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许多农作物迎来成熟收割,那么农田里的大量秸秆如何环保处理?在莫干山镇,就有一套秸秆“源头管控、粉碎还田”的绿色循环利用动作。

记者来到大瑶村,看到几名清运人员正在将田间的秸秆、废弃农作物搬运到货车上。随后,清运人员再将货车开到村里的统一收集点,用粉碎机对秸秆进行粉碎。

“今天已经装了三车,多的时候一天要装六、七车。”清运员卢萍华告诉记者,最近正值豌豆、南瓜等农作物成熟,田间地头废弃物较多,村委安排清运人员收集、粉碎后,会再派人将粉碎的物料当作肥料,直接回田,成功解决了秸秆“消化”难题。

用好秸秆,可以变废为宝,但以往秸秆综合利用的难点在源头,有些村民习惯一烧了之,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于是,大瑶村想出了这套新方式:村干部和网格员分片包干、每天巡查,提前告知村民会有清运员统一收集秸秆,禁止私下焚烧;再由清运员及时处理,形成闭环。这样一来不仅减轻了村民清理的负担,也从源头上管控了秸秆焚烧。

“有好的做法我们就在全镇进行推广,要让老百姓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莫干山镇副镇长闻玉良表示,为了长久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现象,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全镇各村都在积极主动想实招、出硬招。

目前,大瑶村、后坞村等6个行政村的1000余亩农田正在开展“千亩方提升工程”,工程完成后,这些农田将承包给专业种粮大户,能够有效解决秸秆焚烧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此外,全镇所有的毛料加工点都进行了统一选址规划,并全程由机械操作,已实现毛料加工无害无烟化

(来源:德清县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