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云同志的《随军西行见闻录》谈起——纪念陈云诞辰120周年
今年是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我说几件陈云副总理的与医疗的事情吧。
陈云是老一辈革命家,,他逝世后,家属按照他的遗愿,捐献了遗体供医学解剖。这是很超前的行为。体解剖是对生前医疗行为的复盘,对明确诊断特别有用。陈云先生在他的书里多次提到:“我赞成尸体解剖的,因为这无损于死者而有益于医学。因此,如果我死后医生觉得哪些器官需要解剖来证实一下当时诊断医疗是否正确,请让医生解剖.”。请记住他写这段话的时间是一九五九年二月七日,刚建国十年,这样的认知和行为让医生非常感动。
陈云喜欢上海的评弹,他说,“1957年、1959年先后两次到南方养病,听听评弹觉得对养病有好处,本来头脑发胀,听听书就好些,”他说,评弹是医生,他们也都是大夫,治好了我的病。看来陈云同志挺了解和认可心理暗示和音乐疗法的。
陈云与医疗的最大结缘是其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遵义会议之后,陈云受委托离开红军去了上海,计划与共产国际接上头,给长征中的红军提供帮助,不料被困在了上海。他拿起笔,以一位被红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医的口吻,讲述了其随红军长征的见闻,内容客观生动,一时间成了国统区的畅销书。《随军西行见闻录》于1936年在莫斯科出了单行本,抗战爆发后,陈云把这本书的版权移赠巴黎《救国时报》。
书中这样写道,“这些闻名全国的赤色要人,我初以为凶暴异常,岂知一见之后,大出意外,毛泽东似乎一介书生,长衣,灰布学生装,暇时手执唐诗,极善辞令,我为之诊病时招待极谦。”陈云在书中把国民党军医化名为“廉臣”。“廉”是陈云一辈子倡导的行为。称毛泽东对待医生是“招待极谦”,这医患关系真好,可能这也是陈云先生了解医疗,重视医疗,尊重医生,甚至捐赠遗体供医疗解剖的缘由。
医学有一门发源于本世纪初的“叙事医学”学科。叙事医学就是讲好老百姓听得懂的医学故事。陈云同志的《随军西行见闻录》是以一个国民党军医的口吻,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介绍红军,当时一经发表,即让国统区的民众非常好奇,非常接受,宣传作用非常好,可以看做是叙事医学的早期实践。所以,医生们可以像我一样以学习叙事医学的角度,重读这本书,定会获益匪浅。
各行各业各不同,纪念陈云同志,作为医学工作者的我们,从医学相关的角度谈谈我们的感想。不足之处大家指出,共同进步,更好地纪念这位革命前驱。


作者:贾钰铭(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审核:董昱 研究员(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疗协会)
【点击上方图片或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科普作品征稿通知(2024年12月更新,征稿长期有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