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6岁入黄埔,退役仍是中尉,生个女儿却红遍亚洲!
一部近代中国军事史,最绕不过的一所学校,就是创立于1924年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尤其是建校之初那几期,无论是教员还是学员,都是英雄般的存在。从中走出的杰出人物无以数计,诞生的将帅就达3000多名。
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军事干部的新型军政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创建者们所始料所不及的。
截至抗战胜利,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含各地分校)的毕业生(含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毕业的)合计有20余万人,相对于3000多人来说,20余万黄埔生中,大多数没能走向英雄之塔的顶端,而成为战争机器中的普通一员。
1937年的十四期黄埔生中,就迎来一位16岁的河北少年,军校毕业后返乡从军,成为傅作义河北军团中的普通一员。
黄埔毕业从军后,正是抗战的艰难时期,他随部队历经大小数十战,穿梭在炮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却有惊无险地活了下来。因为战功不显,所以,到抗战胜利结束,他的军衔也只不过是最低层的少尉。
虽然如此,他仍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据闻,正面抗战八年,国军阵亡132万余人,而这其中牺牲的黄埔生占据了14.4%。
换句话说就是每阵亡100名国军战士,其中就有14个是黄埔生!按此换算,20余万黄埔生牺牲人数达19万之多,牺牲率高达95%,最终仅万余人幸存!
当然,也有人怀疑这个数目的准确性,抗战时期的黄埔生伤亡人数达不到如此高的比例。但是,不论数字准确如否,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就是,黄埔生在抗日期间做出的贡献是不用怀疑的。
他作为幸存者之一,于1948年末随大队撤退赴台,驻防台南,1952年晋升为中尉。赴台不久,他便被迫退役,拖家带口地定居地处海岛中部的云林县。
云林县是岛上汉人最早开垦的地方,早在明天启元年(1621年)福建漳州人颜思齐、郑芝龙等人率领众人由笨港登陆,安营扎寨,从事开垦。
本就是农家出身的苦孩子,重新做回自食其力的普通人,他并没有觉得太大的不适应。人人都有一双手,只要俯下身子苦干,在这异地他乡还怕填不饱肚子?
死中得活的从军经历,让他变得平和,国事已了,已经退伍的老兵就该为家人谋划了。
他少年曾学京剧,与友人同组建一支名为“康乐队”的小剧社演出赚钱,加上退役金,他又在云林村开了家米店。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渐渐有了保障。
这位在云林村活得还算滋润的退伍老兵,就是原籍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大街乡邓台村的邓枢。
1953年1月29日,邓家迎来了第四个孩子——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女儿渐渐懂事后,就跟着父亲学唱京剧,扮相俊美、腔音吭亮,是邻里眼中的小明星。
女儿的歌唱天赋,更是远近孩子无人能及的,邓枢凭感觉也知道女儿并非池中物,将会是家中“最有出息的”孩子,迟早有一天会一飞冲天的。
果然,就在女儿16岁那年,凭着演唱岛内首部连续剧《晶晶》的同名主题曲而一举成名。
20世纪70年代初期,邓家女儿又以《千言万语》、《海韵》等作品打开香港及东南亚唱片市场。不久,又凭借日文歌曲《空港》获得日本唱片大赏“新人赏”,其影响波及日本。
后来的后来,随着《何日君再来》 《小城故事》 《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我只在乎你》《又见炊烟》《独上西楼》《夜来香》《小村之恋》等等的流行,她的名字红遍亚洲歌坛。
邓家的这位“最有出息的”孩子,就是曾经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的著名流行歌星邓丽君。内地的各个音响店,都有邓丽君的唱片出售。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个时代,没有听过邓丽君的,是绝对的少数。
1990年5月9日,邓枢去世,享年69岁。5年后的1995年5月8日,邓丽君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42岁。就像冥冥中注定好了的一样,这对感情很好的父女,连祭日都只差一天。
(图片来自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