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青年艺术家如何传承美学基因,又体现对当代社会的回应与思考?5月8日,“江南新青年:2023-2024年度获奖艺术家联展”在松江云间会堂美术馆“云间第一展厅”(四楼)启幕,展览呈现“江南新青年”计划中六位(组)艺术新锐的创作成果。

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上海之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新闻晨报杂志社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市松江区人文松江活动中心协办。展览旨在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推动江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松江,古称华亭,是江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代文人雅士辈出,书画艺术繁荣,形成了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对中国画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松江见证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也在艺术创作上展现了无尽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江南新青年”计划。

“江南新青年”计划自2023年底首届展览举办以来,便成为了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的一项重要展览和举措。首届展览通过提名和评选的方式邀请来自长三角艺术院校的青年艺术家,展示了他们在不同艺术领域的创作成果,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第二届展览继续拓展了这一平台,以师生对话的方式进一步邀请更多领域的青年艺术家参与,呈现出更为广泛的创作表达,促进了江南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江南新青年:2023-2024年度获奖艺术家联展”汇集了第一届和第二届“江南新青年”计划中的优秀艺术家作品,通过艺术创作延续江南文化的精髓,并展现青年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回应。

展览中,孙小清的《青岚梦》系列以青绿为主色调,通过花鸟题材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美。其简洁的构图和素雅的色彩营造出一种宁静、深邃的意境,仿佛将观者带入理想国,寻找那份江南诗意的美好。

赵天奇以自然为灵感创作的《季》系列,让人从纷扰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舒适。“在创作《季》系列画作的历程中,我于自然的温柔怀抱里,寻得心灵的慰藉与平衡,”赵天奇说,这份安宁恰恰是他希望作品传递给观众的情感。

张奕文以更加现代的视角,延续了他对中国画的探索与创新。他通过岩彩与水墨的结合,呈现出传统与当代、日常生活所见与个人情感之间的交融。

张磊的《语》系列作品将语言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抽象的语言意象与自然元素碰撞,传达出语言的力量与边界。作品呈现了言语中的矛盾与表达的复杂性。

杨俏霞的《水殿风来》《春水涵章》《月照花林》等通过色彩和光影的变化,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自然美。她以春日的自然意象为引子,结合古典诗句和现代情绪,在画面中勾画出温暖而微妙的光影,使观者感受到江南春日的轻盈与温柔。

来自二十四风工作室的作品《竹雕茶则/臂搁》通过老竹的雕刻表达了一种与自然深度对话的艺术理念。创作理念中,“竹材自带特性与个性,或直或曲,”其作品体现出竹子作为自然材料所承载的生命哲学。

这些作品向观众展示了他们对江南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个性化表达。他们以各自独特的创作语言,探讨从江南出发、面向未来的艺术探索。

目前,“江南新青年”第三届已经启动。主办方介绍,第三届将以“留白”为命题,这一命题借鉴自元代黄公望在山水画中通过“留白”重构意境的艺术实践。在此,“留白”不仅是一种绘画语言,更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学。主办方邀请长三角的青年艺术家们以当代视角重新诠释这一东方美学基因,探索传统与未来的关系,推动文化的连接与再生。

原标题:《推动江南文化传承,看“江南新青年”笔墨绘江南》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