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

通讯员 张力

“社区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车棚不仅能遮风挡雨,还能扫码充电,真是太便捷了!”6月26日,站在新改造的车棚前,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街道南苑社区居民袁女士竖起了大拇指。

南苑社区建于2003年,现居住一千七百多户4400余人。由于住户较多、骑电动车出行的居民也多,且老旧小区空间有限、电动车充电端口少,因此,在日常走访中,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不少居民希望新增社区充电车棚的期望。物业也经常收到居民反映,电动车和自行车停放在楼栋门口,不仅影响出行,还存在“飞线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

面对居民的需求,南苑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共同缔造为主线,在社区新增10余处共享充电车棚,还对原有的老旧车棚进行了扩建改造,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便利,有效解决了安全隐患问题。

征集居民意见,制定改造方案

邻里议事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邻里议事会

改造前,社区党委通过组织共建单位、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召开“多方联动”会议,搭建居民议事平台,召开“邻里议事会”,并进行实地勘查,做到精准施策。同时,我们通过张贴通知、入户宣传等方式,了解、摸排、征集居民需求,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并不断优化改造设计方案,以确保改造充分顺应民心、符合民意。

经过“多方联动”机制的高效运作和多次“邻里议事会”的深入讨论,最终决定在一、三、四网格的花坛间隙中搭建10余个共享充电车棚,并对一网格64门原有的旧车棚进行扩建改造。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居民意见的主导性,从选址、设计到施工公司的选择,每一步都凝聚了社区居民的智慧与共识。

满足居民需求,保障改造质量

改造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中

面对部分居民对于噪声、安全距离和采光问题的担忧,社区、物业以及业主委员会代表采取了挨家挨户上门的沟通策略,耐心解答疑虑,并确保施工方会使用降噪雨棚和绝缘材质,同时承诺安装灭火器和监控摄像头以加强安全保障。此外,社区还积极倡议居民充电时关闭电动车报警器,减少噪声干扰。

4月底,共享电动车棚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改造期间,为尽快满足居民电动车停放需求,社区工作人员全程跟进,保证车棚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提升居民生活,共享改造成果

四网格空地改造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网格空地改造前
四网格空地改造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网格空地改造后
64门旧车棚改造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4门旧车棚改造前
64门旧车棚改造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4门旧车棚改造后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打造,共享充电车棚顺利落成。“微改造”的几处空地变身为电动车停放点,并同步增设了电动车充电端口。

6月24日,共享充电车棚正式通电启用,居民们对此反响热烈。社区党委书记喻振杰说:“新设的雨棚不仅解决了充电难题,更为电动车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港湾’,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从细微之处着手,推动社区精细化治理。南苑社区将以此次“微改造”为出发点,继续增强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小切口为出发点,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改善辖区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