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堂主。

2024年的上半年,楼市政策可谓是穷出不尽。

不管政策变化如何快,无非就是围绕两个点:一是怎么给钱,二是怎么还钱。

首先来看“怎么给钱”,就是买房的首付钱,给多少?

前脚5月17日央行说全国首套房执行15%首付,后脚青岛胶州官宣7.5%首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想之前20%、30%的首付,再看看现的首付:似乎电商的“零元购”之风,吹到了房地产。

当然,“零元购”这种说法稍微有点夸张了。

不过,首付越来越少的信号,已经很明确了。

可能大家觉得15%、7.5%的首付已经很低了,其实不然。

美国房地产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人买首套房的平均首付比例是6%

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最低首付要求,都是5%

日本就更低了,经济观察报说,若购房者信用状况良好,基本可以申请到零首付。

所以,在“怎么给钱”这条线上的政策变化,其实也能预料到。

概括一下就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经济观察报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来东京的中国留学生,选择用“买房”代替“租房”。

要解释这个现象,原因也简单:

一个是上面说到的低首付。

日经中文网统计,大约有38.1%的人,选择了0首付,占比最大。

二是日本各大主要银行的住房贷款利率、都不超过0.5%。

不用拿出一大笔钱,就能住上自己的房子,而且每年的房贷利率,不超过0.5%,

0.5%是什么概念?考虑到日本要通胀的情况, 相当于没有利息。

也难怪中国留学生,宁愿买房,都不租房。

接着来讲第二部分,就是“怎么还钱”。

这里先除去最近银行推出的“优秀产品”:先息后本,包括了国有行和股份行。

建行最长可以两年不还本,浦发则说前三年只还息不还本,

最牛的还是平安,推出前二十年不还本金只还利息、越吹越大的“气球贷。”

始终觉得,相对于还款方式,影响“还钱”最重要的还是房贷利率

先息后本不过是把“钱”往后推迟了,该还的还是得还。

可房贷利率的变化,直接决定每个负重前行房贷人的支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单从房贷利率的变化来看,从2019的4.85%,降到了2024年的3.95%。

当然这里只讨论央行公布的官方房贷利率,和讨论各个地方根据贷款基准利率、做上下浮动是不一样的。

央行公布的5年期LPR是一道基准线,基准线和实际的出入,才更值得深入讨论。

那么究竟我们的房贷利率定为多少,才算是真的合理呢?

房贷利率对应的是5年期以上LPR,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对标“未来长期”的市场贷款利率。

所以你看关键词是“未来长期”。

一看这个关键词,就会想到:国债。

尤其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说:从2024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万联证劵统计了历年特别国债发行情况。

单个年度发行总规模超过一万亿的年份,除去续发,只算新增的话,只出现过三次。

前面两次是2007年、2023年,以及现在的2024年。

对于特别长期国债,5月13日,财政部公布了今年的发布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图可以很明显看到,20年、30年、甚至50年的国债都有。

为什么要说这个特别国债的利率呢?

因为长期国债的利率,是政府对未来市场利率的预期水平,有一定锚定作用。

而银行资产端的利率,是以国债利率加点定价的。

清华金融评论在2019年发表过《基准利率改革的路径与逻辑》,研究了国债利率和银行利率之间的利差,对经济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美国为例,若这个利差越大,那么就越容易造成经济衰退。

数据显示:这个利差维持在0.5%以下,是比较好的。

现在我们发行的特别长期国债利率是多少呢?

5月17日,30年期的特别国债今年第一次发行,利率是2.57%

5月24日,20年期的特别国债今年第一次发行,利率是2.49%

都知道买房人,一般房贷选择,要么是20年,要么是30年,

参考美国经济运转良好的区间:国债利率与银行融资利率的利差,得在0.5%之下,才是比较合理的。

也就是说,房贷利率大概=20年或30年国债利率+0.5%以下

这样基于长期国债算出来的房贷利率,应该是在3%以内。

但是,现在5年期的LPR,是3.95%。

当然,地方可以做上下浮动的调整,但还是高于3%。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房贷利率在3%之内,恰恰是在公积金贷款利率范围内。

五一七新政后,全国公积金首套房贷款利率是2.85%,跟20年国债利率利差是在0.36%,是在上面说到0.5%利差内。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一直以来,其实公积金贷款利率才是合理的。

七普数据显示,全国参加劳动的总人口,有8.8亿人。

那么问题来了,这8.8亿人中,有多少是交公积金的?

上一期跟大家聊了《全国住房公积金2023年年度报告》

报告里说,2023全年实缴职工1.74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字面上看,在8.8亿人中,至少有7亿人,是没有交公积金的。

而到实际生活中,这剩下的7亿劳动人口,要想买房,只能接受商业贷款利率。

把国家比作一个公司的话,国债是发债出去,借了股东们的钱。

而房贷就是把借来的钱,转手又借给需要买房的人,其中肯定是要有利差的。

只是这利差,是多还是少的问题。

现在刺激政策是什么?更侧重的还是在于低首付、分期首付、先息后本这些,说白了就是加大杠杆。

我一直觉得,降房贷利率,是要比降首付的药效、更有效果。

当然,降价更有效,不过这个方向不在选项范围内。

最近我也刷到不少房产大V账号,逮住“大放水”这个点,鼓吹房价要大涨了。

微观上、居民负债表已经很高了,再加杠杆,其实药效很有限。

宏观上、什么超长期国债、推动“以旧换新”特别贷款工具等带来的货币大放水,于是这些大V认为这是房价要涨的理由。

一个是微观、一个是宏观。

而我想说的是,放水是放水,但放水、不等于实际收入会增加。

如果实际收入没有增加,请问微观层面的居民部门,还能加得动杠杆吗?

总结一下:房贷利率的多少,是基于国债利率的,而两者的利差,又会影响经济的好坏。

如果国债利率继续走低,那么房贷利率也会相应下调,这方面可以去观察接下来超长期国债的发行情况,个人预测商贷利率会进入2字头时代。

至于要不要担心一些房产大V说的放水带来房价上涨,我觉得大可不必。

忽然想起上学的时候,数学作业中总有一道题,说是有一个蓄水的池子,一边进水一边放水,数学老师问到底需要多久这个蓄水池会空。

那时觉得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嘛。

现在看来,数学老师其实教的是一个哲学问题,远没有单单进水和放水那么简单。

实际上,进水之前还有漏斗,放水之后,也还有漏斗。

而且连接每个人的导管,其粗细也不一样。

蓄水池的进水和放水,是一门社会学科,更是一门哲学。

那么房价会不会涨,涨是一定的,不过这是放在长周期的维度上会发生的。

而放在现在,肯定不会。

说房价要涨,那得先见底吧。

西部证劵数据显示:

次贷危机后,美国是快刀斩乱麻、用了3年时间见底。

上世纪90年代楼市泡沫后,日本是用了17年才见底的。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美国是三年见底、八年回涨。

因为美国居民部门贷款房贷是有限责任,所以可以快刀斩乱麻。

而我们是无限责任,所以估计时间会稍微久一些。

李迅雷在今年年初也说了:这轮房地产调整的时间可能比较长。

见底这事,有快有慢,就看我们市场的反应如何了。

这方面具体来看一个数据:房价收入比,是一个地区房子总值除以家庭可支配收入得到的数字。

简单来说,一个家庭需要用付出多少年的可支配收入,才能购置一套住宅。

中信建投数据显示,

我们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普遍在20以上

其中,北上广深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32、38、32以及30。

其他主要的亚洲国家核心城市房价收入比大致落在15到25的区间,

而欧美国家重点城市房价收入比则落在15以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同样是工作三十年,你在北上广能买到一套房子。

但是你在纽约、东京,至少能买到两套房子。

所以,现在我们购房的压力,还是偏高的。

如何缓解购房压力呢?或者换个直白点问法:怎么降低房价收入比呢?

一是降低房价,二是提高收入。

如果前者不在选项范围内,那么只能选后者了。

如果后者也不在选项范围内,最后就剩下居民部门的抗压能力了。

我是堂主,希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我们下期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