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去实探的广州塔广场,被街坊吐槽了!
大家说商场设计不够深圳的高端,感觉很low很普,铺装太拉,一言难尽……
千千万万条评论之中,我个人觉得最扎心的一条是——
商场走县城风,不正好匹配广州的形象吗?
咩料啊!唔系啊嘛?(翻译:神马?不会吧!)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
多年来,这个称谓早已成为大多数人的思想钢印。
现在一座好好的一线城市,居然沦落到被人称作“县城”?
叫我情何以堪!
一线城市
被嘲县城?
实际上,我们很少听见其他人说上海、深圳有县城感,但唯独广州却老被称作小越南、小印度,被吐槽县城感满满!
这些描述给我的刻板印象,只有一个词——
混乱。
我知道,很多人对广州第一感觉可能是各个CBD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珠江新城高档大气的城市规划,就像霸总小说中描述的A市一样。
来源:摄图网 已授权
然而,这只是广州的A面
在其他核心地带,广州还有野生的另一面。
一些本就不宽敞的老城区市政路,往往被走鬼三轮车、单车、电鸡、轿车四分天下。
当三轮车占着非机动车道,电鸡、单车只好四处找路。
有的电鸡索性窜上行人道,有的则继续在机动车道穿梭。
渐渐地,行人道似乎不再属于行人,机动车道也不再属于机动车,也难怪有人吐槽,这路况就不就和18线的县城过年赶集一样。
来源:小红书
让人无语的是,早上大家面对的是“四车”胶着的路况,每到夜幕降临,大家不得不面走鬼的主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走鬼档”,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路边摊。
举个例子,有网友在10月发帖,说海珠某一条主干道,每到10点路边摊就开始活跃起来,摊主一边摆摊,食客一边喝酒,吵吵闹闹到凌晨。
周边居民不仅要忍受直冲天灵盖的烧烤味,还要忍受深夜猜拳嬉笑的噪音,上班出门又看见满是油污的路面,这种情况周而复始,对于居民来说简直是三重冲击。
来源:小红书
更可怕的是,走鬼档不止是摆在大马路旁,甚至摆在人流复杂的十字路口上。
譬如黄埔大道和天河路交界,每到下班高峰时总能看见走鬼档占道,匆匆而过的行人、停下来买东西的人、吆喝买卖的商家聚在一起,让本来拥堵的出入口又更加拥堵。
譬如路边摊居然见缝插针地在满是单车和电鸡的区域上摆摊,让路过行人完全没有挪脚的位置。
偶尔,广州还会出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设计。
为了阻挡电鸡进入地铁站附近在而布置了栏杆,这样的确减少了车流,但因为栏杆是后期的规划,因此限制原来的盲道,
因此,后期不得不根据护栏来“规划”了一条超绝盲道。
我司同事看到这图的第一眼就发出惊叹,这不就是现实版盲僧平a走位嘛?(盲道目前已经在调整)
当然,近年为了限制人行道的车流而设置的各种路障,我已经见怪不怪了,大家想了解的话可以去翻翻《》。
另外,因为广州建城早,很多早期的规划早已定型,以至于后期旧改特别艰难。
以特别是老城区,有历史感的骑楼、不同年代的商品房、产权复杂的房改房,大片的城中村混杂在一起。
不同的建筑在同一个空间里大乱炖,给一种走几步就走到不同次元的感觉。
急速膨胀的人口,早期野生的规划,再到新交通工具的冲击,新城和旧城的相互碰撞,新广与老广间的文化冲击……
广州的这一面,就是让人留下“县城感”的主要原因。
大城市的底气,仍在!
面对各种质疑,广州也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
一直以来,广州都是最接地气,最有烟火气的一线城市。
只是,城市会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只要有新的人口、新的事物进来,大家的生活习惯、出行习惯都有可能被瞬间改变,当 原有设计和规划暂时 跟不上,就会给人一种落差感。
近年广州,第一时间调查,有问题就去调整,努力地填坑。
譬如针对电鸡行人之间无法调解的问题,广州施行《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承诺控制电鸡总量、只允许有号牌的电鸡上路、设置非机动车道等等,先创造一个彼此可以共存场景。(回顾可戳:)
此前我也总是吐槽广州经常修路,而且修得不到位,最近我家附近不但用平整的石板路取代了以前的石砖路。
路边在设置防撞柱后还留出了单车、轮椅的专门位置,甚至抹平了部分路段原有的高低差,这些细节也应该被看到。
现在,广州也在保留烟火气的同时做出改变,在建设全新的CBD的同时,也在紧锣密鼓地发展高端商业。
说白了,广州塔广场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白鹅潭的万象系商业,太古商业,珠江新城的SKP等等,也陆续有来。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很欢迎一座城市拥有更科学的管理方法,也欢迎城市不断地焕新,但同时大家也希望广州的规划与设置能人性化一点,贴地气一点。
我们也深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只是,我希望到达罗马的时间可以快一点。
再快一点。
最后插播一则消息:
广州PLUS看房团小程序已经正式上线啦,如果大家有任何购房需求,点击进入小程序填写相关资料,即可报名参与,报名成功后将有专业人士一对一跟进~
免责声明:
本文对项目或产品的介绍,对项目周围环境、交通、教育资源、商业配套及其它公共设施的介绍,均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作为任何购买要约,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承诺。本文涉及面积均为建筑面积。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等协议为准。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