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衔完成“基于痰瘀理论论治肝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2023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先后在国内13家重点单位推广应用,惠及肝癌患者数万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新性地提出“肝郁脾虚、阴寒痰毒”乳腺癌病机理论,成功研发制剂柴慈散结颗粒,获得了省药监局批号以及组方制备工艺发明专利,未来有望惠泽更多患者;

深入研究肝癌代谢重编程,2024年5月,关于肝癌代谢重编程论文被国际肝病学顶级期刊《Hepatology》接收……

近年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蒋树龙教授团队依托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济宁市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研发平台,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突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新型青年骨干,并成为国内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最具创新潜力的学术团队之一。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钟海涛介绍:“作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医院依托丰厚的医疗资源优势,聚焦临床上发现的问题和需求,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快向研究型医院转型,涌现出了史冬梅、蒋树龙、江沛等一批创新实力突出的科技人才,一批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并应用到临床治疗中,让医学研发成果惠泽更多患者。”

中医药作为一座蕴藏着无尽智慧的宝库,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潜力尚待深入挖掘。

近年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导蒋树龙带领医院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团队,围绕肿瘤基础与临床问题,积极探索肿瘤发生发展及中医药抗肿瘤作用规律,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科研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带领团队取得了一些优秀的科研成果,关键是医院建立了肿瘤实验室这个大平台。”蒋树龙介绍,他们依托肿瘤实验室,瞄准国内外肿瘤研究的前沿课题,着力解决济宁地区肿瘤疾病研究的关键问题,形成以乳腺癌和肝癌为主的优势研究病种和学术特色。

“让医生也成为‘发明家’。”钟海涛介绍,像支持肿瘤研究一样,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搭建科研平台,高标准建成临床医学实验中心,下设10个实验室、生物样本库和实验动物中心;依托济宁市医学科学研究院,建设了14个研究所,形成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为重点,以疾病为链条的研究框架。医院先后获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单位1个、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2个、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5个、济宁市重点实验室11个、济宁市技术创新中心1个,为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提供了专业的平台。

真菌作为人类感染的三大病原体之一,研究长期落后于病毒及细菌研究。

该院副院长、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史冬梅借助医学真菌实验室优势,带领团队研发了包含真菌免疫荧光镜检及数字PCR快速诊断的侵袭性真菌病的快速诊断平台,将诊断时长缩短至4小时以内,在真菌感染快速诊断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截至2024年初,该诊断平台关键技术已成功实现转化,累计有1000余名急危重症真菌感染患者受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3月5日,史冬梅团队接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紧急求救电话,一名新生儿患者怀疑真菌感染,病情迅速恶化,命悬一线。接到消息后,史冬梅在第一时间获得患儿血样后,带领团队不到5分钟就通过荧光镜检技术发现了血液播散的真菌,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临床,即刻启动抗真菌治疗,患儿顺利得救,转危为安。史冬梅说:“这一成功为团队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也深深印证了临床科研之间相辅相成的重要关系。”

人才是临床科研的第一支撑。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不断探索博士后培养模式,先后与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及企业建立博士后联合培养合作关系,博士后培养实现跨越式发展。医院连续两年获批山东省“博新岗位”,已顺利出站博士后3人,目前在站博士后33人。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鼓励医护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科研立项数量和科研经费持续攀升,近三年累计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8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3项,共获批科研经费619万元。与此同时,医院不断完善科研经费匹配和激励机制,先后列支科研经费3029万元,为科研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脊柱外科主任吕超亮带领团队深耕脊柱微创技术,创新性开展了“脊柱内镜下神经腹侧双侧减压技术”“内镜辅助脊柱骨折复位技术”等原创技术,自主设计了新型镜下旋切工作套管等工具,逐步完善了脊神经减压关键技术,在国家卫健委主办的首届中国医师脊柱内镜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五赛区冠军。

为了不断拓宽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发掘高质量专利及成熟验方,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截至目前,全院累计完成科技成果转化7项、总转化金额707万元。江沛教授及其所领导的转化药学研究团队所建立的痕量质谱代谢组分析方法,实现了临床上一管血对几十种氨基酸、儿茶酚胺、维生素、脂肪酸等几百种小分子的同时检测。现该技术已完成200万元成果转化,正在试剂盒的申报注册阶段,已授权技术专利10余项,该技术获得了“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吕光社 通讯员 胡安国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