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牛肉粉,这一种味道,在市井烟火中源远流长,是当地有口皆碑的招牌美食。曾经,它热气腾腾,端出一碗冒着热气的鲜香麻辣。如今,它披上“战甲”,闯出一条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今年7月25日,随着第一款正宗原产地“花溪”牌预包装牛肉粉产品的问世,花溪牛肉粉实现线上产品零的突破,迈出产业化道路上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探“产业路” 门店经营试水

提起花溪牛肉粉,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时期,发展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花溪十字街出现第一家牛肉粉摊铺。正是在市井烟火的升腾中,花溪牛肉粉凭借其浓厚醇香的口味,成为众多食客的心头之好,牢牢占据街头美食的一席之地。

经过数十年的沉淀,花溪十字街的牛肉粉店已经增加至四家,除了王记、飞碗这组“红蓝CP”老店,还有国营花溪牛肉粉、牛鼎世家鲜切牛肉粉这样的“新生代”。

而花溪牛肉粉的产业化就与其中的国营花溪牛肉粉店息息相关。

时间回溯至2022年,这一年,花溪区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花溪十字街重新开街绝对算是“重头戏”。历经岁月沧桑的十字街,经过改造升级后,以焕然一新的面貌重新开放,迅速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网红打卡点”。一时间,人流如潮的热闹场景成为花溪十字街的常态。

也是在同一年,花溪区提出“一主一特”产业发展定位,其中,“一特”是指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在此产业规划中,花溪牛肉粉产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市场有太多不确定性,牛肉粉的产业化之路,不能一开始就建厂生产,大投大建的方法不可取,但可以从门店经营起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经验。”贵阳花溪旅游文化投资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世涛是花溪区牛肉粉专班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认为,要是连一个门店都开不好,根本无从谈起产业化。

就这样,同一时期,花溪十字街开街,国营花溪牛肉粉店开业,标志着花溪区正式开启花溪牛肉粉产业化之路。

念好“生意经” 摸到经营诀窍

国营花溪牛肉粉一开业,立马成为花溪十字街的“新宠”,每天生意好的不得了。然而,一到月底盘账,账上亏损不赚钱,着实令人傻眼。

“开店以来,最多的一天卖了四万多块,一个月也有40多万元的毛账,人气很旺,但没利润,这就很奇怪,肯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张世涛拿着结果带着团队反推查找问题,终于在成本管控、供应链、标准化等环节发现端倪。

出品不稳定是排查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每一碗牛肉粉,量不统一,牛肉或者粉多些少些差距不大,但一个月卖3万多碗,这个成本差距就十分明显。”国营花溪牛肉粉店店长郑和江如是说。

从第一问题继续反推,出肉率不高的问题也浮出水面。牛肉粉所需要的主要是牛前胸、牛肋条和牛小腿,因此,采购牛肉不能整牛买进,成本太高,也不能采买零散冻牛,口感不好。经过省内省外、前前后后20多次实地考察产业链,他们最终在本地找到最为适宜的供应合作商。

出品不稳定、出肉率不高、供应链选择、产品风味、成本管控……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国营花溪牛肉粉门店经营日益走上正轨。去年,门店经营实现扭亏为盈。

如今,国营花溪牛肉粉店已经从一家发展到六家,分布在青岩古镇、经开、云岩、南明、观山湖,几乎覆盖了小半个贵阳,全面建起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的“基本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造“中央厨房” 产业发展落地

随着花溪牛肉粉线下门店的增加,花溪牛肉粉中央厨房应运而生,这里既是线下门店的“超级厨房”,更是花溪牛肉粉产业化的“初代工厂”。

9月27日,花溪牛肉粉熟料加工区,工人李波正用大铲搅拌着正在煮沸的牛肉,整个车间弥漫着浓郁的肉香。“这一锅足足有700多斤,得煮上四十多分钟,再放到另外一个大锅进行冷却卤制入味,整个过程至少两个小时。”李波说,这些牛肉集中采购、标准处理,保证了口味和出品的统一性。

眼前的花溪牛肉粉中央厨房,耗资600余万元,于2023年5月建成,花溪牛肉粉预包装中的牛肉包和牛肉汤包就在这里完成生产加工。

“肉和汤是花溪牛肉粉的根和魂。”张世涛介绍,在中央厨房加工的牛肉和牛肉汤除供应门店外,还会加工包装成牛肉包和牛肉汤包,经高温杀菌后可保存半年以上。目前,中央厨房年产量可达到100万包。

今年7月25日,花溪区第一款“花溪”牌预包装牛肉粉产品正式上市。“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张世涛坦言,万事开头难,这是花溪牛肉粉产业化从0到1的质变。

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花溪牛肉粉上线后,尽管市场反馈良好,产品复购率达到50%以上,但销售收入并未达到预期。

“上线以来,每个月只有不到十万元的销售额,这个成绩并不理想。”张世涛解释,第一款产品本着尽可能还原门店味道的初衷,成本相对较高。同时,从线下转线上,网络推广和营销手段稍显薄弱。

为补齐短板,花溪牛肉粉首次引入“职业经理人”,希望通过专业团队解决产业发展初期的“痛点”。

新引进的职业经理人黄进曾在康师傅、京东电商、柳州螺蛳粉任职,有丰富的营销经验。黄进给出破局的“实招”:“现阶段,在线下门店,要练好内功,通过制度化、流程化打造标准样板店,进而不断复制推广;在线上营销,设计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价格定位的杯装产品,预计十月份可实现上市。”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现阶段,花溪区正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牛肉粉产业,布局建设产业集聚区,按照“三产发力,二产支撑、带动一产”思路,助推花溪牛肉粉全产业链高质量融合发展。

记者 李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