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期四川,刘湘和刘文辉,一个侄子一个叔叔,亲戚关系摆在那儿,却打得你死我活,最后赢了的还不下狠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侄子和叔叔咋就成了对手?

一、叔侄翻脸:刘湘刘文辉咋就成了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俩人是正儿八经的亲戚,刘文辉是刘湘的幺爸,也就是最小的叔叔。按说血浓于水,叔侄俩该齐心协力,可那时候的四川乱得跟一锅粥似的。

辛亥革命后,中央政府管不了,地方上全是军阀当道,搞了个“防区制”,谁有枪谁说了算。

刘湘和刘文辉一开始还搭伙干活,刘湘当上川军第二军军长后,把刘文辉调到自己手下,给了他个第一混成旅旅长的位置,驻守宜宾。

宜宾可是个肥差,川南重镇,经济好地盘大。刘文辉在那儿混得风生水起,靠着他哥刘文彩的地主家底,部队从一个旅扩到好几个师,势力越来越大。

刘湘呢,1920年代初把滇黔军赶出四川,自封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长,成了四川的头号人物。叔侄俩那会儿关系还行,1922年熊克武打刘湘,刘文辉还从宜宾跑来帮忙,虽然没赢,但这份情谊刘湘记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刘文辉势力大了,就不甘心老听刘湘的。他在宜宾自成一派,还跟外省军阀眉来眼去,想单干。

刘湘哪能忍?1931年,刘文辉从英国买了武器和飞机零件,路上被刘湘扣了。

刘文辉气炸了,派人交涉没用,干脆断了刘湘的粮草。刘湘只能从湖南买粮,叔侄俩彻底撕破脸。到1932年,两人已经势同水火,这仗是必须要打了。

二、四川开打:二刘之战谁更狠?

1932年10月1日,刘湘的部下罗泽洲偷袭了刘文辉在顺庆的驻军,“二刘之战”就这么开始了。刘文辉那时候是四川省主席,手底下有81个县,兵力11万多,号称四川最强。

可他有个大毛病,部队散得太开,从川南到川北,管不过来。

更倒霉的是,他扩张时得罪了不少人,像邓锡侯、田颂尧这些“保定系”的军阀,都跟他有仇。这仗一打起来,这些人都站刘湘那边,刘文辉直接成了孤家寡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田颂尧偷袭成都,刘文辉的部队和田军在城里干了一仗,叫“省门之战”。刘文辉靠着地利守住了成都,可川南的泸州被刘湘围了15天后丢了。

泸州是刘文辉的老窝,丢了这地儿,他元气大伤。12月,两边在荣县和威远打了一场硬仗,叫“荣威战役”。刘文辉出7万兵,刘湘派5万,双方杀了11天,死伤一大堆,谁也没占到便宜,僵住了。

到了1933年5月,刘文辉跟邓锡侯在毗河对峙,邓锡侯放水挡住了刘文辉的攻势。两边耗了一个月,各损几千人,还是没结果。

刘文辉部队派系太多,指挥乱七八糟,最后退到岷江边。7月,刘湘拉上邓锡侯、田颂尧,凑了110多个团的兵力,发动总攻。

刘文辉从成都跑了,在岷江右岸布防,想靠河挡一挡。可刘湘的部队装备好训练足,用浮桥水陆并进,8月把岷江防线给破了。刘文辉的兵这下彻底崩了,好多将领投降,全线溃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刘文辉就剩一万多残兵,缩在汉源一带。刘湘大获全胜,四川基本落他手里。眼看刘文辉要完蛋了,刘湘的部下都嚷着要一口气灭了他,可刘湘却喊停了,还撂下一句话:“让幺爸在雅安待着吧。”这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呢?

三、赢了不杀:刘湘这步棋咋下的?

为什么不杀,得从他们的家族说起,刘氏家族在四川是大族,族长和老辈人肯定不想看叔侄俩真刀真枪拼个你死我活。

刘文辉他哥刘文彩是大财主,影响力不小,估计也跑去说情。刘湘再牛,毕竟是家族一份子,亲情这关他得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时的战略来说,雅安在川西,是通康藏的要道,位置关键。留刘文辉在那儿,能挡住外敌,比如红军或者别的军阀。

刘湘自己就能专心收拾四川内部,不用分心。刘文辉虽然败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守雅安还是有点本事的。

还有个算盘,刘湘得防着其他军阀,邓锡侯、杨森这些人这次帮了他,可都是心怀鬼胎的主儿。要是刘湘把刘文辉灭了,这些家伙没准儿就联合起来搞他。

留着刘文辉,能牵制这帮人,搞个平衡,正应了那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刘湘可不想让别人捡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中央政府那边也有压力,蒋介石一直盯着四川,刘湘表面上听命,实际上想保住自己的地盘。留个刘文辉在雅安,能分散蒋的注意力,给他个缓冲。

听说刘湘还有个神秘顾问,叫刘从云,外号“刘神仙”,会算命,刘文辉的家属找过他求情,刘神仙劝刘湘停手,让刘文辉守雅安,顺便管西康防务。这说法也侧面说明当时的风声。

从各方面来说,刘湘这决定是算计好了的,既顾了亲情,又保了地盘,还平衡了各方势力。

后来1939年刘文辉当上西康省主席,也算刘湘当年埋的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nd

“二刘之战”看着是四川军阀的内斗,其实反映了民国那会儿地方势力的乱象。刘湘和刘文辉的叔侄恩怨,不光是争权夺利,还有家族、战略和政治的勾心斗角。刘湘那句“让幺爸在雅安待着”,既有亲情的味儿,也有算计的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仗打完后,四川的军阀乱斗差不多收了尾,刘湘成了老大。可他没得意多久,1937年抗战爆发,他带兵出川抗日,1938年就病死在汉口。

刘文辉呢,在西康接着混,后来1949年投了共产党,算是个明白人。

回头看,刘湘这步棋走得挺有意思。乱世里,军阀们为了活命和地盘,得左算右算。刘湘放刘文辉一马,到底是心软还是心机?有人说他顾亲情,有人说他留后手。

你说,要是你当刘湘,会不会也这么干?赶尽杀绝,还是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