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冬天已经快要来了,但是很多人对此并不感到如临大敌,感觉对冷都不那么敏感了,也不像小时候一样,一到冬天就是鼻涕横流,满手冻疮。

但是在古代,没有暖气,没有羽绒服,人们又是怎么熬过寒冬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在宋代以前,棉花种植还没有普及,冬天连一床御寒的棉被都没有,这样的冬天单是想想就已经冷飕飕的了。

然而智慧的古代人可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发明了“纸”,穿“纸”过冬成了他们挺过严寒的取暖方式,这对于现代人来说,简直不敢相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穿纸裘、盖纸被·】»

对于“纸”能御寒,很多人表示怀疑,纸只有薄薄的一层,几百页可能东欧没有一厘米厚,它怎么能御寒呢?

再说了纸也非常容易破,脚一蹬不就破了吗?况且在古代,纸也不是寻常物,普通人家怎么可能奢侈到用纸做被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不说古人有智慧呢,这些“纸”还是与古代学子用来写字的纸是不太一样的。

人们都知道纸是在东汉时期有了比较大的进步,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但是估计蔡伦也没想到这还有一天能被这么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唐宋时期,纸的制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人们就发现用一些藤条等原材料还能做成一些便宜耐用的纤维纸。

于是被冬天冷怕了的人们就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用这种纸做出了纸裘和纸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诗人徐夤对纸被的喜爱溢于言表,甚至在诗中将其比作“明月白云”,称其“温胜酒,暖于绵”。

虽然这种说法略显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纸制衣物在当时的实用性和普及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用“纸”御寒之外,寻常人家也还有其他的办法御寒,毕竟纸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火是人们取暖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但在最早没有火的时候,人们会选择挖地洞,有了火之后人们就可以生火取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人们在生活中也逐渐发现通过就地取材,也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御寒方式。

早期人类主要用动物皮毛来保暖,人们将兽皮收集起来缝制成衣服,之后就能走出家门,寻找食物和水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随着纺织技术的出现,麻布、葛布等植物纤维制品逐渐成为主要的衣物原料。

尽管古人在御寒方面做出了种种努力,但对于大多数平民百姓来说,冬天依然是难以逾越的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住的房子很简陋,大多都是茅草屋或油纸屋,根本抵挡不住风雪,取暖方面,平民百姓只能依靠简单的火盆,或者多穿几层粗布衣物。

在棉花还不常见的时候,人们盖的被子多是用麻布、布料或者桑皮做的,保暖效果很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御寒,有些人会在被子里塞稻草或者鹅毛、鸭毛,让被子看起来厚实一些,但这些都比不上有钱人家的皮毛被子。

但是这种饮鸩止渴般的被子棉袄,也只是平民百姓为了应对严寒才想出来的没有办法的办法,对于当时的贵族,他们的御寒方式就奢侈的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贵人家锦衣玉食,冬天盖着丝绸锦缎制成的厚被,享受着温暖舒适的室内环境,为了生存,古人不得不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利用有限的资源,想方设法抵御严寒。

古人除了穿衣服保暖,还发明了一些简单的取暖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秦朝,宫殿中就出现了类似“地暖”的设施,在墙里装管道,烧炭火把热气送到屋里取暖。

还有汉代的椒房殿,墙壁是用花椒和泥混合涂抹的,这样可以保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炉和汤婆子是古代常见的便携式取暖工具,手炉小巧玲珑,可以放入袖中暖手;汤婆子则是一种灌满热水的铜壶,可以用来暖床或暖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取暖设备虽然简单,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在冬季的寒冷。

«【·现代人的过冬装备·】»

和古代相比,现代人的生活变化太大了,科技的进步,让人们不再畏惧严寒,冬天也可以享受温暖舒适的生活。

从各种高科技保暖材料到高效的取暖设备,现代人拥有了更多抵御寒冷的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一层棉顶十层单”,意思就是棉被的保暖效果特别好。

如今,除了棉花,各种新型保暖材料层出不穷,如羽绒、羊毛、化纤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从集中供暖到空调、电热毯、暖风机,现代取暖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进步和生活改善也改变了人们对保暖的看法,现在在温暖的室内环境中,人们不再需要像古人那样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自己。

在过去,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忍受寒冷,而现在,人们更加注重舒适和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在冬天,也有人选择穿短袖,享受“反季节”的乐趣,这种现象也让一些人担心,比如它可能会影响人体的抵抗力。

但是家里很多年纪大的长辈依旧对“秋裤”有着一种执念,一到冬季,就会让儿女们穿上秋裤御寒,虽然它那么薄薄的一层,但好像穿上就不会被冻到了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很多年轻人往往表示自己这是要“秋冻“”,秋冻”指的是秋季适当减少衣物,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

然而,这种做法只适用于初秋,当气温明显下降,特别是寒露节气之后,就需要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裤的起源·】»

虽然秋裤对中国人很重要,是很多人过冬必不可少的衣物,但秋裤实际上并不是中国古来有之的东西。

我国古代虽然也有类似“秋裤”的裤子,但不像现在的秋裤这样修身,反而比较肥大,容易漏风,保暖效果也不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西方人冬天会穿短裤在外面逛荡,但现在的秋裤是比较接近西方人之前穿的一种裤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全身包裹的连体内衣,叫做“解放连体衣”,后来,加拿大人弗兰克·斯坦菲尔德发明了一种不缩水的棉内衣,并给它申请了秋裤的专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战时,军队里开始流行穿秋裤,战后慢慢变成了分开的秋衣和秋裤,也就有了现在秋衣秋裤的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保暖环境,但我们仍然需要注意健康保暖。

老年人、体弱者、关节炎患者等特殊人群,对保暖的需求更高,需要更加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引发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正确的保暖方法,选择合适的衣物和取暖设备,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

从古代的钻木取火、裹皮御寒,到现代的暖气空调、羽绒服,人类与寒冷的斗争从未停止,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好了,冬天也能过得温暖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人们也不能完全依赖这些取暖设备和衣物,过度依赖科技,可能会让人自身的适应能力变弱。

我们应该保持对自然的敬畏,注重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气候变化,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参考:

上观新闻《天气转凉,古人如何添衣服?唐宋流行的“纸裘”,也许比想象中更保暖》,2022-10-26
洛阳晚报《穿纸裘 盖纸被,古人这样御寒可能行(上)》,2023-12-7
  • https://lywb.lyd.com.cn/html2/2023-12/07/content_351394.htm
  • 洛阳网《古人的过冬妙招:穿纸裘,盖纸被(下)》,2023-12-11
  • https://news.lyd.com.cn/system/2023/12/11/032437740.shtml
  • 光明网《古人在冬天如何保暖御寒?》,2023-12-14