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玉乡大地,万物竞秀,生机盎然,信步于河南省镇平县的城镇、乡村的大街小巷,所到之处花香四溢、绿树环绕,镇平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道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一处处生机盎然的游园,放眼望去满眼皆绿。

走进镇平县贾宋镇苗木花卉基地,各色花卉竞相绽放,散发出淡淡的幽香,玉兰、发财树、桂花等花卉树木整齐排列,处处弥漫着花香和绿……

地处南阳盆地西部的贾宋镇苗木花卉基地,北临G312,东接G207,S248和曲潦线纵横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气候条件属亚热带到暖温带过渡地带,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东花西进的中转区域。

“贾宋镇依托苗木花卉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品质、突出品牌,深入挖掘发展潜力,推动产业走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让‘美丽经济’绽放富民‘钱’景。”贾宋镇党委书记贾苗说。

5月18日上午九点刚过,在贾宋镇紫阳苗圃院内,就有络绎不绝的客商前来挑选花卉,老板杨朝侠一边向客户介绍自家的产品,一边跟工人搭手往车上装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品质花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每年春节前到次年清明节是销售旺季,杨朝侠家的苗圃每天都接待一二十波客人,在传统发财树、铁树及盆景的基础上,他们到广东、福建及山东等省购买多肉以及时下流行的花卉,以此来吸引客商,提升销量及营业额。“现在每天都是忙不过来,家里在县城买了房子,去年还换了新车,日子越过越红火……”杨朝侠笑着说道。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贾宋镇花卉苗木面积达2.8万亩,各类苗木600种7600万株,主导品种以玉兰系列、桂花系列、香樟、女贞等绿化苗木为主,年销售8000万株,产值达到2.3亿元,目前已注册的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突破100家,从业人员8000余人,享有“中国玉兰之乡”美誉。

周永伟是贾宋镇林业站站长,也是该镇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壮大的见证人。苗木花卉产业在贾宋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镇农科所在师洼村进行苗木试点种植,经过反复实验种植,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这引起了其他村的注意,也让镇里看到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产业的希望。贾宋镇就动员各村到师洼村进行学习,随后逐步形成了苗木花卉产业的雏形。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1998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贾宋镇鼓励群众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接踵而来的是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树种花,逐步形成了S248线五个行政村的“产业带”,产业发展的红利给该镇群众带来了真金白银,让群众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近年来,贾宋镇在原有庭院绿化系列,道路绿化系列,厂区绿化系列苗木的基础上,着力培育了一批防风固沙、改良环境的系列品种,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贾宋镇苗木花卉基地已进驻大中型苗木花卉企业500余家,如玉香苑、坤花园艺公司、科星花木公司、绿洲公司等大型企业,尤以坤花园艺公司年产玉兰50万株,已成为基地的玉兰培育种植中心。

贾宋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取得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赢,这只是镇平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镇平县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将造林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站位全局,聚焦生态,着力推进林业建设,全县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为镇平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筑牢生态支撑保障。

“加法”添绿,厚植城市生态底色。镇平全县林业用地面积77.3万亩,森林覆盖率25.2%,现有树种82科217属459种,其中裸子植物29种、被子植物430种。近三年来统筹推进山区造林、农田防护林、廊道绿化和森林抚育等营造林工作,累计完成造林面积8.8万亩、森林抚育19.5万亩。山区造林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飞播造林等方式,以赵湾水库、陡坡水库、高丘水库、遮山、先主山(“三库两山”)及县城北部荒山为重点造林区域,营造山区生态防护林,构建山区生态保护屏障。

同时,镇平县平原绿化利用村旁、田间路、沟渠等地,栽植优良乡土乔木树种,将农田防护林建设与高标准粮田建设紧密结合,促进林茂粮丰。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结合县域实际,重点支持玉兰、樱桃等产业发展,打响镇平玉兰、樱桃等特色品牌。(南阳镇平县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谭亚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