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百年建筑与现代摩天大楼交相辉映。
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黄浦区不仅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名片,更是老市民居住密集的核心区域。然而,许多建于上世纪的老旧小区,因设施老化、空间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曾一度困扰着在此生活的居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浦始终将旧改作为最大的民生、最大的发展,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想方设法解决“二元结构”矛盾这一历史性难题,紧扣“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加速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
谁都知道旧改是“天下第一难”,是块难啃的“骨头”。虽是上海面积最小的城区,黄浦区却承担着全市一半的旧改体量。今天,该区已如期兑现旧改承诺,实现了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的全面收官。
近日,《民生周刊》记者走进黄浦区几个改造完成的老旧小区,深入了解政策愿景如何一步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
家住蒙西小区的73岁居民张桂琴,自从小区给每栋楼加装了电梯,终于能自己把重一点的东西拎上楼。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给居民带来的便利不仅于此,小区曾经昏暗的走廊,如今明亮整洁;斑驳的墙体,换上了清新的外立面;社区堆满杂物的空地,打造成绿意盎然的街角花园;满天的“飞线”,被埋入地下管网……
张桂琴感慨:“这里见证了我们几代人的成长,现在小区焕然一新,我们住得安心、过得舒心。”
黄浦区通过多措并举的旧改工程,从社区硬件设施的完善到生活环境的全面提升,让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完美融合,让很多生活在老旧小区的居民都像张桂琴一样,找到了生活的幸福感。
淮海坊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927弄,2023年底开始房屋综合修缮改造,如今和谐融入上海现代化大都市。
原址重建住新房,对居民需求“一揽受理、一管到底”
老旧小区改造,是黄浦区的民生工程,也是城市未来更好发展的基础。作为2024年黄浦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截至目前,“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及旧住房成套综合改造,受益居民3000户以上”的工作目标,已提前完成。
位于瑞金二路街道思南居民区的复兴中路565弄21—25号,是几幢不成套的老旧建筑,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户均居住面积仅十几平方米,居住空间逼仄、厨卫合用,公共设施陈旧、配套不完善,环境脏乱,整体居住品质较低。因此,此处被列为2024年黄浦区第一个“小梁薄板房”改造项目,改造的动作很大,要推倒重建。
“小梁薄板房”,顾名思义,是指房屋梁体尺寸较小,楼板采用较薄的预制楼板。
居民徐文卿今年68岁,1969年搬进24号楼,在这里已经居住了55年。“房龄太长,墙皮都酥了,而且墙体钢筋裸露,水泥脱落。6家人合用厕所,在一个厨房做饭。”徐文卿说,“房子底子差,我再修补也没用。”
随着此处旧改项目两轮征询100%通过、签约日100%签约生效,142户居民低品质的居住环境,终于要成为过去。
思南居民区社区工作人员沈浩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自重建项目启动以来,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将临时党支部建在项目上,抽调骨干力量,并联动凝聚辖区公安、司法、设计团队等资源力量成立工作专班,为142户居民就关心的政策、方案调整、利益诉求、矛盾纠纷等问题,落实“接单即办”的快速响应机制,“一揽受理、一管到底”。
不用放弃好地段还能住上新房,小区居民对小区改造的期盼值都很高,对改造方案都很满意。徐文卿说:“街道、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像给家人办事一样,处处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所以我们对政府的感激之情,怎么表达都不为过。”
项目工作组介绍,项目改造后,将在原居住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为每户居民配备独立使用的厨卫设施,还要加装电梯、增设地下非机动车库,完善相关配套。
改造期间,居民需要暂时搬离小区,在外面过渡一段时间。为此,旧改项目工作组特意做了安顿方案。为缓解老人的焦虑情绪,工作人员耐心介绍黄浦区旧改过渡政策,帮助老人“吃透”搬迁方案、做好过渡预算,做到心中有底。
由于居民中有不少独居老人与纯老家庭老人,如何租房、怎样选址、哪家房产中介靠谱……这些年轻人处理起来容易的事,却让老人们犯了难。
于是,居委会工作人员与社工又主动跨前一步,确认老人的租住诉求后,链接多方资源,联络周边资质、口碑较好的房产中介,向老人推荐符合他们要求的房源。最终,不少有租房困难的老人,都找到了心仪的“落脚处”。
如今,142户居民已全部搬离小区,等着新房建好后归来。
在城市化进程中,上海留存了大量建成年代久远的老旧小区。近些年,上海市黄浦区正在探索对老旧小区进行包括原拆原建等城市更新方式。
绣花式“微改造”,社区与居民形成紧密合作关系
每到周末,张桂琴都会在小区“烟火蒙西”会客厅的儿童书房里,陪小孙子安静地阅读。“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社区。”
在这间会客厅里,挂着居民创作的字画,陈列着居民捐出的书籍,在这里可以开展党群文化、文明公益、亲子交友活动,也可以进行居民与街道、社区的共商共议、共治共享。
与瑞金二路街道复兴中路565弄21—25号“推倒重建式”改造不同,位于打浦桥街道的蒙西小区,近些年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微改造”工程,同样让原本老旧的小区换了新颜。如今的蒙西小区,“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绿化带更美,烟火气更浓,居民的居住体验更好。
蒙西小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区开始出现设施老化、管理服务弱化、资源支撑虚化等问题,且居民老龄化率较高。
几年来,小区在“老”“旧”细微处的改造上下足了功夫:新建幼儿园接送岛、改造街角花园、更新外立面、精细化改造“烟火蒙西”会客厅、打造加装电梯样板楼道、同步完成小区所有门栋外立面粉刷及楼内通信线整理、整理小区架空线3050米、安装外立面三件套(空调罩、雨棚、晾衣架)1468套、为32户居民提供便民维修……
如今,走进蒙西小区,从“面子”到“里子”都焕然一新。通过“微改造”,整体改善后的街区公共环境更好了,绿化空间更充足了,沿街风貌特色更鲜明了,让这个有着40年楼龄的老小区,与周边高楼大厦和谐共生。
在蒙西小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关键。尹晓芸是蒙西小区党总支书记,她也被居民亲切称为“小尹书记”。“改造项目的推进,离不开居民的支持。”尹晓芸说。
尹晓芸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蒙西小区党总支与居民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了“小区自治”和“社区共治”理念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实施。尹晓芸说:“每一次听取居民的意见与建议,我们都尽力去做得更好,最终的目的是让小区更温暖、更有活力。”
淮海坊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927弄,2023年年底开始房屋综合修缮。
老旧小区改造坚持“以人为本、分类施策、精准改造”
黄浦区老旧小区改造的背后,是一系列政策的有力支持与科学规划。《黄浦区旧住房成套改造和拆除重建操作规程(试行)》等规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分类施策、精准改造”的原则。
所以,黄浦区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硬件的升级,更是生态环境的提升、绿化美化与历史文化保护的有机结合。
位于陕西南路39弄,建于1925年的花园式里弄“长乐邨”,到现在已近百岁,这里也是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作为漫画家丰子恺的故居所在地,长乐邨兼具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
经历百年风雨洗礼,长乐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外墙风化、建筑结构松动、楼板渗水、公共设施老旧等问题,居民通过各种方式反映风貌提升和民生改善的需求。
2022年,黄浦区启动了长乐邨的综合修缮工程。
“长乐邨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修缮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切实保护好优秀历史建筑,做到‘修旧如旧’。”长乐邨所在瑞金二路街道锦江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龚建群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改造过程对每一个细节都很用心,施工人员在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后,找寻历史痕迹,决定恢复曾经的“老底子”,力求还原建筑的原始风貌。
龚建群表示,这次修缮打通了居民居住环境改善的堵点,实施屋面翻修、设施设备更新、公用部位提升、厨卫改造、白蚁防治等,切实回应民生诉求;解决风貌恢复的难点,对保护部位进行了详细考证和精细施工;打造区域焕新的亮点,通过建筑修缮、市政改造、社区微更新的“组合拳”形式,将建筑修缮与沿街店铺整治、业态调整、庭院改造等环境提升项目结合,实现历史街区活力焕新。
如今的长乐邨再次成为花园式的里弄,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打卡。纵观黄浦区的旧改,既是一次城市治理的升级,也是一次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12月12日,黄浦区政府召开2025年黄浦区为民办实事项目立项调研会,综合评估2024年项目的完成情况,认真研究明年项目的立项意向,真正把实事项目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原文刊载于2024年第26期《民生周刊》杂志
原标题:《(引题)上海黄浦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主题)旧改,让弄堂老房焕然一新》
记者 | 郭鹏
编辑 |李雪
责编 |姜玉函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体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