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首日暴涨,今日几度触及临停。

5月22日周三,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正式上市,开放二级市场交易,盘中大涨25%后第二次临停。

行情数据显示,上交所“24特国01”(019742)开市一分钟内涨幅冲至13.1%,触发临时停牌,成交额超1000万元。上文10时,24特国01恢复交易,价格延续涨势,10:09出现125元/张的成交价,较票面价格溢价25%,触发第二次临时停牌,将自15时27分起恢复交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近午间收盘,深交所“特国2401”(102267)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首次上涨达到或超过10%,本所自今日11时14分20秒起对该债券实施临时停牌,于13时14分21秒复牌。

午后,“特国2401”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又冲高至或超过20%,再度触发临时停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今日收盘,“24特国01”收涨1.32%,成交价报101.316元/张,成交7.38万手,成交额达7586万元;“特国2401”收盘涨19.70%,成交价报119.7002元/张,成交3800手,成交额达415.4万元。

根据发行安排,此次于5月17日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是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总额400亿元。该期国债自2024年5月20日开始计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为每年5月20日(节假日顺延)和11月20日,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超长期特别国债怎么买?

要回答怎么买的问题,先要明确一个属性:此次发售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属于记账式国债。

据了解,我国的国债类型主要包括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两种,二者在运作机制、发行方式、变现方式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储蓄国债由财政部委托商业银行代销,直接面向个人发售;记账式国债则是财政部通过政府债券发行系统(一级市场)向金融机构进行竞争性招标,随后中标金融机构在债券交易市场(二级市场)上进行分销和交易,债权将在中央结算公司以电子记账方式纪录。

因此,记账式国债是可交易的金融产品,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即面向公众投资者发行、流通)。交易场所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商业银行柜台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个人和机构能在上述市场购买、流通、转让。

对老百姓来说,要想申购此次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可以直接在网点柜台、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证券公司网点或App购买。

具体操作如下:

1)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开办机构任一网点柜台、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开立个人债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并开通记账式国债交易业务;
2)提前在证券公司开立普通A股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通过在证券交易所开展债券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网点或证券公司APP购买。
(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开办机构名单可通过中央结算公司网站查询,网址:https://www.chinabond.com.cn/gt/gtyw_ltszq/ltszq_yywd/)

5月20日,招商银行、浙商银行首先“试水”,对个人客户开放首批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购买渠道,合计5.3亿元的销售额度当日迅速告罄。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尽管参与年内首只30年期特别国债承销的金融机构达到56家,包括国有大型银行与众多股份制银行等,但仅有招商银行、浙商银行等少数银行开放了个人投资者认购渠道,且提供的认购额度普遍不高。

报道称,主要是有两点忧虑:一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在二级市场流通,交易价格随行情波动,因此投资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波动风险和投资损益;二是此次30年期特别国债中标收益率为2.57%,略高于不少银行3年期存款产品利率(2.5%),也影响了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从基本面看,预计二级市场波动有限

尽管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即火爆”,但长期看,债市波动不会很大。

分析人士向新华财经表示,从5月17日首发到11月中旬发行完毕,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呈现小额频发的特点,这也意味着市场有望避免因集中大规模发行导致的资金面阶段性压力,以及债市波动的加剧。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周冠南分析称:

“特别国债供给节奏慢于预期,且上半年供给进度偏慢,叠加机构配置需求仍在,我们认为,当前债市的长端品种调整风险可控,二季度时间仍是债市的朋友。”
“二季度,在30年期国债方面,各机构在供给高峰期应注意交易风险,建议于2.5%下方关注止盈风险,若调整至接近2.65%,可考虑逢高配置。”

根据财政部公布超长特别国债发行安排,超长特别国债分成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在5月至11月期间,分别按照每月一次共七次、五月和十一月各一次其余每月两次共十二次、每两月一次共三次的频率发行。

接下来,2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5月24日首发,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6月14日首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