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功和能力,刘震是开国上将里面很优秀的一位,并且在战争年代他长期担任部队军事主官,指挥才能和经验都十分出众。然而建国后有一个现象却比较奇怪:刘震竟然直到1977年,才第一次当上大军区司令员!这个进度跟同类型的将领比,简直有些太滞后了,可以说落后了十几二十年。

就拿最有可比性的韩先楚上将,来参考一下。这两人渊源很深,韩先楚和刘震,都出自鄂豫皖红25军,是徐海东的部下。他俩起步时职务不高,长征结束到达陕北之后,才双双成为红军师级干部。此后刘震的个人发展比韩先楚平顺,刘震得到了新四军第3师师长黄克诚重用,解放战争中直接执掌东野王牌二纵;韩先楚也在东北野战军当纵队司令,但他是凭多次战功逐步晋升上去的,时间比刘震要晚。

解放战争时,他俩战功都很过硬。可建国后韩先楚上将发展非常顺,早在1957年,就被任命为福州军区司令员了,一干就是16年。调到兰州军区后,他仍然是大军区司令员,军内地位显赫。刘震虽然也是开国上将,但却一直当副职,1973年甚至在沈阳军区给李德生少将当副手。若不是中央决定在77年调杨勇回京,恐怕这一年刘震也不会得到出任新疆军区司令员的机会。

刘震职务上“进步”这么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复盘一下,其实跟另一位开国上将、也是刘震的上司兼好友刘亚楼,有不小的关系。

众所周知刘亚楼是人民空军首任司令员,1949年上任。此前他正担任四野第14兵团司令员,刘震是兵团副司令。组建空军需要抽调大量干部,刘亚楼自然要用四野的精兵猛将,他第一个就想把刘震“带走”,于公于私刘亚楼都非常喜欢刘震。刘震愿意接受新事物,跟刘亚楼的关系也不错,所以便痛快答应了下来。野战军作战任务完成后,他就到空军报到了,此后还作为志愿军空军司令员,指挥了抗美援朝空战。

1954年,刘震正式成为解放军空军副司令,辅佐刘亚楼。其实这对于他的个人发展而言,有一点微妙。顶头上司刘亚楼的地位太稳固了,而且工作作风极为强势,对空军建设的贡献度非常高。刘震这个副司令的存在感,相对就没有那么强,重要决策都是刘亚楼说了算。有刘亚楼坐镇空军,刘震很难在本领域获得职务提升。

1965年刘司令员英年早逝,非常可惜,但接班空军司令员的不是副司令刘震,而是吴中将。刘震作为开国上将,却要继续屈居副手。吴中将擅长的东西,刘震不具备。后来吴司令员不光掌管空军,还成了副总参谋长、中央政治局委员,一时间非常风光。由于理念、作风不和,刘震受到此人打压,被迫离开空军,陷入低谷很长时间。直到1973年,他才被派到沈阳军区辅助李德生,再次给人当副职。

所以刘震的职级上期提不上去,说到底与当年跟随刘亚楼到空军部队,有很大的关系。空军是新军种,本来人员编制、岗位机会要少一些,何况刘震在空军的经历又比较特殊。若他像多数开国上将那样,建国后在传统的陆军部队按部就班地发展,大概率早就是大军区级领导了。不过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刘震,心态非常平和,始终不太在意职务的高低。
就连此前跟他有过龃龉的吴司令员,刘震也不愿做负面评论。七十年代吴中将被撤职后,刘震曾说对方虽然有错误,但不像一些人讲得那样“一无是处”。由此可见,刘震不仅军事突出,人品上也是很厚道的。1992年8月,77岁的刘震将军病逝于北京。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