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七十回的回目是,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这一回里,黛玉不仅写了桃花诗,众人也因暮春时节柳絮飘舞,偶然填起了柳絮词

有点奇怪的是,其他人要么不填,要么填一整首,偏偏探春,在规定时间内只写了半首,剩下的半首是宝玉补上的。

虽然探春只填了半首,但这半首却说完了她的一生,也暗示了她将来的结局。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南柯子》: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这上半阙词只有短短26个字,但每一个字都直指探春的命运。

这词既是柳絮词,字面意思当然是咏柳絮的,说的是那柳絮虽然挂着纤纤缕,垂着络络丝,但终究一切都是徒劳的,是留不住它的,因为它不属于这里,等到时机成熟,注定会四散飘零。

这说的不正是探春的一生吗?而原文中,有关探春的判词、曲词、灯谜等诗词,也都一再暗示她将来离家远嫁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判词是这么写的: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判词里的四句与柳絮词里的四句几乎一一对应。

那柳絮纤纤缕缕,丝丝络络,真好看啊, 可它们偏偏生于暮春,不能久留,终究都是要飘散的。这不正是暗示生于末世没有赶上好时候最终不得已远嫁的探春吗?

而探春的曲词里,这种最终远嫁,与家人骨肉分离的结局,写得更加直白,曲名就是《分骨肉》。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那柳絮最终要离开枝头,飘往未知的远方,它的命运,从来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生于暮春的它,注定要随风飘零。探春又何尝不是如此啊?

一曲分骨肉,道尽了探春最终因远嫁而不得不与亲人分离的命运结局,她虽然有抱负有才干,但她就如柳絮一样,命运不能自主,最终都会走上一段未知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春的远嫁看上去只是出嫁,以后还可以像元春、迎春一样回家省亲,其实我们都知道,既然是远嫁,那么她以后再回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否则探春也不会如此悲伤。

她要去的地方,有三千里之遥,而且需要坐船才能到达,因此探春大概率是嫁到了古代的南方,甚至是蛮夷之地,而能让探春远嫁的幕后推手,绝不是贾府,而是来自皇家。

所以,宝玉生日探春抽到必得贵婿的花签时,被众人打趣说,我们家已有了一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都指向了探春远嫁背后朝廷战败和亲的实质。

探春何等聪明,她自然知道此去意味着什么,那可不是普通的女子出嫁,而是“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这里隐约交代了探春所嫁之地,并非“王土”,而是荒蛮之地。

这次与家人的离别,也不是普通的告别,而是如生死离别一样,因为从此可能就天各一方,再无相见之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那离开枝头的柳絮,从它随风飘散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它不可能再回到枝头,再回到自己原来的家,正是“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再看探春的元宵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探春是柳絮,是风筝,它们傲然绽放在空中,可命运却掌握在他人手中。

她的诗词里写满了一个满怀抱负和才干的少女,面对命运捉弄的无力和伤悲,她除了听天由命,她无处可逃,也无路可走。

就像柳絮一样,生于公侯之家的她,注定将来身不由己,注定将来的婚姻是一场赤裸裸的交易,风吹向哪里,她便飘向哪里,更多人关心她能给家族和朝廷带来哪些利益和好处,很少人关心她最后幸不幸福。

贾府四春的命运,从一开始就写好了,元春入宫是为了家族,迎春嫁给孙绍祖是为了家族,探春远嫁也是为了家族,只有最小的惜春,看透了身为侯门公府的小姐的悲惨命运,用打灭韶华逃出尘网的方式,得到了片刻安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探春有的选,她会不会像惜春一样?我赌她不会!贾府四春里,论地位,自然是后来封了贵妃的元春最尊贵;论出身,也是嫡出的元春和惜春最尊贵,但要论格局论眼界论才干论抱负论使命感,唯有贾探春

就像脂砚斋批语说的,如果探春没有远嫁,或者将来贾府事败时探春还没有嫁人,她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绝对会想尽一切办法挽救家族和贾府子孙,因为她有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是个有担当有魄力的小姐,无论是在那个时代还是三百年后的今天,都太难得了。

因此,当暗示着日后贾府被抄家的抄捡大观园的行动先在贾府内部自残自杀起来时,探春才会痛哭流涕,才会痛斥那些家族里互相倾轧的愚蠢的邢夫人王夫人们,才会发出那样振聋发聩的末世之叹、家亡之痛。

只是,她到底是个姑娘家,很多事由不得她做主,她是一朵柳絮,是一只风筝,风起了,线断了,她从此就远离家族和故土,飘向未知的远方,那个地方也许鲜花遍地,也许荆棘丛生,可最终,只能是她孤身一人去奋战去面对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