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出版了两本书的作者,讲讲我知道的一些内幕吧。

这些联合出版社里,包括了排名很靠前的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

而我写的两本书,正好是这些知名出版社中的两家出版的。

1.出版社会亏钱吗?

京东要求出版社按照2-3折促销,出版社表示3折已在盈亏平衡线之下,卖一本亏一本。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举个例子。

我写的《股权进阶》新书定价是108元,如果按照2-3折卖,也就是30块。

出版社给作者分8-10元,剩下20元。

假设渠道分走5块,剩下15块。

纸张、印刷费用,这本书是彩色的,假设是15元,30块钱已分完。

而出版社需要书号、审核、排版等工作,已经没钱了,出版社怎么养这些人干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图书定价贵吗?

《股权进阶》这本书定价108块到底贵不贵?

这本书里有108个真实股权案例, 平均一个案例不到一块钱。

有成功企业的案例,还有很多老板踩坑的案例,有的公司花2千万打10年官司还没解决,而有的公司直接影响上市了。

如果创始人先看到这本书,也许他就不用踩这样的坑了,所以你觉得108块很贵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为了找到这么多针对性的股权案例,写这本书花了全职超过一整年时间。

如果别人找我去讲课,一天至少要5万块,现在400天才108元。

而且现在打5折也才54元,也就是一顿快餐的钱。

书里108个真实案例,只要有一个对你有启发,这顿快餐的钱就足够值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为什么觉得图书贵?

为什么有的人花几十块买一本书还觉得贵?

关键看你买什么样的书,如果买的是口水书,就算一块钱也是浪费时间。

图书市场鱼龙混杂,书太多,能被读者看到的书,通常都是营销做得好的。

而营销做得好,并不等于书的质量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质量好的书,因为营销做得不好。

就呆在冷宫里不被人发现。

所以有的人就把精力放到营销上了,就没好好做有质量的书。

4.好书没有营销难被发现

比如我写的另一本书《公司控制权》。

有做股权培训的机构一口气订了两万多本,因为书里有很多刷新认知的案例,比如有小股东只需要持股0.02%控制公司,也有大股东持股99%被判没有控制权,这些都是以前很少人知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总裁读书会在众多股权图书里,只看中了这本《公司控制权》的书。

看过书的人都反馈很好,但没看过的人不知道呀。

没有人做营销,好书也很难被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