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端午消费数据出炉,嘉兴掀“新中式”旅游热 | 人文经济观察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浙江端午消费数据出炉,嘉兴掀“新中式”旅游热 | 人文经济观察③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顾婷婷 嘉兴报道

端午期间,浙江文旅攀新高。

据浙江省文旅厅最新数据,2024年6月8日到10日,浙江省累计全域旅游人数1440.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0.7%,较2019年同期增长12%。其中累计接待过夜游客833.1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6.8%,比2019年同期增长1.9%;全域旅游收入12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8.3%。

另据浙江省商务厅监测数据,端午期间,浙江省440家重点商贸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13.73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5.1%,较2019年同期增长3.9%。

其中,嘉兴作为全国首个“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端午旅游特色鲜明,掀起“新中式”旅游热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嘉兴文旅局获悉,端午期间,嘉兴全市共接待游客154.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06亿元,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38.13%和30.35%;南湖、乌镇、西塘等三个5A级景区分别接待游客14.30万人次、8.88万人次和14.45万人次。

嘉兴子城“端阳大集”现场/嘉兴市委宣传部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兴子城“端阳大集”现场/嘉兴市委宣传部供图

挖掘端午文化基因 “新中式”旅游走红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屈原说等。

一些古代文献把端午竞渡的起源归于伍子胥。东汉邯郸淳《曹娥碑》载:“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是端午祭祀伍子胥的最早记载,也是史籍中第一次明确提到时间概念。

嘉兴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杨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古以来,嘉兴过端午主要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端午民俗已经成为流淌在嘉兴这座城市血脉中的重要“基因”。2008年,“嘉兴端午习俗”被列为浙江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011年,嘉兴端午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嘉兴已连续第十八年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今年端午期间又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端阳大集”“龙舟竞渡”“民俗体验”“古镇有戏”四大系列活动聚焦于民俗文化的深度体验与探索。裹粽子、做香囊、点雄黄、兰汤浴、射五毒、编彩绳、汉服妆造等“新中式”旅游走红。

各大古镇也举办月河长街宴、凤桥游园会、西塘龙舟巡游、濮院端午祈福、崇福宋韵雅集、乌镇五黄宴等活动,“沉浸式”寻根传统记忆、感受浓情端午。

在嘉兴子城街头,“端阳大集”兼具宋韵风格和武侠风格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区现场,有手持香囊的货郎、“伍子胥”等沉浸式NPC(非玩家控制角色)互动体验,吸引不少游客互动合影,活动现场设置了巨型艾草束等多处网红打卡点,全景式感受嘉兴端午的浓郁氛围。

在桐乡濮院有“挑战古人100天”,沉浸式实景体验古人的生活,也有旨在祈求风调雨顺、地方太平的传统游艺项目—抬阁表演和儿童古风秀等“新中式”创新活动,受到年轻人和孩子们的喜爱。

粽子对于嘉兴而言不仅仅是一道传统美食,更是美食名片,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于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两片粽叶交叉,撒入两把拌好的粽馅,折叠、拿线缠绕,一个四棱四角的粽子就包好了。”在端阳大集现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传承人胡建民在现场给游客展示如何包端午粽子。今年60岁的胡建民从事裹粽技艺已30余年,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粽子制作技艺,一代又一代人一点点积累下来的传统,但现在的粽子产品主要受到老一辈消费者的青睐,想要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还是要多跟他们交流,了解到他们的口味与诉求,并在此基础上创新。”

“新中式”旅游热潮下,嘉兴的文旅经济激发新活力。嘉兴文旅局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联动景区、酒店、商旅综合体等市场主体和龙头企业,推出主文旅活动50余场,群众性民俗活动超700场,据统计,假日游客中90后、00后游客分别占比37.4%和23.9%,分列前两位。

此外,杭州市西溪湿地举办2024国际龙舟文化节,龙舟赛、水上文化表演、国风游园会等竞相上演,近300条龙舟齐聚西溪,争流竞渡闹端午。湖州市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主场文明实践暨江南·民当端午民俗文化活动、“粽享欢乐”端午游园会、东鱼坊汉服游园会等20多场特色活动,预计拉动消费近千万元。

嘉兴西南湖龙舟赛现场/嘉兴市委宣传部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兴西南湖龙舟赛现场/嘉兴市委宣传部供图

“龙舟经济”激发县域消费新活力

体育“搭台”、文旅“唱戏”。

这个端午,“龙舟经济”也不断升温,众多城市借助举办龙舟赛的契机,以赛事促进旅游,激发文旅消费的新活力,尤其是县域经济的文旅消费。

据浙江文旅厅最新数据,端午假期全域旅游省内游客构成中,县内游占51%。截至6月10日,县内游客量同比增长12.4%,较2019年同期增长7.8%。

“龙舟竞渡”作为端午代表性的传统活动之一,在嘉兴各县(市)均开展多种形式的龙舟竞渡,并配套旱地龙舟趣味赛、龙舟巡河、花船巡游、桨板表演等活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这些活动不仅聚焦于激烈的竞赛项目,更致力于为民众打造丰富多彩的观赛体验。比如在嘉兴西南湖,18支龙舟队、8支踏白船队开始比赛,今年,嘉兴充分结合大运河抱城而过的特点,进一步扩大规模、创新形式,踏白船增加绕障碍抢荷花环节,更具可看性和趣味性。

6月10日,嘉兴市嘉善县,一场汇集长三角“各路英雄”的龙舟赛事在浙江嘉善与江苏吴江交界处的汾湖举行,本次龙舟比赛分为镇街道组和长三角组,来自嘉善县各镇(街道)以及江苏昆山、上海青浦、江苏吴江的龙舟队纷纷亮相。此外还有掼牛争霸赛、江南船拳表演和其他丰富的非遗体验活动,而这些丰富的旅游形式都在县域村镇举行。

作为“江南四季 村游嘉兴”的活动内容,嘉兴还启动乡村小龙虾生活节,叠加采摘、赏花、皮划艇、露营、音乐等多元休闲业态,激活县域经济。

端午期间,嘉兴市3A级景区村庄共接待游客41.18万人次,营收1802.6万元,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60.21%和53.19%。

视频拍摄:顾婷婷

视频剪辑:胡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