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一年中排寒湿,排毒的黄金时间,特别是三伏天.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言讲,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三伏天,是排湿、排寒,调理身体最好的季节。如果有鼻炎,关节痛,怕冷,出汗少,大便发粘,后背僵硬,腿肿,腿沉,痰多,腹胀,有眼泡,身上长疹子,起痘痘,都说明阳气不足,湿气重,如果该排的时候不排,就会把身体的毒素带到秋冬去。那怎么在夏天排湿气,排毒素,下面老陶为你介绍几种方法与技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按摩疗法。按摩足三里穴,按摩阴陵泉穴。经常按摩足三里穴,能够有效的运化水湿,将体内的湿气运化出去,从而达到祛湿的效果。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它主要的作用是能够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泡脚方法。脚是人体穴位最密集的地方,脚上的穴位可以对应所有的经络和器官,泡脚可以有效祛除体内的湿气和寒气。夏季和冬季泡脚水温不一样,夏季泡脚水温不宜过高,水温在40~45摄氏度,比人体体温略高一点即可。水中我们可以放一些东西,可以更好的有助于除湿气。例如花椒。花椒本身也有驱寒的功效,用花椒泡脚可以祛寒,扶阳气。花椒在中医里还有活络经脉的作用,把它与热水泡在一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睡眠。或者艾叶。将艾叶和红花一起煮水泡脚,能够驱走寒气,温暖子宫,缓解痛经,对女性的手脚冰冷、痛经、月经不调等情况非常有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茶饮方法。(1)玉米须茶。夏天喝玉米须茶还有凉血泄热的功效,不仅能够排出体内的湿热之气,还具有抗结石形成的作用,全家人都可以喝。 (2)藿香荷叶茶。荷叶清香升散,具有清心解暑、消风祛湿的功效,藿香能祛除湿气、消解暑热。(3)枸杞薏米茶。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枸杞茶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4)姜枣茶。姜有驱赶病邪的作用,大枣可以保护肠胃,避免姜太刺激,既能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又能助阳气发散以排寒。(5)蒲公英砂仁茶。蒲公英可泻火除湿,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拨火罐刮痧。通过拔火罐刮痧,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排除邪气,让人精神百倍。

5.食疗方法。熬绿豆、赤小豆汤,来解暑祛湿。绿豆是性凉的,它的主要作用祛暑清热,所以是在人有热证的时候才适合,赤小豆没有绿豆那么凉,但是有解毒的作用,同时也去湿,这两个都在一起可是有很好的去湿作用。 绿豆、扁豆、丝瓜、冬瓜等都具有很好的利湿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运动方法。夏季里,从事适度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还可以助消化、促进气血流通,进而防止内生湿邪的产生。

7.生活习惯。饮食上少盐,帮助肾排水,早上吃上三片姜,多吃含有燕麦、琼脂、低聚木糖的营养品。饮食清淡适量。适当午睡,戒烟戒酒,不要直接睡地板,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三伏贴。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夏天是一年中排寒湿,排毒的黄金时间,特别是三伏天,是排湿、排寒,调理身体最好的季节。一年就这一次,千万不要错过了。如果该排的时候不排,就会把身体的毒素带到秋冬去。三伏天做好排湿排毒,秋冬过的乐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