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17日讯(编辑 夏军雄)由于巴西遭遇恶劣天气影响,平静一段时间的国际大米市场再起波澜,亚洲大米价格重新逼近15年高点。

去年,因印度限制了大米出口,加上东南亚地区因厄尔尼诺现象遭遇高温和干旱,作为亚洲基准的5%破碎率泰国白米价格大幅上涨,并于年底升至每吨659美元,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占全球贸易的40%,泰国和越南紧随其后,分别占15%和14%左右。

近日,巴西南部遭遇洪灾再次点燃了市场担忧情绪。自4月初以来,作为亚洲基准的5%破碎率泰国白米上涨了71美元,至每吨649美元。

惠誉解决方案旗下公司BMI大宗商品分析师Charles Hart表示,巴西的严重洪灾导致近期大米价格飙升,预计未来几周内,占巴西大米产量70%的南里奥格兰德州将受到影响。

Hart说:“洪水恰逢巴西的水稻收获季节,其中一部分尚未完成收获。”他补充称,这引发了对巴西大米产量和出口的担忧。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巴西是全球第九大大米出口国。

国际谷物理事会驻伦敦大宗商品分析师Peter Clubb称,东南亚新收获的大米供应减缓,也支撑了价格,这是因为泰国的淡季作物和越南的主要冬春作物收割工作即将结束。

Clubb说,在需求方面,印尼仍在大量采购大米,这有助于支撑市场情绪,而印尼的采购速度以及印度出口限制的任何潜在变化都将影响大米价格走势。

不过,天气仍然是主要驱动因素。Clubb表示:“我们需要关注天气,尤其是泰国、越南和印度未来几个月的雨季。其中的关键可能是从厄尔尼诺现象到拉尼娜现象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