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发海撰述 刘经国整理

我是一个地道的荆门城关人,1932年2月1日出生于城关枣园街(现为团结街),1947年8月进钟祥石牌私营企业当学徒,1948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8月分配到荆州地区贸易公司荆门县商店工作。1955年2月入党,1955年9月调入荆门县委机要室,以后先后调到县委组织部、县监委(纪委)、县政府监察室、县工交政治部、县民管站、县纪委等多个部门(单位),1980年调任沙洋镇纪委书记,1991年任镇人大主任,1992年退休。从1950年到1980年这30年,我都在县城机关工作。特别是从1955年到1980年这25年,我基本在县委、县政府首脑机关(机要室、组织部、监委、监察室、纪委等部门)工作,所以亲自参与、处理或耳闻目睹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大办钢铁”运动

1958年,国家提出全面“赶英超美”的宏伟计划,而实现钢铁产量的赶超,就成为其中最过硬最核心的指标。8月17日,中央北戴河会议提出1958年钢产量比1957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这是一个严重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会后,为了在余下4个月的时间里(前8个月只生产钢400万吨)完成钢产量翻番的任务,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办钢铁群众运动。一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制定炼钢计划,级级下达生产指标。各地围绕提高钢铁产量、完成赶超任务,夙兴夜寐,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

全民钢铁大跃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民钢铁大跃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荆门是个山区面积较大的县,森林资源丰富,蕴藏多种矿产,历史上就盛产煤、铁、铜、石膏等,只是缺少水路、陆路便利,资源难以大规模的利用。为此,荆州地委和荆门县委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以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北部山区为基地,落实大办钢铁(也称大炼钢铁)计划。当时的口号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盐池仙居乡盛产煤炭,栗溪铁坪乡盛产(贫)铁矿石,沙洋汉江盛产铁矿砂,仙居、铁坪相距也不远。这为大办钢铁提供了一定基础条件。当时的设想非常宏大,在仙居、铁坪建设两个大型炼铁基地。荆州地区的一个基地设在仙居(当时荆州地区大办钢铁的重点是在松滋刘家场。由江陵、松滋、公安、石首、洪湖、监利等县农民出工),荆门县的基地设在铁坪。规划建设一条从沙洋到仙居的铁路,将从沙洋汉江淘来的铁矿砂,通过火车运往仙居炼铁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宋庆龄在自己的小花园建起小高炉,亲临炉前掌钳锻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宋庆龄在自己的小花园建起小高炉,亲临炉前掌钳锻打

为此,地县两级在荆门境内分别成立了两个指挥部:荆州地区指挥部设在盐池仙居乡,人员由天(门)潜(江)沔(阳)农民组成,负责建设荆州炼铁高炉。荆门县指挥部设在栗溪铁坪乡,人员由荆门农民组成,负责建设荆门炼铁高炉。地委一声令下,从各县调集10多万农民参加大会战。一时间,偏僻的山区车马聚集,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当时,全国上下大办钢铁,全民动员深入人心。我在调查案件时,正好路过仙居、铁坪,慕名来到现场,专程感受过热烈甚至疯狂的氛围。

由于从沙洋到仙居的铁道正在修建中,建设高炉的速度等不及运输铁矿砂的进度,因此,两个炼铁基地的原料都来自铁坪乡的贫铁矿。另外,由于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家家户户都吃公共大食堂,老百姓家里的锅碗瓢盆已无用武之用。因此,凡是带铁的日常用品都要主动上交,有些地方甚至连带铁的农具也被收缴,然后砸烂了去炼铁。

砸锅收铁,所有金属家当都用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砸锅收铁,所有金属家当都用上
保存着光秃的木箱,墙上的钉子都拔下来,有颗炼铁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存着光秃的木箱,墙上的钉子都拔下来,有颗炼铁的心

我到现场看到,两个基地的圆柱形土高炉,都建在平地上,和当地的民房基本平齐。高约4—5米,直径2--3米。炉体由耐火砖砌成,外观呈浅黄色。炉体上部塞满铁矿石和破铜烂铁,炉内用块煤作燃料,特大鼓风机把炉火吹得通红,炉顶白天看是冒着白烟,晚上看是冒着红火。矿石熔炼到一定程度后,再把铁水倒进模子,冷却成长方形铁锭,长70-80公分,宽50-60公分,黑头黑脑的样子,上面铸着“向荆州地委报喜”等字样。

土高炉建设和生产工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高炉建设和生产工地

荆门除了建炼铁高炉,也还建过炼铜高炉。县商业局和县供销社曾在西河管理区铜魔岭(现属栗溪)合建过炼铜基地。据当地人说,早年四川的苏老爷(不知何人)在此开采过铜矿,炼铸铜锭,一种20文的铜钱就是用这里的铜锭铸造的。没人知道从哪年开始采挖铜矿,但是山里还存留着许多古老矿洞,里面早已积满雨水。有一次开挖铜矿时,不小心把老洞打穿,造成透水事故,幸运的是人员及时撤离,没有造成伤亡。
1959年,我参加县委的肃反摸底工作,刚好负责整个铜矿(3人一组),在那里住了20多天。铜矿的党委书记曾令文(沙洋人)是我原来参加肃反工作的同事,矿长姓李(河南人)。铜矿厂部设在西河,下设两个车间,一个在栗溪的西河,一个在子陵的沙子岭。员工共有一千几百人,不到二千人。这里的铜矿是一窝一窝的,而不是大面积连片的。我曾到现场看过炼铜,炼铜的圆柱形土高炉整体比炼铁的小一号,也用块煤作燃料,小一号的鼓风机把炉火吹得旺旺的。铸出的铜锭长50-60公分,宽30-40公分,呈紫红色,铸有“向县委报喜”等字样。

向上级领导报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上级领导报喜

参加大办钢铁的十多万农民吃住和工作,都在仙居、盐池、栗溪、姚河、铁坪、西河、安团等深山老林里。漫山遍野,人山人海。由于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限制,修建从仙居到沙洋的铁路缺少钢轨,而山里木材丰富。有人提出一个离奇的设想,就是土法上马,用木材代替钢轨,修建从仙居到沙洋的木轨铁路。于是,成千上万的农民钻进原始森林,整天砍伐满山遍野的参天古树,准备用来制作木轨。大批农民肩挑手提,削山填壑,修建从仙居到沙洋的铁道。现在荆潜公路从荆门到沙洋段的路基,就是当年天、潜、沔农民修铁路时所建的。

这种土高炉土法炼钢的群众运动,带来了声势浩大的砍树运动,让这些参天古树惨遭灭顶之灾,几乎砍伐一光。由于事前计划不周,砍伐量与道路运输能力及实际需求完全脱节,满山遍野的原木倒在原地,根本无路无车运出。日复一日,天长日久,白白腐朽烂掉。据当地老人说,这些古树一般需要几百年才能长成。荆门大办钢铁半途而废,大片原始森林被野蛮砍伐。荆门山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60年已经过去,至今当地仍未恢复原样。

当时所有炼铜炼铁高炉,基本没有炼出合格铜铁。一阵狂热过后,高炉完全废弃,基地变成废墟,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无以计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付出沉重代价。大办钢铁运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劳命伤财运动,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毁灭性破坏,直到1961年才得以缓解。

废弃的土高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废弃的土高炉

社会环境可以较快恢复,但是自然环境恢复起来就比较慢。在森林资源遭受巨大破坏后,野生动物失去栖息之所,就开始与人争食,发生猛兽进城、伤人事件。1959年春天,县委肃反领导小组办公室搬到小南门内县粮食局的圣庙后殿,当时我们办公、睡觉都在后殿的楼上。一天半夜,我们听到楼下靠东北角粮食局猪屋的猪乱吼乱叫,就起来打探究竟。借着明亮的月光,看到两只豹子先后从院墙内纵身而起,跃过一人多高的院墙,消失在街面的夜色中。次日,我们看到猪屋门完好,五头大猪平安无事。

另有一次(1958年冬天),东宝山西坡发生山火,上山扑火民众很多,有人在火场发现两只小豹子,便抱下山送交有关部门。不久大豹来寻“儿”,将一位四五十岁的老婆婆脸部抓伤。这以后,随着森林资源过度砍伐、开山造地运动大规模进行,山里的野生动物几乎逐渐绝迹,至今再没有人看见过野生豹子。

2022年2月16日于广州

作者林发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林发海

【作者简介】林发海,湖北荆门人,1932年2月1日出生,1948年8月参加工作,1955年2月入党,退休前任荆门市沙洋县沙洋镇人大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