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下午,我在附近的一个小店(社区底商)做项目。

完事之后,看店里没有其他顾客,便赖着跟漂亮的店主小姐姐闲聊。

谈兴正浓之际,玻璃门外走来一男一女。

二人胸口挂着吊牌,手上还拿着本本(文件夹),一看就不像顾客。

看到他们尝试着推门,小姐姐赶紧迎上前去。

站在半开的门口,这二人小声地介绍自己是物业的,来为某十字会募款。

物业什么时候被赋予向商户募捐善款的职能了?

空气瞬间凝结。

几秒后,小姐姐把门拉开,礼貌地把他们让进屋来。

接下来的交流如同耳语,很像地下党接头。

全程我都坐在旁边冷眼观瞧。

似乎他们让小姐姐加了微信,还把她拉进了某个群,并对她说,可以扫二维码。

小姐姐说话很小心,没敢对募捐提出半句质疑,只挣扎着针对社区活动咨询了几句。

我看到小姐姐在手机上不停地操作。之后这两人便去了下一家。

二人走后,我问小姐姐捐了没?

她说捐了。

我说要我就捐50元。

小姐姐大笑,哈哈我就捐了50元,你怎么知道的?

然后我们很快达成共识:在人屋檐下,不敢不捐啊!万一他们背地里阴你一下,你很难受的。

小姐姐补充,别的商户都交的比我多。估计签名表上都有数据。

此刻回想这次“募捐”,有几个小问题

第一,小姐姐并没有查看这二人的胸牌,即使查看了,也无法确认他们到底是物业的,还是某组织的人挂着物业的胸牌上门。

当然,也可能这二人哪个机构都不属于,纯粹就是骗子

第二,如果真是物业工作人员,他们的代收行为有报酬吗?如果有,那么这报酬合规吗?怎么出?

第三,小姐姐应该是扫码付费的,虽然捐的钱不多,但全程没听到工作人员提收据的事。刚问了下IA“捐款是否应该有收据”,它的回答是:向XXX(公益组织)捐款后,您会收到一张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

关于该公益组织,最近比较大的新闻,是在去年的8月份。

说的是北京门头沟和房山等地区的重大洪灾,该机构发布募捐公告,结果善款没收到多少,收到更多的却是网友的冷嘲热讽。

更有网友要求公开支出账目,以及基层管理人员薪资待遇,不公布还好,一公布更是炸锅:根据202年3公共预算支出表,该机构平均员工的工资收入高达43万元。

再有一条,说的是去年12月份,该组织在某地强制学校组织学生捐款,家长敢怒不敢言。

此条与我碰到的,物业要求商户捐款,如出一辙。

表面上都是自愿,背后却受制于一种隐形的权力。

美美丑闻之后,某会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其各种骚操作也不断地被爆光出来。

如今到处在都缺钱,高铁水电煤气纷纷涨价,想来该机构筹备款变得更难。

我们理解某会努力推动慈善事业、落实募款的初衷,但是其也应倾听各方的意见和建设,充分审视和挖掘自身的内驱力,策划出更尊重个人意愿、让人自愿参与的募捐方案。

总之,我们尊敬和支持真正做善事的机构和个人。

但一味地强制性募捐,只会让人对慈善活动产生厌恶和抵触,无异于饮鸩止渴杀鸡取卵。

所以为了公益事业的实际效果和可持续性,还请高抬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