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5日讯6月25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保障基本民生 增进民生福祉”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燕,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陈德鸿,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邱洪刚,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闵莹和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萧飞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科长褚苗主持。

王洪燕在发布会上介绍,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市残联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兜底保障、养老服务、社会事务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领域,用心用情做好各项工作,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决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提高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将城乡低保标准、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941元、824元、1255元、1072元,将机构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353元、1882元、1332元,将一二级、三四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89元、142元,将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70元、142元,惠及城乡低保对象70529人、城乡特困人员14442人、孤困儿童3998人、困难残疾人31159人、重度残疾人68079人。深化以“早发现、早响应、早服务”为核心内涵的“枣救助”工作格局,落实社会救助“三主动”、提级复审等工作机制,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组织开展“困难群众救助·集中帮办日”活动,将社会救助受理咨询窗口由服务大厅搬到田间集市,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500余份,接受业务咨询4300余人次,现场受理救助申请348人次,经此纳入救助保障132人。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及常态化救助帮扶,依托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完成14110条重点预警数据摸排工作,经此纳入社会救助500人次。推进服务类救助,持续为11770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入户探视、日常护理、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抓牢抓实残疾人兜底保障,截至目前,全市享受低保政策残疾人31421名,为残疾和疑似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346人,组织开展残疾人招聘活动19场次,提供岗位需求12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700余人。

不断提升普惠养老服务水平。强化政策扶持,对每处符合条件的爱心食堂、爱心助餐点给予1万—2万元的建设和1万—3万元的运营补助,目前为84处爱心食堂、爱心助餐点发放一次性建设补贴164万元。实施“枣慈留香·爱心食堂”项目,设立村级慈善微基金26个,共募集资金280余万元,用于支持爱心食堂建设运营。完善长效运营机制,召开全市推进爱心食堂建设现场观摩会议,推广爱心食堂典型案例,形成“党建引领+爱心食堂”“养老机构+爱心食堂”“餐饮企业+爱心食堂”等长效运营模式,今年以来,新增爱心食堂51处,全市共运营爱心食堂160处。健全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规范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生活、护理补贴,为2.3万名经济困难老年人发放补贴1201万元。做优“健康养生·颐养枣庄”品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转型升级,优先增加护理型床位,增强养老机构失能照护能力,新增护理型床位240张。聚焦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活动,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今年共组织各类活动500余场次;实施“枣慈留香·银安计划”关爱项目,为全市约2000名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养老服务。开展全市养老护理员技能提升行动,争取全省养老护理员内训师资培训班在枣庄市举办,来自16个地市约400人参加;举办2024年枣庄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全市共7支队伍28名选手参加比赛,实现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用;开展养老护理员全员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升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为养老服务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持续优化儿童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质效。积极推进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强化精神素养提升、监护提质、精准帮扶、安全防护、固本强基五大关爱服务措施,不断提升留守和困境儿童权益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护佑健康”孤困儿童大病保险等助医助学助康救助项目,进一步提升关爱服务质量。创新设立“枣慈留香·孤困和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基金”,专项用于孤困和留守儿童生活、教育、医疗、康复、心理辅导等关爱帮扶,目前该基金已筹集资金200万元。组织开展“儿童福利保障和救助保护宣传月”活动,以“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为主题,累计开展政策进村(社区)、农村留守儿童微心愿、困境儿童志愿服务等活动450余次。目前,枣庄市已争取全国“护童成长”试点项目1个,促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护童成长”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山东省)工作推进会在枣庄市召开。利用清明节时机,加大殡葬改革政策和移风易俗宣传力度,组织开展“殡仪馆开放日”“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系列活动,推出“云祭扫”网络祭祀服务平台,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宣传单14.6万余份,出动宣传车辆210余辆次,引导群众绿色低碳、安全文明祭扫。近期,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殡葬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排查整治,进一步规范殡仪服务行为,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开展结婚预约登记服务,全市婚姻登记机关在元旦、劳动节、七夕节、中秋节、国庆节等特殊节假日当天,服务不打烊,办理结婚预约登记,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办事需求。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婚姻登记10584对。打造“枣团圆”寻亲服务品牌和“滕阳暖心窝”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品牌,争取民政部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项目1个。聚焦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深入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220余人。

闪电新闻记者 刘聪聪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