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慧果园智能控制系统接入了气象、物联网感知设备及水肥一体化设备等,便于对果树进行科学的种植和管理。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蕾 摄

“一颗梨”的“云”上增值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一颗梨”的“云”上增值之路

驾车穿行在隰县的山野间,一片片梨园映入眼帘。这里,拥有“中国金梨之乡”“中国酥梨之乡”“中国玉露香梨之乡”等美誉,梨果种植面积达38万亩,其中玉露香梨就有23万亩。面对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隰县携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共同探索数字乡村新路径,让古老的梨乡绽放出科技之花。

“以前,村民种植梨树需要人工浇灌,费时又费力。现在,只要打开手机上的软件轻轻一点,坐在家里便能远程为梨园的果树浇水、施肥,太方便了。”隰县寨子乡无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贵平表示。

在无愚村党群服务中心,刘贵平指着大屏幕上显示的智慧果园试点告诉记者,果农可以使用手机实时监控果园状况,精准管理果园。移动云不仅搭建了数据的桥梁,更促进了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梨果产业链条。

当前,云计算、5G、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正逐渐成为乡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作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隰县依托移动云强大的边缘计算能力,探索打造“隰县数字乡村”云平台,为全省乃至全国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无愚村玉露香梨种植基地实现数字化高效管理,就是隰县乡村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

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和销售方式,覆盖面窄、渠道有限,已无法满足隰县农业规模化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隰县积极探寻数字乡村建设与运营模式的优化途径。其间,山西移动联合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参与打造“隰县数字乡村”云平台,为当地乡村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助力。

走进隰县数字乡村示范展厅,记者看到,大屏幕上的“隰县数字乡村”云平台汇聚了当地梨果业、大棚种植业、电商销售业、重点区域监控等百余项数据。山西远大纵横科技有限公司隰县数字乡村项目负责人刘艳春告诉记者,该平台全面建成集农产品种植、产品加工、产品销售、市场监测等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全产业链监测“一张图”,可提供产业实时监控、发展趋势、空间位置、预警预测等分析应用,辅助农业产业种产销一体化决策分析。

在寨子乡的恒温库梨果集散地,工作人员正在使用隰县恒温库管理系统,从预约入库、分拣装筐,到销售出库、冷库环境监测、销售分析等,全部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数据自动化汇集,为梨果产销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决策。

近年来,基于梨果产业的主场优势,隰县在数字“补链、延链、强链”上下功夫,实现了产业提质和市场主体倍增的“双推进”。为解决梨果配套能力不足、种植采收“卡脖子”现象,隰县开发了“念极青”玉露香梨膏、“享之乐”玉露香酒等优质产品。同时,一批生物肥生产、包装纸箱生产、畜牧养殖等企业落地,形成循环经济。“隰游记”小程序推出乡村旅游、农家乐私人定制等农旅服务,形成了“乡村旅游+农家乐+定制周边”等“一条龙”产业链条推广模式,让游客能够通过“线上定制产品款式+商户线下邮寄”模式购买当地特色产品,拓宽了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移动云的助力,让隰县不断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擦亮乡村振兴底色,也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信息“快车道”带来的更多便利。如今的隰县,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农民增加了数字技能“新本领”。数字化建设为该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