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的阅读,总是对我们的“习以为常”和“司空见惯”发起无休止的挑战。刚刚过去的6月,我们选出了16本好书,引领我们看到世界不一样的侧面。

为什么说传统中国农村市场是一个“六边形”结构?人类学家施坚雅在《寻找六边形》中解析了中国农村市场的独特形态;诺贝尔文学奖、奥斯卡奖、《纽约时报》年度好书……这些文化奖项的评选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声誉的影响?你可以在《声誉经济》中找到答案;《我们的作家:拉美文坛十圣》带我们回到“拉美文学爆炸”,而《同时代的北方》聚焦于“东北文艺复兴”背后的历史经验和叙事脉络;绘本《我爷爷老丘》通过孙女视角描绘了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爷爷;《我有自己的宇宙》则提供了心理学视角下年轻打工人在“躺平”和“内卷”两极之间摇摆的内心世界。

在未来,我们会继续每个月向读者推荐一系列最新出品的好书名单。这份书单由王府井书店、新京报书评周刊联合推出。在选书时依旧坚持了书评周刊“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一贯标准。更多书单的详细内容会在新京报书评周刊与王府井书店的微信平台上陆续更新,同时我们也开始在多个城市的书店对书榜进行了线下的展出(展出信息见书榜后),欢迎读者朋友们关注、前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南想象》

作者:朱琺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年5月

推荐理由:

“安南”为越南古名,据说该名称来自唐代安南都护府。安南想象,不言而喻,是安南一地对这世界的想象,原始、无拘束且充满奇光异彩,而在本书中也许更多指的是作者朱琺“对安南的想象”,两种想象相互交织、摞叠,层层推进又百转千回,让人感觉像是从一个迷宫——迷宫不正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的狭窄入口滑进另一个迷宫。

作者二十多年浸淫安南旧籍和中国故纸堆,本书正是以其烂熟的古典文献史料为根基,但又远不止于文献征引。如本书副标题所示,书中所写的是安南“地方的奇迹、异物、幽灵和古怪”,这些怪异(因此迷人)的物事自然早已在这个所谓现实世界销声匿迹,却在另一个世界生龙活虎,恣意生长,只是需要一个乐意浸淫其中的人,将其打捞并激活。“宋初,保存先宋文献最多、多达千卷的类书《太平御览》有一页有一行,征引了东汉《交州异物志》的一个片段……”就是以这种林中小径般曲折的方式,鸬、龙脑、人面蛇、高鱼、飞头蛮、槟榔女等浮出水面。类似“龙脑”“人面蛇”这样的称谓本身似乎就有刺激人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的本领,而随着作者在各种文献之间穿梭,这些物事貌似就要显露真容之一角,又被想象再次塑造,更加扑朔迷离,更加不现实,也正因此,更加真实、有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末代士人的身份、角色与命运:清遗民文学研究》

作者:潘静如

版本:大有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4月

‍‍

推荐理由:

1912年2月12日,宣统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朝无论是从实际上还是从法理上都宣告灭亡,但在一些人心中,清朝却依然固执地存在,这些人便是所谓的清“遗民”,尽管他们的肉身毫无疑问活在已经迈入共和的民国时序之中,但是他们的心灵却自诩依然制造出一种前朝延续未绝的心相。当然,在王朝覆灭的那一刻,他们没有选择蹈海殉国,与之俱去,而是与“新朝”共存,并且自称“不徇一姓之兴废”,不反对新朝,只是以个人身份“守移山之愚”,保持对前朝的效忠,这种自我制造的矛盾身份,让这些遗民成为了民国时期别样的一道风景。

潘静如的《末代士人的身份、角色与命运》讲述的正是这一群自诩为士人的清遗民的命运与选择。比起帝制时代的遗民,他们在殉死、投降与归隐三种选择中,有赖于现代社会的政治宽容,他们走出了第四条路,他们一面宣称自己效忠前朝,一面又并不忌讳做共和民国的官吏。他们往往追慕前朝康乾盛世的光景,在逊帝大婚时也不忘献礼表达忠心,但却更愿意住在西洋列强控制下的租界中,与民国政客做起寓公邻居。嘤社、漫社、赓社这些遗民士人诗文结社的名号与出产的文字,虽然多少能读出国变兴亡的慨叹,宛如前清诗社传统在民国的赓续,但正如潘静如指出的那样,他们的身份大都是“民国官员以及其他各领域的职业者”,政治上的抉择、伦理上的效忠与艺术上的美学,以一种看似矛盾却自圆其说的方式缝合在一起,以至于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昔日活在旧时代的新人,不过是扮演活在新时代的旧人的角色而已。

书中更讨论了日寇侵凌下清遗民们的选择,在他们所效忠的对象前朝逊帝溥仪,被日军扶植成伪满洲国的傀儡后,这些遗民或将对前朝的效忠转移到这个傀儡政权上,成为贻羞千古的罪人,或坚决不与之合作,甚至像郭则澐那样,大书“帝为满洲国执政,清亡”。尽管遗民心中多少仍存王朝更迭的旧梦,但辛亥革命终结的不仅是清王朝,而是整个朝代循环的帝制,革命后的中国已经不仅为一个政权所能囊括,而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是超越统治政权之上的政治共同体。无论是对王朝的效忠,还是对政权的认同,国家超越于两者之上,在这一标准之下的遗民,其扮演的角色,也不能仅仅用王朝、政权来衡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或许也明了这一点,只是他们需要这样一种身份,一种自觉,一种强加于自己头上的道德和伦理的重任,一种能让自己活在自己时空中的怀旧胶囊,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牌子,扛在肩上,让自己成为那个自己不愿承认被时代潮流卷走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作家:拉美文坛十圣》

作者:(智利)路易斯·哈斯

译者:陈皓 等

版本: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24年5月

推荐理由:

“拉美文学爆炸”——无论这个词是否具有偏见性,是否属于外来视角对拉丁美洲文学的判断,我们都不可否认时至今日它确实成为了一个形容拉美文学的标签,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拉美作家被出版社们沿着文学爆炸的脉络反掘,而那些核心作家的书籍更是一本接着一本被出版,可以说作为读者的我们都是这个词语的受益者。但早在80年前,就有人在这个词语之前发现了拉丁美洲作家群体的创作潜力。

1964年,当智利文学评论家路易斯·哈斯撰写这本评论的时候,那批拉美作家还并没有国际性的声誉,例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此时还没有出版《百年孤独》,巴尔加斯·略萨还是个30岁不到的年轻作家,可以说哈斯的这本评论集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他在部分作家享有世界声誉之前便发掘了他们的独特价值。在这本书中,加斯写了与他们相识的过程,写了对他们的印象,还有他们作品的相关评论。可以说在《我们的作家》中我们既能读到这些作家生活化的个性一面,也能读到理解他们作品意涵的不同视角。在路易斯·哈斯深入浅出的作品评论中,如果你是一个怀有文学创作之心的读者的话,它还能激发你的创作理念,让你感受到拉丁美洲那些古怪的故事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国家文化与人文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二字节:过去、偏见和未来》

作者:(英)珍妮特·温特森

译者:苏十

版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中科书院

2024年5月

推荐理由:

小说《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显示了珍妮特·温特森超强的讲故事能力,而《十二字节》告诉我们,这位小说家同时是一位与时代同行的敏锐思考者。她的思想洞察不聚焦于某个特定学科领域,而是从人之存在的根本处出发,也落脚在此,同时她又有对科学、物理、艺术、哲学乃至宗教的整合之力,游刃有余地利用并贯通所知知识,抵达问题的核心。

《十二字节》所思考的问题缘于AI。当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谱曲、写小说,而且效率之高远超人类时,人类所珍视的“创造力”还有何意义?当人工智能的发展以无法预知的惊人速度前进,人类又会面临一个怎样的世界?而当人工智能——珍妮特·温特森更愿意称其为“另类智能”,一种不同于人的智能存在或说生命形式——拥有自主意识,人类又该如何定义自身?尽管珍妮特·温特森知晓其中潜藏或已显露的种种问题,但她对人工智能的现状和发展有不少积极的认知与想象。比如她认为,“AI,这个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劲敌,我们的最后一项发明,说不定也是我们殊死一搏的最后机会——与它相遇,或许意味着我们将抛弃趾高气扬的人类例外论(认为人类在所有生物中具有特殊地位或优越性),学会谦卑……”“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其实是在造神:一个远比我们聪明、脱离了物质、摆脱了人类弱点的神,我们希望它能够通晓一切,给出答案。事实上,如果AGI(人工通用智能)真能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变得像个佛教徒,那么它不会成为救世主:它会引导我们自己走上一条摆脱痛苦的路。这不是处理一场危机,而是将解决之道动态地融入生命之网。”书中多有类似充满洞察与想象的段落。概言之,如果人类不至于过于愚蠢,AI的存在其实可以促使人类反思千万年来形成的固化思维模式,打破自我中心式的思考方式,进而真正探索“我们是谁”这一核心问题。

我们是谁?或者换句话说,我们的根本特质是什么?在最后一章中珍妮特·温特森说:“我们最终剩下的是爱。”虽然她清楚知道人类暴力、贪婪、心胸狭隘、性别歧视又常常邪恶卑鄙,但于她而言,“爱”也是真实存在的,而问题在于内心之爱的贫瘠。提升智力——AI显然将拥有远远高于人类的智力——无法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爱”可以。珍妮特·温特森所说的爱并非空洞虚浮的言辞,一种幻想式的安慰,“爱需要我们竭尽所能调动每一种资源:我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同情心,还有机智的、闪闪发光的、思考着的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有能力面对充满巨变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爷爷老丘》

作者: 余丽琼 文 / [美] 杨志成 图

版本: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24年4月

推荐理由:

亲情、离别、战争、阿尔茨海默症……《我爷爷老丘》是一本深情又富有层次的绘本,从孩子的视角讲述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爷爷老丘的人生故事。爷爷老丘越来越不对劲了,在家的时候,总能听到他嚷嚷着要找他的护身符,他渐渐忘记了很多事,忘记了他曾经是英勇的渔王,骑过鲨鱼、与大章鱼搏斗……他唯一无法忘怀的就是自己的妈妈。他记得和妈妈走散的那天,战争、炮火、大批的人流、涌动的火车站……老丘始终紧紧握着他褪色的护身符。

故事以孙女的视角切入,以一串护身符为线索,将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爷爷老丘跌宕起伏的一生如电影般呈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记忆长河中永不消逝的亲情。本书的文字作者是《团圆》作者余丽琼,以极为细腻的文字讲述了人间最质朴的情感。绘者是曾三次获得凯迪克奖的杨志成,他运用铅笔、粉彩、剪纸、拼贴、影子戏等综合绘画技巧,糅合西方设计理念,将老丘深沉厚重的生命轨迹和情感渲染出来。童年与老年,某种程度上是一体的,生命的重量就在这一本薄薄的绘本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代的北方》

作者:刘岩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4月

推荐理由:

东北,在近年来的影视剧中,成为一种热门地域背景。同时长久以来,东北作为喜剧人才基地的符号印象也十分深入人心。文化研究学者刘岩尝试把当代关于东北的文化现象,放置在东北的历史风貌中去理解。这是刘岩第二本关于当代东北文化的研究著作(七年前他曾写过《历史·记忆·生产》)。前作的终点正是本书的起点。

尽管以“东北”为题的通史写作已经非常丰富,但其书写对象并不具备独立呈现的“地理时间”。所谓“地理时间”,既包括由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定的地域历史,又包括在这种自然条件下人类创造出的共同景观,比如交通、城市。东北与华北,乃至更辽阔的北方有难以分割的联系。这本书的上半部分,重点讨论了东北的区域史与生产史,也就是宏观脉络层面。东北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地位,都深刻影响了其文化表述。

本书的下半部分聚焦于微观地理——以沈阳为例的城市变迁。当老工业基地转型逐渐完成,遗留下的“锈带”城市就成了历史入口的迷宫。早已脱离国有工业生产体制的工人步入老年,成为这些城市的主要人口组成部分。他们的子一辈正是当下东北文学写作的主力。这批东北作家有意无意且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悬疑叙事。刘岩指出,90年代到新世纪初的历史创伤是老工业区悬疑叙事的缘起,“悬疑叙事既是质询历史的形式,也是基于历史对未来可能性的富于张力的探究”。

刘岩认为,这些年“东北”就像一根空洞的捆绳,把不同脉络的文本和话题拉扯到一起,标签和符号取代了社群历史经验,混杂成难解难分的复合体,形成所谓“东北文艺复兴”的舆论。分析这些文本如何产生,探究背后的历史经验和叙事脉络,对刘岩来说有更大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伦勃朗的眼睛》

作者: [英] 西蒙·沙玛

译者: 黄格勉 / 林晓筱

版本:理想国| 上海三联书店

2024年5月

推荐理由:

伦勃朗是最杰出的荷兰画家之一,他的画为什么具有穿透灵魂、深邃动人的力量?画家是如何通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伦勃朗的眼睛》聚焦的正是这一段漫长的旅程。艺术史名家西蒙·沙玛综合大量历史文献和图像学资料,将伦勃朗放置在16-17世纪的历史与时代坐标中,形成了这部融合历史、艺术与人物的传记作品。在宏大的历史坐标之外,西蒙·沙玛的论述更结合了伦勃朗的生平,包括他的恩师与赞助人,他与情妇的纠葛,他失去亲人的痛楚,他的挥霍无度,他的风光无两与败落。

这些纷繁复杂的经历与近400余幅画作形成互文,映照出一个作为天才,而远非圣人的伦勃朗。对伦勃朗来说,不完美是人类的常态,他把人类的所有缺陷和弱点都清晰地彰显了出来,不仅作为合适的描绘对象,更是作为值得爱与拯救的对象。这是透过伦勃朗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与生命,也许这正是为何他的艺术能够经久不息地打动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嬉游志:透过电子游戏看世界》

作者:孙静

版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24年4月

‍‍推荐理由:

电子游戏让包括电影在内的所有文化经济都难以企及。对于热衷于游戏的年轻一代而言,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感知和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之一。《极圈以南》《永夜:雪落》《失踪》《刺客信条:大革命》《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绘真·妙笔千山》《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纪念碑谷》……作为一种交互媒介,游戏用另一种方式打开了世界,在与游戏相伴的旅途中,孙静看到了人们对游戏的态度各不相同,并将其分为四类人群:游戏难民、游戏窥视者、游戏移民以及游戏原住民,并将自己归入游戏移民的范畴。

将游戏作为方法,游戏次元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电子游戏何以具有思考世界与社会的可能性、参与深层问题的建构?从萌芽到VR,电子游戏在全球范围内的演变,何以孕育出一个兼具多元性和世界性的全球玩家群体?该书融合了作者的学术实践、从业经历和人生轨迹。作为一名游戏文化学者,孙静用大量的概念和理论对游戏内容、游戏发展、玩家参与方式、社会对待游戏的态度等进行文化和哲学上的思考与表达,以期可以从严肃视野呈现出一个更为丰富、多层次的游戏世界,试图为人们提供一种理解世界的全新视角,以及更多可能性。同时,书中对于游戏素养的探讨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

作者:秦涛

版本:大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5月

‍‍

推荐理由:

美国法学家朗·富勒虚构的“洞穴奇案”是每个法律学习者难以绕开的经典案例。不过,它更多植根于西方社会的语境。从比较的视角来看,不同传统文化下的“奇案”之“奇”不尽相同。例如,在中国历史上,诸如“嫂溺,叔是否施以援手”的问题,各家意见存有争议,但在西方法律学者眼中,问题的答案可以清晰无误。在法律学者秦涛看来,形成这种差异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古人对于“人伦”的关注,尤其是对不同层次人伦价值冲突的关注。这种关注构成了中国传统语境下的法律兴奋点,也使得“洞穴奇案”式的争议情境在中国有可能会导向截然不同的讨论。

本书构造了一个基于中国历史上真实案件的“洞穴公案”:灾荒之年,陈祥带父逃荒,路遇同样逃荒的杨氏兄弟。半途中四人在一洞穴休息,不料洞穴被暴风雪封住。在食物与水耗尽后,陈祥欲削肉喂父,父亲极力拒绝。随着时间流逝,陈父生命垂危。在其神智不清时,陈祥击杀一名同行者,用其血肉维持了父亲生命,直至逃出生天。被官府发现后,陈祥主动自首,详陈案情。

围绕此案,多方人士轮番参与辩论,读者们可从中窥见中国法律史上的诸多关键性问题,例如,作为中华传统社会最为重要的伦理价值之一的“孝”,其具体边界在何处?忠孝与仁义的关系为何?在这一公案中,法律与道德是否真的构成冲突?通过辩论的展开,作者用一种更引人入胜的方式书写了一部简明的中国法思想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熊口归来》

作者:[法] 娜斯塔西娅·马丁

译者:袁筱一

版本:光启书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5月

推荐理由:

2015年夏天,一位法国人类学家在独自前往勘察加半岛做田野时,被一头熊咬去了半边颌骨,劫后余生。辗转多所医院、经历反复的手术与漫长的康复期后,她迎来了某种新生,“半人半熊”的新生。在这本书中,她记录下“熊吻”事件之后,她所走过的一整个秋冬春夏。对一个人类学家而言,这场奇遇提供了某种重新看待自我存在与周遭世界的契机。

在寻常看来,遭遇野熊袭击无疑是一起意外遇险。当心理医生在某天走近她,询问她“夜里睡得好不好”,并耐心等待她讲述野兽、血盆大口、利齿与惊惧时,娜斯塔西娅只是冲她笑了笑,并告诉她,“夜里更好”。她不断回想相遇时的场景,稍有恢复后又重返极地原住民部落,试图弄明白那头熊在扑向她,最终又放开她的那些瞬间究竟在想什么。这是对“万物有灵”论的一次全新的迫近,娜斯塔西娅不满足的是,“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别的存在都只缩减为我们自己灵魂的状态?”再进一步,当我们身处一个人类足迹从未停下步伐的世界,我们还有可能感知到人类之外的意愿、那种不受人控制的意愿吗?

当人与自然的边界消失,看似普通的人脸之下同时寄居不同的存在形式,单维度的“身份”被全然推翻,我们又会如何觉察所谓的生命与文明?人类学或许能再一次带我们抵达这些未知之地。又一个春天里,娜斯塔西娅即将再次离开勘察加半岛时,她被问及“人类学究竟是怎么做的”。“我只知道自己是怎么做的,”她熄灭手中的香烟:“我走进,我抓住,我翻译。那些来自他人的东西,经过我的身体,去向我不知道的什么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誉经济:文化奖、荣誉与文化价值的流通》

作者:[美]詹姆斯·F. 英格利希

译者:芮小河/党争胜

版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过去百年间,文学、艺术类奖项以惊人的速度在扩增。文学界甚至有一则流传广泛的笑话——“文学奖比作家还要多”。但与此同时,该现象却并未在学界研究中引发相应的关注。美国文化社会学者詹姆斯·F.英格利希采用一套特定的经济学术语,从而搭建起解读文化奖项与声誉生产的系统性框架。

全书详细回顾了20世纪以来,文化奖的兴起与迅速扩散的历程及其逻辑。在此基础上,作者继续审视评委会内部的运作机制,在内部劳资关系的紧张压力下,奖项管理方具体如何与评审博弈;以及作为象征的奖品、奖杯、颁奖词等在设计背后埋藏有怎样的玄机。无法忽视的还有处于这套声誉经济游戏中心的评奖对象。文化奖如何又为何不鼓励人们明确表达对它的肯定和赞同?历史上经典的颁奖丑闻里又渗透着怎样的文化奖游戏的新玩法?在“乱花迷眼”之下,文化奖的运行逻辑实际上持续影响着世界文化政治的走向。不论从专业性还是可读性来说,该书都是该话题下值得关注的成果,它提示着文化研究的另一个导向——那些看似与文化无关、仅被当作文化生产机器的象征物亦关乎当今时代的文化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有自己的宇宙:混沌中清醒做自己的行动哲学》

作者:钱婧

版本: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近年来,有关工作的话题屡屡引起广泛的讨论。不过,在这一代自称“打工人”的年轻人的话语中,职场常常以一种负面的形象出现。工作与“疲惫”“pua”等词汇挂钩,老一辈“以厂为家”“敬业奉献”的价值观则备受质疑。有人认为,工作仍然应该是实现自我的地方,却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下屡屡受挫。另一些人则认为,工作应该与生活切割,不要把爱好发展成工作,上班时当“牛马”,是为了早日财务自由,提前退休。于是以一种纯粹工具化的态度看待工作,走向对待工作的犬儒主义。

在长期耕耘职场心理学领域的学者钱婧看来,这两种情绪都是某种脱离现实情况的“梦幻我”的体现。而在这两种极端情绪之间摇摆,恰恰是当代年轻人在职场陷入迷茫、感受不到快乐的重要原因。通过多年的实证研究积累,她希望在本书中引导年轻人意识到脱离“梦幻我”思维、构建“核心我”的重要性。这种思维模式相信在“以自我为中心”和“顺从他人”这两极之间存在一个平衡态,人也可以通过具体的行动与实践接近这个平衡态。除了明确自己的核心职场任务、培养“软能力”等观念层面的启发之外,本书也如标题所言,更强调一种“行动的哲学”。很多时候,职场人的精神内耗与焦虑,往往并不能通过反思或是类似“00后整顿职场”之类的宏大叙事完成,而需要借助日复一日、具体而微的专注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太阳:抑郁与忧郁》

作者: [法]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

译者: 郭兰芳

版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忧郁与抑郁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被人们混用,尽管两者在病理症候上存在差异。同样地,尽管大多数人唯恐避之不及,但历史上有很多为忧郁/抑郁正名的书写和理论,试图从这种看似负面的情感中发掘能量。罗兰·巴特的弟子、法国思想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的这本《黑太阳:抑郁与忧郁》就在精神分析、文学与艺术之间,聚焦这种现代社会中极具代表性的精神危机。

书名“黑太阳”的意象来自奈瓦尔的诗作:“我唯一的星辰死去了,我布满繁星的诗琴/带来忧郁的黑色太阳。这位19世纪的法国诗人常被认为是在不堪癫狂症的折磨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克里斯蒂娃逐字逐句地对诗句进行拆解分析,指出奈瓦尔的精神病使他得以“触及语言和人类存在的极限”,对于他而言,书写忧郁是一种“暂时的救赎”。

除了奈瓦尔以外,克里斯蒂娃在这本书中还对德国画家荷尔拜因、陀思妥耶夫斯基、杜拉斯逐一进行分析以探讨忧郁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证“崇高诞生于忧郁之中”,忧郁者可以通过文艺创作而克服主体性的精神危机,使主体重塑虚无,从而穿越忧郁、超越分离的痛苦。《黑太阳:抑郁与忧郁》未必是摆脱抑郁的指南,却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抑郁者痛苦、深邃而有创造力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找六边形: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作者:[美]施坚雅

译者:史建云 徐秀丽

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4年5月

推荐理由:

“走,赶集(场)去”,这句庄稼人和小商小贩的口头禅塑造了中国农村的市场。天刚亮,庄稼人带着背篓或提兜出了门,走在村庄小路,一路上遇见各种熟人,关系好的还可能结伴同行。离开村庄,来到更宽大的马路,邻近几个村庄的人也都来了。他们这是往集镇的方向走去。可惜那个时候的人无法有条件在上空鸟瞰,要不然,他们本人也会惊叹于这幅周期性出现的、无边无际的画面。我们此时想象的这个景象,在上世纪60年代,被美国人类学家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1925—2008)形容为一种“六边形”结构。六边形是成熟市场区域形态最接近的模型,这不是他发明的说法(有不少误传),他要借用这个说法来说明传统中国农村市场的普遍性,而非特殊性。他的《寻找六边形: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在1998年出版中译本,当时直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此次时隔26年再版,书名加了“寻找六边形”。那么作为读者,我们既可理解为,这是研究者在田野和档案里“寻找六边形”(写作的文本),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在市场活动中“寻找六边形”(实在的文本)。

以集镇为中心,在它的四周分布着村庄。以中心或中间市场(更大的集镇或县府所在地)为中心,在它的四周分布着集镇,也就是初级市场。这种分布往往不止一环,而是扩散至两环或三环。任何一个农户都能找到一个最便捷的市场。他们选择去哪个集镇,并不必然与行政划分重叠,在A镇的农户可能很少去A镇,去的最多的是B镇,并且认为在市场意义上归属于后者。当然,集镇市场的交易活动是周期性的,长则半旬一次,短则隔天就有市,如逢单赶集(每月的1、3、5等日子)。施坚雅在此处的分析是精彩的,他发现了中国古人如何利用干支、节气等计算方法来设定赶集日,尤其是他看到其中的算法奥妙,以干支为例,每12天开3次市的市场是多见的,4次则罕见,这是因为假如市场规模扩大,前者可以简单地加倍,调为开6次市。以节气开市不多,他提到台湾凤山有一个市场是每个节气开一次,此为一例。初级市场、中间市场和上一级的中心市场,其开市日一般会错开。凡此种种规则,多是由人们自发形成。

一言以蔽之,施坚雅使用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为读者提供了关于中国农村市场的一种解释,为了交易、交换的方便,人们形成赶集契约,在空间上浮现出六边形特征。不过,受制于田野调查的弱点,他当年(1949-1950)在成都平原的调查无法表述整个四川的农村,他把界于村庄与集镇的市场叫作“小市”,认为四川缺乏小市,因此把“幺店”(四川方言)算作小市的一种。若是对四川丘陵和山区加以考察,是不会贸然得出这一结论。他在书中评论杨庆堃和费孝通两个人的村镇研究时,也提出了他们的“贸然”。杨氏认为中间集镇在市场和政治上是重叠的,费氏则相反,他认为此两种都不对。但是他没有指出杨氏和费氏的发现之所以不同的理由,其实费氏研究的长三角地区,原本在明清时期就自发形成了多种市镇,有的是在交通要道,有的是在寺庙附近,有的是在商人家乡。这也说明了中国农村内部的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安石“强辩”考:十一世纪中国政治的常识与诡辩》

作者:周思成

版本: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4年5月

推荐理由:

太史公在记述中国最著名的暴君殷纣王的诸多恶行时,别具深意地开列第一条恶状乃是“资辨捷疾”——灵敏而迅捷的辩才。辩才无碍在今人视之,毫无疑问是一大优点,但太史公却点出了这一看似优点的辩才,是如何成为殷纣恶行的遮羞布,“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辩才足以颠倒是非黑白,文过饰非,成为恶行肆无忌惮的最强助力。因此,辩才在中国古人眼中,不像今天被视为一种优点。尤其是“强辩”。当“强辩”这顶帽子被众多政见反对者一致加诸宋代熙宁变法的中心人物王安石头上时,就不得不让人认真审视“强辩”这一政治人物的个性,对于王安石以及整个熙宁变法所产生的影响。

《王安石“强辩”考》即是以“强辩”为中心,重新阐释了一段与传统历史叙事面目殊意的变法政治史,作者周思成没有将目光聚焦在朝堂两派的政见差异上,而是特意聚焦在变法中新旧派的个性与他们的辞章之上。辩才 不仅是王安石的个性特征,几乎可以说是变法派整体的共性,为王安石所擢引的变法干将,如吕惠卿、章惇、曾布等人,无不口利善辩,他们在朝堂上以辩才击退那些反对变法的声音,将变法政令强制推行下去。可以说,纵观熙宁变法,几乎都聚焦在朝堂争辩之上,而双方辩论几乎成为了高层政治运行的枢纽,这很容易给人产生了一种错觉,即北宋朝堂上的两派政治论辩,几乎等同于现代议会政治上的党派辩论。

如果本书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么这本书也仅仅是一本庸常之作而已,但本书在第二章中即点明了宋代朝堂争辩与现代议会政治辩论之间在本质上的区别。政治辩论确实是一门“说服的艺术”。但现代政治辩论说服的对象乃是公众,权力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来源于公众的认可,政客在议会上的口才利辩是要争取到公众的支持。但宋代的朝堂政治争辩却截然相反,臣子所竞争的对象乃是高踞龙榻的君主,君主的意志才是权力的来源。就像本书第二章所援引的王安石的那句话,变法推行与否,“事不在庙堂,乃皆在圣心”。庙堂上所有争论的中心,都在“人主之心”。如果是一位弱势君主,那么朝堂上的论辩多少能向民意公论的方向有所施展,但主持变法的宋神宗,却是一位强势君主,为了绕开制度对皇权的束缚,神宗大搞御批政治,“裁决庶政,动出亲札”,多以君主个人意志裁决来取代官僚体系的正常运作。神宗更亲自下场参与庙堂论辩,以他的君主威权来压制异见。

君主如此公开在论辩中表达个人好恶,因此在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体系下,不论是逢君上位,还是得君行志,都不得不以神宗之好恶为好恶,在这一基础上,传统限制君权的三大支柱:天谴、民意、祖宗之法,都可以按照君主意志来随意缘饰,以至于天变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惧,甚至所谓的民意,也可以按照变法者的意志成批制造出齐声赞同,而将反对变法的民间抗议贬为无知愚民。神宗所谓“愚民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朝廷兴作,如实知其利,假令强率以就功绪,当亦无害”——这句话几乎可以作为君主的独断宣言,而所谓的变法,也很难不蜕变为君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天下民众头上的“强加的善意”,而这种强加的善意,很难不等同于恶意。

“神宗有不能畅言之隐,当国大臣无能达其意而善谋之者,于是而王安石乘之以进……此非安石导之也,其志定久矣。”王夫之在《宋论》中曾如此论述熙宁变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安石的强辩,看似是为他的得君行志打开通道,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他的强辩更像是神宗的一件趁手的工具,可以用来驳倒朝堂上异见的声音,可以用来解脱缠绕在皇权之上的桎梏,并且可以用来文饰君主富强开拓的勃勃野心,甚至可以打消君心中那丝道德与现实的顾虑。在这皇权无止境扩张的权力网络中,王安石的强辩,就像本书第一章所引用的那个王安石的梦境一样。在梦中,一位服古衣冠而貌伟甚的人来拜谒他,他自称是与殷纣在暴君排名榜上不相上下的夏桀,要与王安石“论治道”。王安石与他“反复百余语,不相上下”,醒来时汗流被体——与夏桀政治论辩不相上下,这个故事的寓意不言而喻,尽管这个梦未必真实,但它更像是一则政治寓言。所谓的政治辩论,比起是非,更关注成败,而辩论的成败,与现实的成败,也并非一致,但悲剧性的是,三者却总是被混为一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心之旅:探索山洞、岩穴与地下世界》

作者:[意]弗朗切斯科·绍罗

译者:文铮 李欣怡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3月

‍‍

推荐理由:

在岩壁的那头,在风声呼啸的窄道之外,在群山的腹地,在绿林中敞开的竖井里,在冰川闪闪发光的洞穴中,在地下河途经的山体中,扑朔迷离的地下世界在我们眼前缓缓打开:巨大的空庭、极高的瀑布、发光的生物、神秘的回声、梦幻的水晶洞、地狱般的蒸汽、原始的祭祀雕塑、被遗弃的骸骨和无处不在的黑暗与未知。

带领帆船横跨大西洋,到达地球两极,进入太空并绕地飞行……人们总是渴望着看到地球的全貌,但一切并非如此简单。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世界会是怎样?法国皮埃尔·圣马丁深渊,墨西哥奈卡巨晶洞,格陵兰岛冰川瓯穴,世界已知最深的维洛夫金娜洞穴,越南韩松洞,委内瑞拉特普伊山……在探险家、地质学家和岩洞学家弗朗切斯科·绍罗的探照头灯下,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展开了一个既恐怖又魅惑的地下世界。如同石子滚向未知的方向一般,一场场地下之旅,打开的正是一次次探索的边界。如同头顶的太空如此浩瀚渺茫一样,地下深远的世界同样扑朔迷离。显然,通往地下宇宙的求知之旅,同样是对世界和自我的深刻探寻。对于无法亲临现场一睹究竟的我们来说,这本胸怀宇宙,却又饱含温柔的探险之书,也远远超越了其所记述的故事本身。

新书月榜,去往城市和书店

因书而遇。新书月榜。正在去往更多城市与书店。2024,期待更多伙伴和我们一起,通过新书月榜栏目,让好书与读者相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tation 24

北京·中信书店|拥抱每一个柔软的今天

在北京合生汇商场的二楼,走进中信,一切喧闹好像都瞬间远去了,而且,人的状态似乎也在走进书店后微不可察地变化了,就好像从一种庞大的城市生活里、从一枚生产线上的螺丝钉,重新成为一个人,渺小却也不被定义的人。

中信书店大多开在城市的闹市区,工作间隙、逛街休息,因为离得近,人们总会时不时地去到那里。但书店就是这么神奇,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在那里做着和在咖啡馆一样的事,喝点东西、聊聊天,但感觉就是很不一样,就像在这家中信书店里遇见一整面毛茸茸的JellyCat (一个玩具品牌) 墙的时候,总有些天真烂漫浮出来,让人想要去拥抱每一个柔软、可爱的今天。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tation 17

沈阳·呐喊书店|唱片里播放着永不落幕的夏天

地处东北,沈阳的夏天总是短暂的。 但走进呐喊书店,总似有一种永恒流转,就像书是一段记忆的切片,永远停驻于某处; 就像店里播放着的唱片,不知所起所终地旋转,播放着一个永不落幕的夏天。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tation 12

武汉•境自在书店|如此陈旧,如此美好

很难想象一家只有几十平米的小小的书店里,有如此层层叠叠、似乎无穷尽的宝藏处——金陵十二钗的匾画、新裤子、读库、钢琴模型、杨绛,读来总让人不免有落泪冲动的书店周年系列特刊《去生活》……十年来的书店生活,就通过这样一个一个物品,沉淀为整个空间的一部分。这家书店是让人震惊的,因为它始终以内容为先,因为它勇于去真正地慢生活,因为它总是默默地坚持做着那些在人们看来不甚有收益的事,但就是这些坚持,让内容真正内化、长成为这家书店的根骨,也让这个小小的空间伸延如大地开阔。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tation 07

大庆·百湖城书艺馆|岁月本长,慢半拍、再慢半拍

当南方已经完全被炎热所占领,大庆的树荫下还巴适得很。 这个北方小城就像是一个有点慢吞吞的读书人,在时间的轮转中,总是慢个半拍。 岁月本长,念念远山,就偶尔不去做一个赶路的人吧,缓慢地活着,在书里,一个字一个字地走到很远的地方去。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评周刊•新书月榜,期待遇见更多的书店!有意合作的书店或空间,欢迎发邮件至zhangyao2023@bjnews.com.cn。“阅读需要主张”,我们相信——好的阅读过后,会有新的世界出现。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编辑:宫子、李永博、张瑶;海报设计:师春雷;校对:王心。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文末含《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刻购买《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合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