平运动,2018年以96岁的高龄去世。
本书以鲍曼一生为轴,以战后德国围绕恢复逃兵名誉之争为主要焦点,揭开了德国现代史中曾被视为“禁忌”的话题,也探讨了什么是人类的勇气和尊严。
11
我想这样被埋葬
作者: [美] 香农·李·道迪 / [美] 丹尼尔·卓克斯 摄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乐府文化
原作名: American Afterlives: Reinventing Death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译者: 李鹏程
出版年: 2024-12-1
美国正在悄然经历一场死亡革命。您可以选择冷冻葬、水葬、遗体堆肥、蘑菇寿衣等新方法来处理您的身体;您的亲友可以将您的遗骸制作成珠宝、玻璃球和艺术品,继续与您做伴;人们可以把自己安置在风景秀丽的花园公墓、草坪公墓、乡村公墓,也可以把骨灰抛撒在寿命长达千年的红杉树下,甚至还可以让骨灰进入太空;选择家庭自办葬礼和绿色葬礼的人也在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遗体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在当下的美国,死亡同时在三个层面上得到重塑:遗骸的处理、全新的仪式、来生的观念。
一个社会对待死者的方式和态度是了解这个社会信仰和价值观的有力线索,而作为社会活动的葬礼也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纽带之一。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香农·李·道迪(Shannon Lee Dawdy)聚焦美国葬礼革命,以人类学家的身份闯入了暗潮涌动的殡葬行业,与殡葬师、防腐师、设计师、公墓所有者、死亡导乐、创业者以及遗属交谈,真实记录下当代美国人对死亡的态度迅速变化:人们不愿意放弃这最后一次张扬自己个性的机会,寻找自己(或为自己亲友寻找)最适合的遗体处理方式成为最后的愿望。精心策划的葬礼对治愈亲友们的丧失之痛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我想这样被埋葬》全面、客观地记述了这场死亡革命的细节,深入分析了催生变革的社会因素与人们的心理机制。道迪发现,通过革新殡葬风俗,美国人正在重塑他们对人格、仪式和代际关系的看法。殡葬业者在追逐利益和人性关怀之间寻找着新的商机,同时,他们还面临着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当代人的死亡观念变得既更加物质化,又更加精神化。
12
镶嵌之美
作者: [意]翁贝托·帕帕拉尔多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原作名: Mosaici greci e romani
译者: 刘鑫威
出版年: 2024-11
本书首先对古希腊罗马时期马赛克艺术的风格和技术进行了简明而权威的阐述,之后引导读者按时间顺序参观马赛克艺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地区,从马其顿首都佩拉——其天然卵石镶嵌画的构图在马赛克发展的早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到拉文纳的圣维塔莱大教堂——其墙壁和拱顶的马赛克标志着古代和中世纪风格之间的过渡。本书对庞贝及其周边地区给予了特别关注,那里完整地保留了各种惊人的马赛克作品,包括著名的描绘宏大的人物场景的亚历山大马赛克等。
13
老房子
作者: [俄]亚历山德拉·利特维娜 / [俄]阿尼娅·杰斯尼茨卡娅 / 亚历山德拉·利特维娜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俄罗斯的百年历史
原作名: История старой квартиры
译者: 叶晓奕
出版年: 2024-11
在莫斯科一条安静的小巷里,有一栋老房子。往上爬六段楼梯,左转,就是穆罗姆采夫的家。1902 年10 月的某个夜晚,我们走进他家,在那里待了整整100 年。我们认识了穆罗姆采夫家族的几代人,也认识了他们的邻居和朋友;我们目睹了他们的相聚和分离、快乐和悲伤、希望和失落,经历了许多俄罗斯普通家庭在那个年代中所经历的一切。
这段家族往事折射出了20 世纪俄罗斯的历史。诉说这段历史的不仅有本书的主人公,还有他们的物件:家具、衣物、餐具、图书、玩具等。物件会保存它们被制造和使用的那个时代的烙印,留下光阴的痕迹。它们见证了课本中未曾写过、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历史,也见证了每一个家族的故事、朋友的故事、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
14
小家伙
作者: [法] 玛丽昂·法约尔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乐府文化
出版年: 2025-1
一本无字绘本,一首视觉诗歌,一则现代家庭关系的图像隐喻,是法国人气艺术家玛丽昂·法约尔的代表作品。
作品着眼于家庭关系,从“小家伙”——孩子的诞生讲起,我们看到女性在家庭中付出的巨大牺牲,家长在养育中逐步失去的自我,父母对子女的干预、影响和塑造,子女对父母的继承、叛逆与背离……每个家庭的成长,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父亲、母亲、孩子,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在琐碎的磨合中成就着彼此、消耗着彼此,也牵绊着彼此、深爱着彼此。
《小家伙》的灵感来自玛丽昂的切身经验,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她创作了一系列关于“为人父母”的画作,表达她生命这一时期无数丰富而复杂的感受和想法:关于现代家庭中的父母身份,“小家伙”加入家庭后的两性关系,子女对家长的崇拜和追步如何演变为背离……
画作有温柔,有幽默,有喜悦,有想象,有哀伤,有沮丧,有思考,有质疑,每一个场景都格外有力量。玛丽昂在创作中整理为人父母的复杂感受,反思女性为家庭付出的种种代价,也学着抚平家庭带来的悲伤和自我怀疑。相信这本书会让每一个人感同身受。
15
命若朝霜
作者: 柯岚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大学问
副标题: 《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
出版年: 2025-1
清代法律如何制度性地决定了女性地位的低下?这些深层的制度性缺陷又如何成为曹雪芹绝望的根源?
本书从法律社会史角度解读《红楼梦》,聚焦十二位(类)女性角色,对应十二个清代法制问题,整理与《红楼梦》中事件类似的清代司法案例,剖析清代女性困境的制度性原因,考察了清代性别、家庭、法律、政治间的互动与演变。作者综合多重视角,立足“法学与文学”研究路径,聚焦人口拐卖、生育、财产分配、官员考核等社会议题,分析了《红楼梦》作者及书内女性角色如何受到当时礼教与法律的限制、如何做出反抗与批判,展示了清代法律与社会的风貌。
16
蛮与痴
作者: 郑恩柏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品方: 惊奇
出版年: 2025-1-1
本书以两条叙事线交织的方式呈现了一场宗族械斗事件的前因后果。渴望出海的少年、一场莽撞而凶险的成人礼构成了整个故事的主线,间杂其中的,是众多受访者以温州苍南方言口述的个人故事。前一条线以古典叙事方式讲述了陈家三兄弟出海的经过,这次出海直接导致了两个村子积怨的爆发;后一条线则让各种职业、各个年纪的人物轮番出场,以群像铺陈出小说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由此,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多少都曾有过的少年心境和上世纪末一个沿海渔村的风物人情,透过这些文字获得了遥远的回响与共鸣。
17
捡来的瓷器史
作者: 涂睿明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出版年: 2024-10
《捡来的瓷器史》选取了中国瓷器发展历史上十个重要的节点,以工艺为骨架,以历史、文化与美学为血肉,尝试勾勒出瓷器史整个发展的历程,作者将这些历史节点,通过一块块并不引人注目的、所谓拣来的破碎瓷片引出,以小小瓷片切入,从工艺史的发展出发,兼及文化、美学、技术与贸易的历史,并着重梳理了景德镇作为瓷都在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景德镇的工艺技术发展引发的瓷业变革。整本书,见微知著地勾画出瓷器史在宋元至清末民初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面貌。
18
哀悼与忧郁
作者: [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译者: 吴张彰
出版年: 2024-11
本书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情感心理学名作,收录了弗洛伊德写于1915~1920年的四篇重要文章,分别是《哀悼与忧郁》《当下对于战争和死亡的看法》《论无常》《超越快感原则》。其中《当下对于战争和死亡的看法》为第一次译成中文。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类最深的本质包含着一些本能冲动,这种本能冲动是“爱恨交织”的。这种冲动不仅可以解释我们的忧郁症、我们对死亡的态度,甚至可以解释战争的起因。而身处文明社会的我们,对待这种原始冲动的正确做法就是进行“哀悼”。只有顺利地完成哀悼的工作,我们才能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死亡和失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
19
废墟潜行
作者: [日] 中村育美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未读·艺术家 / 未读
原作名: Project UrbEx
译者: 王羽翯
出版年: 2024-10
UrbEx,全称Urban Exploration,是近年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的人工废墟探险活动。UrbEx探险者会准备好防护装备,在千变万化的人类文明丛林中探寻已被遗弃的记忆。
作为游戏制作人,中村育美参与开发的《猎天使魔女》《恶灵附身》《大神》等佳作为全球数百万玩家带来 惊喜;作为无畏的UrbEx探险者,中村抛弃了自己的身份,戴上防毒面具,以“Tommy”之名记录自己的见闻与感悟。
自2004年以来,中村不断探索亚、欧、北美三大洲的废弃建筑。从废弃的造船厂到巨大的冷却塔,从“闹鬼”度假酒店到满是玩具娃娃的小岛,中村走向人类文明的背面,展现了我们原本以为只存在于游戏中的世界。正是这些在现实世界中被遗忘的角落,开拓了中村如此具有创意的视野,让她用想象力构筑出更多奇幻场景与画面。本书不仅是摄影集,还结合了有趣又幽默的旅行手记、电子游戏设计理论、生存恐怖美学甚至画风可爱的漫画插图——这是一场真正独特又刺激的环球冒险。
20
运动场内外
作者: 游鉴明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大学问
副标题: 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
出版年: 2025-1
中国女性运动史领域研究专家游鉴明扛鼎之作,呈现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演变及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
本书以近代江南女子体育为研究对象,透过当时的报刊、调查、广告、口述等材料,将近代中国学校、政府、媒体、社会如何看待及试图改造女性身体的历史做了梳理,并用近百幅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广告、漫画等相关图像,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时人心中、眼中的女子体育与女性身体。作者从性别视角出发,用女子体育史、运动史勾连近代中国史,审视近代江南女子体育与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的关系,不仅呈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多元变迁的历史轨迹,也丰富了我们对近代中国女性的认识。
“100位编辑的年度之书”展览活动报名链接
“100位编辑的年度之书”展览活动报名链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