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河南挖出五千年“王陵”?

这两天,考古圈子炸了!

就在本月14号的时候,

河南商丘永城挖出一座距今约5000年的大墓!

不仅规模大到离谱,而且里面的宝贝更是多到晃眼,直接就把专家们给看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据说,这座墓的主人很可能是传说中的“淮夷古国”的大佬,也就是君主级别的。

不是,咱这教科书里好像也没讲过这古国啊?

看到这消息,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是不是代表咱历史书要迎来“爆改”了?

那么问题也来了,这所谓的“淮夷古国”到底是什么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墓说来就来?

我们国家的考古几乎每年都会有新发现。

《探索发现》这节目大伙都有看过点吧。

那么所记录的都是咱们常年来发现的古墓发掘过程,和文物历史信息。

如果咱把一期当一集来说,这恐怕是有几千集都不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本以为我国古代墓葬在考古队的抢救性发掘保护下,已经没剩下多久了。

可谁曾想,14号的时候,河南商丘就又冒出来个这么一个大墓,也就是这次的主角“王庄遗址”

并且此处还是包含大汶口文化遗存的中原早期文明重要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大汶口文化,简单来说,就是主要分布在山东、苏北一带的一种史前文化,时间大概在距今5000-7000年之间。

过去,考古学家普遍认为,大汶口文化在河南这一片儿并不发达。

然而,王庄遗址的发现,直接颠覆了以往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根据目前的发掘成果,王庄遗址不仅是河南境内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大汶口文化墓群。

更重要的是,这里很可能埋葬着一位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大人物,也就是君主级别的统治者!

墓室里除棺椁外,还有好几个侧室和耳室,布局非常讲究,一看就知道是按照当时最高规格建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更夸张的是,墓里光是出土的文物就多达350多件,包括陶器、玉器、骨器、石器,甚至还有象牙制品。

自古以来“玉”就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M27大墓里出土的玉器种类繁多,璧、琮、环等多种类型样样俱全,制作工艺非常精细,一看就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这些玉器的出土,不仅证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尊贵,更反映了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等级分化。

那么这位“君王”到底是谁?他跟传说中的“淮夷古国”又有什么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5000年前的文化谜案

说到“淮夷”,估计很多人都是一脸懵逼。

毕竟,这玩意儿在历史教科书上出现的频率并不高,而且大多是以“反派角色”的形象出现。

比如,在《竹书纪年》里,就记载了夏朝开国皇帝禹曾经征讨过“淮夷”。

到了商朝,商王帝乙和帝辛也曾经“为虐于东夷”,其中就包括“淮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那么,“淮夷”到底是什么人?他们跟我们现在熟知的“华夏民族”有什么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淮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属于“东夷”的一部分,是生活在淮河流域的一些部落的统称。

也有人认为,“淮夷”是一个独立的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的文化和信仰,跟“华夏民族”是两个不同的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考古证据,我们对“淮夷”的了解非常有限,只知道他们活动在淮河流域一带,但具体生活在哪里,却始终是个谜。

直到王庄遗址的发现,这个谜团才开始逐渐解开。

王庄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仅有大量的大汶口文化因素,还带有中原仰韶文化、南方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多种文化的痕迹。

这说明,王庄遗址在当时很可能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中心,是不同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而这种文化的多元性,恰恰跟“淮夷”的特点非常吻合。

根据史书记载,“淮夷”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化的民族,他们跟周围的“华夏民族”、南方“百越”等民族都有着密切的交流,并在交流中不断发展壮大。

因此,有学者大胆推测,王庄遗址很可能就是史前“淮夷古国”的都城所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如果这个推测能够得到证实,那么王庄遗址的意义就不仅仅是发现了一座大墓那么简单了。

而这处古墓也将改写我们对“淮夷”的认知,甚至可能改写我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中华文明起源新样本

王庄遗址的发现,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它不仅让我们对“淮夷”这个古老的民族有了全新的认识,更挑战了我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传统认知。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淮夷”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存在着不少偏见和误解。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淮夷”一直被视为“蛮夷”,是野蛮、落后的代名词,是阻碍中华文明发展的“绊脚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然而,王庄遗址的发现,却彻底颠覆了这种刻板印象。

它告诉我们,“淮夷”并非“蛮夷”,他们也有着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在青铜冶炼、礼制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更重要的是,“淮夷”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跟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南方地区的屈家岭文化等,都有着密切的交流和融合,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性。

王庄遗址的出现,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神奇、更加立体、更加精彩的中华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取材网络

参考信源

极目新闻2024-10-14 21:27——河南发现5000年王级大墓 为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期提供新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台资讯2024-10-15 13:04北京——河南发现距今约5000年大墓 推测为古国君主墓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顶端新闻2024-10-25 10:30河南——商丘,一城豫见五千年|大河风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