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农行客户经理(右)向葡萄农户了解葡萄种植情况。 方蓓晶 摄

走进浙江慈溪市北郊的新浦镇,满目的翠绿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葡萄王国。待到成熟季,摘葡萄、品海鲜、游海塘,便是人潮涌动时,小镇转眼成为周边市民的打卡地。据了解,新浦镇域内共有1.5万亩葡萄种植面积,年产值达2亿元,是慈溪市葡萄种植规模最大的乡镇。

这些年,葡萄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有的改种新奇的新品种,有的进行机器换人,配套智慧农业,有的将大棚改造换代。当然,高附加值、高产出率的背后意味着高投入,葡萄大棚的建设,各种农资、人工等支出,每一笔都价格不菲。此外,农户要增收,村集体也希望通过产业壮大,得以壮大集体经济的经营性收入,这些都离不开金融“活水”的全方位支持。

对此,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宁波慈溪分行通过“整村推进”模式,送金融服务进村入户,从贷给村集体,到贷给带头人,再到精准扶持,破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断点”和“堵点”,连环出招,为乡村振兴注入“造血因子”,取得了显著成效。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其中,增强经营性收入,激发内生动力,可谓牛鼻子。慈溪市是“小家电之都”,厂房需求旺盛。新浦镇老浦村有一块15.5亩的闲置集体土地,多年来一直处于“沉睡”状态,十分可惜。村里提议,何不将闲置地开发成标准厂房出租,用来办公、生产或开设交易中心?

提议一出,附议者不少,但无奈村里有闲地,却没有足够的“闲钱”。2023年,农行宁波市分行推出村集体贷款产品,专门用于支持农村集体发展物业经济。突降的金融“红包”,老浦村喜出望外,立即着手申请。农行宁波慈溪分行马上开启流程,综合利用村集体用地抵押等方式,成功发放宁波市首笔村级平台工业厂房项目贷款。首期金额1900万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第一股强劲“活泉”。

据了解,这一项目有着十足的“共富基因”,建成后招租,收益根据租金和经营利润进行分配。这一信贷支持政策,有效激活农村土地、产权等“沉睡资产”,提升村集体“造血功能”,同时还能有效带动村里的闲余劳动力就业,让大家得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雁群”飞得远,总有“头雁”领。无论是村集体发展,还是个体经营,都离不开“头雁”的引领。老浦村党总支书记冯月溪是当地的乡村振兴带头人,他创办的零件配件厂,在实现自身增收致富的同时,还能带动身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2023年,冯月溪准备更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但是,掐指一算,发现资金缺口还不少。巧的是,正好此时,他了解到了农行有乡村振兴带头人贷款。经过申请,很快,农行宁波慈溪分行就向他发放了100万元信用贷款,成功解决了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难题,帮助其带领乡亲们致富。

据介绍,为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支持乡村振兴带头人创业经验影响到更多人,助力带领其他农户迈向共同富裕,2023年,农行宁波市分行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带头人贷款,采用信用模式支持在农村地区从事生产经营服务达到一定规模,在当地具有较高威望和影响力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个体工商户等,满足其生产经营资金需求。

农民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贷款难”“贷款贵”“放款慢”等现实难题,这背后是由于农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缺乏信用记录、缺乏有效抵押物等,导致农民“想贷不会贷”。对此,农行宁波市分行以“线上+线下”模式,构建农民信贷档案数据库,在农民信贷档案的基础上,依托“惠农e贷”等线上产品,把农民日常生产、供销、消费等数据都变成了可融资的资本,整个办贷过程都可通过线上自助处理。农民通过农行掌银,动动手指,就能操作申贷用贷还贷。同时,利息有优惠,最大限度让利于农,让大家普遍为此点赞。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没有钱引进好的葡萄品种,没有钱搭大棚,更不知道怎么去贷款、能从银行借多少钱。”在新浦镇,葡萄种植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第一产业”。农户徐银权也是其中一员,几年前,他的大棚需要扩建升级,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这可愁坏了他。

新浦镇种植葡萄的农户多,农行客户经理“扫村”一了解,发现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可不少,再向上一汇报,经过量身定制,“葡萄贷”便应运而生。这款产品是专为新浦镇葡萄种植农户定制的“惠农e贷”产品,线上一次授信、3年有效、随借随还、循环使用。

得益于徐银权良好的生产经营记录,很快他便获得了农行宁波慈溪分行的30万元“葡萄贷”专项资金。截至目前,农行宁波慈溪分行已为新浦镇辖内230余户农户提供“葡萄贷”专项金融支持超1.2亿元。

如今,在金融活水的精心浇灌下,葡萄小镇的果香愈发浓郁,金融灌“葡”,助农“萄”金,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扶持了龙头企业,还鼓起了农户钱包,同时又“串”起了美丽经济,助力全域共富,让老百姓的生活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