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大清朝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刚刚平定,地方势力蠢蠢欲动,外有列强环伺,虎视眈眈。
更要命的是,1871年,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了伊犁,这块战略要地落入他人之手,无异于在西北边陲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屋漏偏逢连夜雨,日本也不安分,1874年发动侵台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专约》。
这一波操作下来,清政府颜面扫地,国内舆论一片哗然,纷纷要求朝廷采取强硬措施。
可问题是,国库空虚,军队战斗力堪忧,这仗怎么打?
这时候,朝堂上就出现两种声音:海防和塞防,说白了,就是有限的资源到底先保哪里?
是保沿海的经济命脉,还是保西北边陲的广袤疆土?
李鸿章和左宗棠,谁才是“懂王”?
力主海防的代表人物是李鸿章,这位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深知西方列强的厉害,主张先发展海军,巩固海防,抵御外敌入侵。
在他看来,新疆地处偏远,远离政治经济中心,而且民族关系复杂,治理成本高,丢了就丢了,反正一时半会儿也消化不了,不如集中力量发展沿海,先搞钱才是硬道理。
李中堂的这番话,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当时的大清朝,财政已经崩溃,军备废弛,要想同时兼顾海防和塞防,无异于痴人说梦。
更何况,新疆那边还有一个实力不容小觑的阿古柏,这哥们儿背靠英国、沙俄和奥斯曼帝国,手握先进武器,可不是什么善茬。
但是,左宗棠不这么想。这位湘军出身的老将,向来以强硬著称,他认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怎么能说丢就丢?
在他看来,海防固然重要,但塞防同样不可忽视,如果放任沙俄在新疆扩张,不仅会威胁到西北边陲的安全,还会让其他列强看到清政府的软弱,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一场关于海防与塞防的大辩论,就在朝堂之上拉开了序幕。
“寸土不让”,这才是男人的浪漫
左宗棠力排众议,慷慨激昂地说:“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蔬菜四季不断,牛羊遍野,诚天府之国也!”
他认为,新疆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战略位置重要,是连接中亚的桥头堡,绝不能拱手让人。
为了说服朝廷,左宗棠甚至立下了军令状:“臣敢担保,三年之内,平定新疆!”他还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可以解决军费问题,不会增加朝廷的负担。
左宗棠的决心和魄力,最终打动了慈禧太后。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负责收复新疆事宜。
为了筹措军费,左宗棠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先是向各省摊派军饷,但效果甚微,各省都以各种理由推脱。
无奈之下,他只好求助于自己的老朋友——红顶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也不负所托,四处筹措资金,甚至不惜以个人名义向外国银行贷款,最终为左宗棠筹集了2000多万两白银的巨款。
有了钱,就有了底气。左宗棠开始招兵买马,整顿军备,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他深知,要想战胜阿古柏,必须拥有一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军队。
于是,他花费重金,从国外购买了大量先进武器,包括德国的毛瑟步枪、美国的雷明顿步枪、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大炮等等。
他还注重培养人才,提拔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将领,其中就包括后来在收复新疆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刘锦棠。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左宗棠率领着七万湘军,浩浩荡荡地开赴新疆。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
进军!目标,乌鲁木齐!
1876年4月,左宗棠率领着他的“西征大军”从兰州出发,开始了漫漫征途。
为了适应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左宗棠制定了“缓进急战”的战略方针,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急于求成,待时机成熟,再集中优势兵力,速战速决。
左宗棠深知,后勤补给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为了解决粮草运输问题,他专门成立了“粮台”,负责筹集、运输、保管军粮。
他还鼓励军队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蔬菜,以减轻后勤压力。
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左宗棠的军队终于抵达了新疆。此时,阿古柏的军队已经做好了迎战准备。
1876年8月,清军兵分三路,向阿古柏政权发起了全面进攻。其中,由刘锦棠率领的主力部队负责进攻北疆重镇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是阿古柏政权的统治中心,城高墙厚,易守难攻。
为了尽快攻下这座城市,刘锦棠决定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先切断乌鲁木齐与外界的联系,然后集中兵力攻城。
经过一番激战,清军成功攻占了乌鲁木齐外围的几个重要据点,切断了城内的粮草供应。阿古柏军队陷入困境,士气低落。
8月17日,清军对乌鲁木齐发起总攻。经过一天的激战,清军终于攻破城门,冲入了城内。
阿古柏军队溃不成军,四处逃窜。乌鲁木齐宣告收复。
乌鲁木齐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清军的士气,但也让一些将领产生了轻敌思想。
在接下来的玛纳斯之战中,清军就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玛纳斯,一场血的教训
玛纳斯位于乌鲁木齐以西,是通往南疆的要道。为了阻止清军南下,阿古柏军队在玛纳斯城外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并集中了大量兵力防守。
清军将领金顺率领一路人马进攻玛纳斯。金顺是湘军中的一员悍将,作战勇猛,但性格鲁莽,缺乏谋略。
他轻敌冒进,不顾其他将领的劝阻,率领部队孤军深入,结果中了阿古柏军队的埋伏。清军损失惨重,金顺本人也被迫撤退。
左宗棠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刘锦棠率领援军赶赴玛纳斯。
刘锦棠吸取了金顺的教训,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步步为营,逐渐压缩阿古柏军队的活动空间。
经过两个多月的激战,清军终于攻克了玛纳斯。这一战,清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上千人伤亡的代价,其中包括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兵。
看死了多少勋贵,数据名单真触目惊心
玛纳斯之战后,阿古柏政权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1877年4月,左宗棠率领清军主力,兵分两路,向南疆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南疆的战斗进行得异常顺利。阿古柏军队在清军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许多城池不战而降。
1878年1月,清军攻占了阿古柏政权的最后据点——和田。阿古柏本人也在不久后病死。
至此,这场历时一年半的收复新疆之战终于落下帷幕。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晚清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的一次伟大胜利。
这场胜利,不仅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也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野心。
在《左中棠全集》里,赫然记录着当时在战争中的功勋贵族,以及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的诸多艰辛,与细节。
光是阵亡的提督将领,每一位的名字都被左中棠记录下来,并在书中写道:以上六十员名,均系攻坚夺,血战捐躯,深堪悯恻,应请旨敕部各照阶从优议恤。馀俟查明汇奏。
结语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之际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它不仅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也鼓舞了民族士气。
但这场战争的胜利,并不能掩盖清王朝内部的腐败和落后。
事实上,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清政府并没有吸取历史教训,反而继续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的惨败。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发展壮大自身,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信源:参考文献:《左宗棠收复新疆始末》、《左宗棠收复玛纳斯的历史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功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