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西部12个省市中,广西是唯一拥有出海口的西部省级行政区域。但是,长期以来,广西境内的货物出海往往舍近求远,它需要沿着西江航线进入广东,然后从广州出海。目前,广西内河运量的9九成需经过此段,是我国西南水运出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西江航线上的最后一个枢纽,即梧州市的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年通过量已连续两年超过长江三峡,去年的过货量超1.8亿吨,这是国内天然河流船闸年过货量首次突破1.8亿吨大关。广西的货物从广东出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珠三角的繁荣。

更为扎心的是,广西的北部湾港口距离东南亚诸国的距离更近,但是从这里驶来的轮船往往舍近求远,多数在珠三角港口停泊。其实,不止广西,整个西部地区苦于无出海口久矣。比如重庆,当地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到海外,大多数要顺长江而下到上海,再发往世界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长江三峡已经处于满负荷运载状态,过闸船舶平均待闸时间要在7天以上。靠着长江的重庆尚且如此,西部其他省份就不必多说了,物流成为制约西部省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此,广西的交通区位重要性凸显了出来。谋划了上百年的平陆运河终于在2022年秋季动工建设,待运河建成后,将彻底打通广西的“任督二脉”,加速经济起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陆运河的重要性

曾有学者将西江航道与北部湾港口比作广西发展的“任督二脉”,而当下正在开挖的平陆运河正是要打通这个任督二脉,它北起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一路向南,直下北部湾港口,全长135公里,是建国后修建的首条江海连通大运河,工程总投资超700亿人民币,建设工期4年半。如果一切顺利,将于2027年初正式通航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建设规划,平陆运河连通右江、南北盘江、桂江、贺江、湘桂运河和周边铁路网络,可以辐射影响到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省份,覆盖我国西南、中南等大部分地区。这些区域的货轮运往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的货物,将不必走长江航线,而是直下平陆运河,进入北部湾钦州湾,从这个大港再扬帆远航。

由此可见,平陆运河将成为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便捷的水运出海通道。并且将为货运提供成本更低、且更为环保的运输方式。通航的货轮,带来的不仅是物流和人流,还将使北部湾形成各种要素的聚集,使北部湾形成中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新一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陆运河开通后,西南地区的货物如果从北部湾出海,比当下的广州出海要缩短近600公里的航程。如果从重庆出航,到广西钦州港只有1000多公里,为长江航道的一半距离。按照现在的货运量,每年仅是燃油费用就能节省60多亿元人民币。再算上对广西的经济拉动作用,运河所带来的灌溉、旅游、发电、蓄洪、改善水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每年不低于500亿元。算下来,三五年就能收回运河的投资成本。

未来,平陆运河将为长江减负、为西江分流,集聚更多西部地区的货流量,让广西成为西部地区商品出海的首选,进一步撬动中国西南地区的发展,说它改变西南地区的经济与贸易格局,一点也不夸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当下进行的平陆运河工程堪称是妥妥的“国字号”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