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王妤涵

在近期楼市回暖的同时,广州旧改进程也在不断提速。

6月15日,广州黄埔区萝峰旧村改造项目复建安置区正式启动摇珠(一种随机选择的摇号方法)分房,共39栋7225套复建安置房将陆续交付到村民手中。

据悉,6月15至21日为首批次摇珠,回迁房的套内面积从75平方米到308平方米不等,涵盖两房两厅、三房两厅、五房两厅等7个户型,首批共有3541套回迁房。

萝峰旧村改造项目位于广州黄埔区科学城片区核心区域,于2018年1月启动改造,是黄埔区2018年9月获批广东省“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后批复的第一个旧村改造项目。

根据改造方案,萝峰项目安置区分为南、北、东三大片区、6个复建地块组团、共39栋住宅,本次摇珠所涉面积高达86万平方米,创下全国范围内数量最多、体量最大的安置房摇珠分房纪录。

 萝峰回迁安置房 图源:出彩黄埔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萝峰回迁安置房 图源:出彩黄埔公众号

国海证券此前测算,广州是21个超大城市中城中村总建面最大的城市,达到6280万平方米。

而黄埔区的旧改体量则是广州市内最大的区域,在《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中,31个重点推进项目,黄埔区就占了12个。

也正因为旧改体量之大,黄埔也成为广州乃至全国范围内探索旧改新模式和旧改营商环境改革的先锋。

今年4月,全国首张城中村改造项目房票在广州开出,而首批房票安置试点就位于黄埔区的五村七片城中村改造项目。

据悉,“房票安置”是现有货币补偿和实物安置模式的一种补充形式,房票持有人或其直系亲属可以用房票购买纳入“房源超市”的商品房。并且,广州房票明确可全市通用,购房时,购房人需优先全额使用房票支付购房款,再补齐差额部分。

“房票安置主要的优势是降低回迁安置的规模,降低旧改主体前期投入成本(回迁成本和临迁成本);也有利于消化旧改投资主体手上的新建商品住房,回笼资金以推动其他项目投资”,广东省住房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界面新闻指出。

除了旧改模式的创新外,黄浦区的旧改进程也在不断提速。

据《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意见稿显示,至2035年黄埔区(含广州开发区)将累计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达约34平方公里,其中推进微改造项目约6平方公里;推进旧村庄旧城镇全面改造与混合改造项目规模约28平方公里,涉及72条旧村以及4个旧城项目。

本月初,黄浦区再发布了《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关于城中村改造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黄埔正加大决心和力度推动各项目加快改造,在城中村改造中同步规划和建设保障性住房,着力解决黄埔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全力打造“三大工程”的黄埔样板。

近日,位于黄埔科学城城更集团负责的何棠下旧改项目也传来新消息,其融资地块二、地块三已成功签署土地出让合同并缴纳土地出让金、顺利完成供地,也为科学城集团打造的“科城·新世代”项目正式入市按下“加速键”。

从全市范围来看,地区性旧改进程的加速,也让2024年或成为自2020年以后广州的旧改大年。

据合富研究院初步统计,广州今年有面市计划的旧改大盘多达8个,其中涉及到黄埔科学城、知识城,番禺万博等多个板块。

预计这些项目将在未来的6-8年内,陆续投入1500亿,完成接近1800万平方米的建设量,吸引广州全市乃至湾区客群安家置业。

另外,城中村改造作为“三大工程”之一,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也是金融领域的重要发力方向。在当前政策利好下,金融系统正积极通过专项借款、贷款、货币政策工具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三大工程”的支持力度,也有利于旧改的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