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年助餐服务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当下有许多老年人在“吃”上存在困难,面对意外受伤、消化能力差、营养流失等问题,老年群体对饮食最为突出的需求其实是营养、方便、省心。近期,西固区先锋路街道幸福社区以需求为导向,提升改造500平方米的助老食堂,为老年人全方位提供实惠丰富的助餐服务,并持续扩大服务半径,专属定制的营养菜肴也能更好地触达老年群体“家门口”,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幸福“食”光。

每日高峰200余人就餐

幸福社区食堂自2016年运营以来,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方便的用餐服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原有的环境已显露出诸多不足,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空间布局都亟待改善。幸福社区食堂积极响应居民需求,进行了全面装修升级改造,引入第三方公司运营,面向辖区全龄人群开放。食堂采用“公益+低偿+市场”的运营模式,分中晚两餐,一周菜品每天不重样,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推出特色精品菜。60岁以上老年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可以享受菜品敬老价优惠,已办卡享受优惠服务的老年人达260余人。目前社区食堂服务范围已辐射周边20余个小区1万余人,每日高峰就餐人群达到200余人。

为拓展惠民便民利民覆盖面,幸福食堂增设“幸福苑”个性化服务,提供“文艺团队聚餐”“老人寿宴”“退役军人活动”“节日家庭聚会”等特色服务,结合不同人群需求,推出堂食就餐、规模配送、送餐入户服务等,拓展社交新空间。制度模式的创新,不仅体现城市温度,也彰显城市品质,让社区发展也有了“更多可能”。

“家门口这家助老食堂,菜谱日日换,菜品丰富,少油少盐,荤素搭配,经济实惠,政府管理,我们更放心。”幸福小区70岁的王先生是助老食堂的常客,对于社区提供的这项为老服务,老人表示很实际也很贴心。

老年人和年轻人成了“饭搭子”

记者注意到,幸福社区食堂就餐人群中不乏年轻面孔,餐厅一方面要保持老年食堂的公益属性,另一方面为了可持续运营,还要实现从“老龄”到“全龄”的跨越。在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前提下采取错峰就餐,为社区居民、周边就业人群等提供餐食,在这里,老年人和年轻人也成了“饭搭子”。

“老年助餐工作是关乎老年人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幸福社区负责人瞿瑛说,接下来,幸福社区食堂将通过提升供餐质量、优化配送服务、拓展资金来源、强化专业管理、创新服务模式和鼓励社会参与等措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需求,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滕效宏 文/图

责任编辑:钟磊

来源: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