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味书屋

如去读书时,从课本里知道了“三味书屋”,然后在闲书里又看到了“三味真火”;不过从来没有想过,这两个“三味”之间有什么关系。

前两日,不知怎地、忽然就想起了这个问题,于是就探究了一下。“三味书屋”一词,是从课本里、鲁迅先生名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结识的:“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其中的先生,是指三味书屋的塾师寿怀鉴。寿怀鉴,字镜吾,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学者。寿镜吾的孙子寿宇曾经介绍说,其高曾祖寿峰岚在清朝道光年间办学。起初、给自己的私塾馆取名为“三余书屋”,并特意请大书法家梁同书(1723年~1815年,清代书法家“三梁”之一)题写了牌匾。

“三余”出自三国时董遇所说的“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后来,匾上的“余”被曾祖寿韵樵将改为“味”。寿韵樵的书法造诣高深,改后的匾额、字和以前浑然一体,连书法家也看不出破绽。可是,为什么把“三余”改称“三味”呢?

寿镜吾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寿镜吾先生

一种说法是因为苏东坡。苏东坡对董遇“三余”之说颇赞赏,曾做诗曰:“此生有味在三余”。另一种说法是,“三味”源自《李淑书目》。李淑说:“诗书为太羹,史为杂俎,子为醯醢(xīhǎi]),是为书三味”。

寿宇的叔父寿洙邻对此也做过解释。他说:“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时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寿宇本人的说法应该是最靠谱的。他的介绍是这样:“我小的时候,我祖父寿镜吾亲口对我说,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

“三味书屋”中“三味”的意思大体上是这样了,那么、“三味真火”呢?“三味真火”,其实是“三昧真火”的误传。

《西游记》中,会用“三昧真火”的红孩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游记》中,会用“三昧真火”的红孩儿

三昧一词是梵文Samādhi的音译,其他也有“三摩地”“三摩提”的译法;而真火是道教词语,三昧真火、又名三昧神火。

《指玄篇》上有曰:“心者君火,亦称神火也,其名曰上昧;肾者臣火,亦称精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即脐下气海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此为三昧真火,也有人据此认为,三昧就是心、肾、膀胱;且不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三昧显然和三味书屋的三味是根本不搭界的。

补遗。

真火的真,其实和闲书里的真人的“真”一样、是修行得道的意思,皇帝自称的“朕”、就是真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